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丨结构性货币政策精准适度,更好服务高质量发展
在6月19日举行的2024陆家嘴论坛上,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介绍了中国当前的货币政策立场以及未来货币政策框架的演进,以更好地服务于高质量发展。
当前,由于一系列规范市场的措施对金融总量数据产生“挤水分”效应,以及经济转型使得地产、地方融资平台贷款下降,对信贷产生下拉作用,这些数据的变化令市场关注央行货币政策的立场和动向。潘功胜表示,央行将继续坚持支持性的货币政策立场,加强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发挥宏观审慎政策和一系列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作用,支持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
潘功胜重点介绍了未来货币政策框架的内容,以适应经济转型并畅通货币政策传导。过去,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不够通畅的情况下,政策效率不够高,资源配置亟待优化,出现一部分资金空转套利的现象。
随着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结构转型,实体经济需要的货币信贷增长也在发生变化,过去重视经济发展规模和速度而重点关注金融总量增速的做法需要做出改变。首先,我国宏观金融总量规模已经很大,金融总量增速不可能继续高增长,尤其是在转向高质量发展后。此外,信贷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在存量贷款余额中,房地产、地方融资平台贷款占比很大,现在这部分出现趋势性下降,暂时缺乏其他可替代的新需求。因此,需要优化货币政策中间变量,逐步淡化对数量目标的关注,把金融总量更多作为观测性、参考性、预期性的指标,更加注重发挥利率调控的作用。
向价格型调控为主的货币政策转型需要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以畅通货币政策传导,而影响政策利率传导的梗阻主要是存款利率。因为按照过去的政策逻辑与考核制度,一些金融机构有“规模情结”与“增速情结”,为了实现目标,这些金融机构往往会通过手工补息的方式突破存款利率授权上限,出现“高息揽储”“存款大战”的现象,这会抬高银行负债成本并向资产端传导,进而间接拉升贷款资金价格,从而影响价格工具的传导效率。因此,今年以来,央行整顿手工补息,并将金融业增加值核算基于存贷款增速的推算法改成了收入法,最终通过规范和调整,增强货币政策传导效率。
多年以来,央行持续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已基本建立利率形成、调控和传导机制,但仍需进一步完善。潘功胜行长表示,未来将考虑明确以央行的某个短期操作利率为主要政策利率,目前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基本承担了这个功能,其他期限货币政策工具的利率将淡化政策利率色彩,逐步理顺由短及长的传导关系。在这个过程中,央行将建立利率走廊工具,把货币市场利率“框”在一定区间,有效地引导市场预期,降低市场利率波动。目前,我国已将常备借贷便利(SLF)利率作为上廊,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作为下廊,形成一个宽度较大的走廊以给予市场定价保留足够的弹性和灵活性。此外,潘功胜表示要逐步将二级市场国债买卖纳入货币政策工具箱,通过在二级市场买卖国债作为基础货币投放渠道和流动性管理工具,与其他工具综合搭配共同营造适宜的流动性环境。
在未来的货币政策框架中,结构性货币政策需要变得更加精准适度,在总量货币政策效率不高以及推动经济转型的背景下,结构性货币政策往往会起到良好的调控效果,尤其是针对中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方面,更能有效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稳定。同时,也需留意平衡结构性的定向调节政策与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作用。因此,结构性货币政策需要精准适度,作为常规总量工具的有益补充,规模要合理适度,以实现阶段性目标的工具及时退出。
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其旗下媒体。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