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郭晓洁 实习生邓晓敏 广州报道
全国统一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拉开序幕。
今年6月,生态环境部等15部门印发了《关于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提出到2030年,制定出台200个左右重点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标准,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和分级管理制度全面建立等目标。
与此同时,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对部分出口企业的影响也已开始显现。内外监管双重背景下,企业如何应对?
日前,南方财经《绿金圆桌派》栏目以“碳足迹管理——企业的新挑战与应对策略”为主题,邀请了北京中创碳投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唐人虎,中国银河国际控股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双碳创新中心负责人李栩然,标普全球能源转型市场专家殷雨薇,共同探究了建立统一碳足迹管理体系下,企业所面临的挑战。
生产侧、消费侧转型
在以往,碳足迹管理更多是对企业生产端的约束。《实施方案》提出“加快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形成绿色低碳供应链和生产生活方式”,实际上从生产侧、消费侧全链条推动碳足迹管理体系的建立。
从生产侧来看,唐人虎认为,《实施方案》强调的是通过市场机制调动供应链系统性降碳。碳足迹衡量的是产品或服务从“摇篮到大门”或“摇篮到坟墓”的碳排放。通过碳足迹评价,可定量识别出产品供应链上下游各环节的碳排放贡献,让企业可有的放矢地针对关键供应环节开展节能降碳措施,例如产品的生态设计、原材料供应商选择、物流运输方式、生产工艺等,有效实现终端产品碳足迹降低目标。随着碳足迹标识和披露、碳足迹分级等政策手段的实践落地,低碳产品、低碳消费或将成为新的市场趋势。未来供应商的低碳表现将成为其商业竞争力之一,链主企业应充分发挥供应链引领作用,制定低碳采购制度和供应商评价体系。
“在《实施方案》关于将碳足迹纳入绿色低碳供应链和产品的评价指标等要求的指引下,我们预计国内企业将更积极、主动开展碳足迹评价工作。”唐人虎说。
除了推动供应链降碳外,在唐人虎看来,《实施方案》另一值得关注点在于“有序推进产品碳标识在消费品领域的推广应用”。
唐人虎认为,这将倒逼企业进行低碳生产。一方面,科学清晰的碳足迹标识和披露信息,将加深消费端对碳足迹的理解认识,潜移默化培养大众的低碳消费意识,引导消费行为向低碳产品倾斜,并为差异化的低碳消费需求提供可靠的辨识;另一方面,通过建立碳足迹的采信场景,将有助于营造对低碳产品认可度高的市场环境,形成低碳消费和生产的良性循环。
殷雨薇认为,《实施方案》的出台体现了政府的主观能动性。例如,消费端碳足迹标识和碳普惠政策的实施,不仅是外部贸易伙伴的要求,更是中国自身寻求的主动变革。在全球范围内,包括发达国家在内,能够立足消费端构建全国性的、影响轻工业消费产品及消费者服务的体系寥寥无几。
“消费端数据更为复杂,产品种类繁多且计算流程繁琐。然而,鉴于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若成功构建这一体系,其减排效果或将与传统碳市场同样显著和有力。”殷雨薇说。
作为金融机构代表,李栩然则更关注碳足迹管理体系的建立对企业碳账户数据库体系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利好。
“目前,中国正在建立包括强制碳市场、CCER、碳普惠机制等在内的多层次碳市场。碳足迹体系的统一建立将推动企业碳账户数据库的积累,打通不同行业、不同产品体系之间建立的横向数据和纵向的历史数据,促进碳交易市场的公平,最终推动多层次碳市场真正建立起市场化交易机制。在这个基础上,金融机构可以基于更科学的基准创新绿色金融产品。”李栩然说。
