社论丨让农产品价格下降有效传递至零售环节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4-06-05 05:00

近日,人们发现一些过去比较昂贵的水果出现集体降价现象,例如樱桃、荔枝、榴莲、蓝莓等。部分观点认为是需求放缓所致,事实上,主要是供给增加的原因。

目前国产樱桃比刚上市时批发价下跌了一半。以前,我国樱桃主要在冬季由反季节的南美进口,以满足春节期间社交需求,给市场留下价格昂贵的印象,这吸引了国内许多种植户大量种植樱桃。今年因为气候原因国产樱桃集中同时上市,大都是偏酸的低价老品种,而偏甜且价高的要在6月份才能成熟。这就导致了集中供给的较低价樱桃率先开启了价格竞争,相对反季节时的价格大幅回落。

由于樱桃价格较为昂贵,最近几年中国种植面积持续上升,目前相较去年增加了3%,大约18.5万公顷。除了山东、辽宁等传统产区外,西南、西北地区多省区种植面积大幅扩张。这意味着未来樱桃供应会继续加大而价格持续回落,但目前高端樱桃并未见明显降价。樱桃因品种、大小等不同,价格相差非常大,舆论认为的价格便宜主要来自于偏酸的老品种。

原本更加昂贵的榴莲价格也明显下滑。过去,中国榴莲供应大量来自泰国,进口榴莲价格居高不下。随着《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实施,中国逐步向所有东盟国家开放市场。2022年7月中国批准越南鲜食榴莲对华出口,2023年越南大幅增加种植并开始低价抢占中国市场。今年前4个月,越南对华出口榴莲4.32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68%。此外,我国海南今年试种榴莲产量预计大幅增长500%,也有大量企业去老挝种植反季节西瓜、榴莲等水果。2023年中国的鲜榴莲进口量为142.6万吨,同比增长了72.87%,因此,是供应增加导致了价格竞争,而非消费减少所致。

荔枝价格的波动则来自其他因素。今年以来,荔枝主产区广东持续多雨天气,市场预期荔枝会因此大幅减产,采购商在成熟前与果农签下比往年更高的协议价,吊起了市场价格上涨的心理预期。但是随着荔枝陆续上市,供给并未如预期的大幅减少,虚高价格开始回落,不过妃子笑品种的批发价仍比去年同时期高了5%~10%。

综合看,价格下跌主要由进口增加和本土种植增多造成。主要体现在我国逐步开放东盟、欧盟、非洲等地水果进口,导致非本地产的高端进口水果开始价格竞争。与此同时,较高利润也吸引了国内种植户抢种樱桃、榴莲等高价值水果,从而大幅增加了供给,引发价格竞争。一些普通水果也存在这种现象,比如西瓜。在中老铁路通行后,许多中国企业去老挝收购或种植西瓜,实现反季节供给,导致国内提早上市的西瓜面临竞争,价格难以上行,而在本地消化能力有限的情况下,西瓜集中成熟上市时会承受较大的价格压力。

在零售端,直播带货、网络直销成为水果销售的重要渠道。榴莲、樱桃、蓝莓等居民印象中的高价水果越来越多地被批发商在网上以更低价格零售,尤其是品种相对不佳的价格更低。但是,非原产地的线下水果销售价格并未明显回落。这是因为,线下销售的人工费、运费、存储、电费、税费、损耗、租金等成本叠加比较多,而且为了获得客户信赖和重购,实体零售商必须采购中上品质的高价水果,而线上低价销售几乎没有这些中间成本。

由此可见,高端水果进口增加以及本土低价水果供给较多并通过电商价格竞争,导致部分水果的价格体系出现一定波动。因此,应警惕一些地方水果种植的低质量无序扩张,要改善种植品种,提高产品档次,让中高端产品供给增加并降低批发价。与此同时,还要改善物流效率、减少租金等成本,最终让价格下降有效传递至零售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