撬动国际对话
近年来,国内已有大量企业开展了碳足迹评价、碳标签认证等工作,不少省份也出台了多项专项政策,引导,甚至激励碳足迹评价和体系制度建设等工作。
来自中创碳投的一份调研结果显示,目前国内碳足迹工作多为外贸导向。
唐人虎表示,国内碳足迹管理的驱动力,总体多以应对国外下游客户的绿色贸易要求和低碳供应链要求,提高出口外贸行业的绿色竞争力为导向。其次是增强自身产品的低碳价值属性,建立绿色低碳品牌和营销形象。在缺乏明确政策指引的情况下,内向型企业普遍缺乏碳足迹评价的自主驱动力。
在规则机制方面,国内企业也处于被动应对状态。
唐人虎表示,目前国内碳足迹评价的规则依据仍绝大多数依赖于欧美的标准和技术体系。随着欧美绿色贸易壁垒新政频出,中国企业目前只能被动适应和接纳国际规则,在国际规则制定上缺少话语权。另外,由于国内缺乏本土的、权威性的碳足迹数据库,国内产品碳足迹数据在国际市场认可度较低。
因此,唐人虎认为,尽管碳足迹体系与CBAM的核算边界、计算规则完全不同,但建立统一的与国际接轨的碳足迹管理体系是目前应对国际碳壁垒的有效抓手。
李栩然认为,一方面碳关税等绿色贸易壁垒推动了国内碳足迹管理体系的加速建设,另一方面统一碳足迹管理体系的建立将为出口企业准确进行碳核算提供基础,对其应对贸易壁垒也至关重要。
殷雨薇表示,《实施方案》释放了政府一个明确的信号,即回应了出口导向型企业,尤其是钢铁、有色金属、电池及光伏企业面对碳边境调节机制等涉碳贸易政策的顾虑和企业实际需求,这一点很让人鼓舞。
“以钢铁为例,相关预测数据显示2026年至2040年间,中国受CBAM影响的产品含碳量约2亿吨,其中钢铁产品占比高达85%。但目前钢铁行业尚未纳入全国碳市场,而纳入地方碳市场的企业约80家,仅占钢铁总产量的约13%,因此CBAM对钢铁行业的碳核算和碳管理能力建设都提出了挑战。CBAM政策的出台已向企业传达了加强碳管理的紧迫性。”殷雨薇说。
殷雨薇还观察到,目前部分企业对碳边境调节机制仍抱着抗拒的态度,有些企业在应对这一机制时会去盲目投资购买绿证,《实施方案》的出台实际上也能帮助企业理解碳配额等机制意味着什么,应该采取什么措施来更有效应对涉碳贸易政策,降低企业成本。
在此大背景下,殷雨薇认为,《实施方案》撬动国际对话,也为企业提供了理解和适应碳管理机制的契机,为今后出口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提供了更多对话的机会。
理解规则、拥抱变化
尽管碳足迹约束的主体是企业,但碳足迹管理体系的建立更需要政府、金融机构和第三方服务机构各司其职,为企业提供良好的制度、金融和市场环境。
唐人虎认为,政府应在推动碳足迹管理体系建立起核心作用,并通过借助智库的支持,制定和推行相关配套标准,确保地方和行业级碳足迹管理体系得以有效实施。
“目前,北京、上海、江苏等不少地方政府已经在积极推动碳足迹管理体系的构建。地方政府应尽快推动包括建设碳标签制度、开发与国际接轨的碳足迹核算标准、建设行业级碳足迹因子数据库、推动产品碳足迹分级制度、开发碳足迹公共服务平台并设计碳普惠机制等工作,为统一碳足迹体系建立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唐人虎说。
金融机构在碳足迹管理体系建立中同样发挥着关键作用。李栩然认为,金融机构推动绿色低碳的核心作用在于有效配置金融资源。但目前市场上与低碳专项相关的团体标准繁杂且缺乏统一指导,导致资金分散且方向不明。因此,建立统一的碳管理体系能为资金流动提供明确指引,确保资金更多地流向绿色转型领域。
目前中国已经是全球第二大绿色债券市场。李栩然表示,建立明确的绿色标准体系和监管机制将增强中国绿债市场透明度,推动中国绿色债券被更多国际投资机构的认可。
对于第三方机构,唐人虎认为企业咨询和认证服务商应提供碳足迹碳标签评价、认证,碳足迹绩效提升和管理体系建设,低碳供应链管理体系建设和企业碳管理能力提升等服务,而未来数字化工具的应用将在企业级碳足迹管理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
事实上,近年来第三方服务市场经历了快速发展的阶段,并已落地了不少创新实践。如中创碳投目前已在碳足迹碳标签评价、供应链碳管理、标准开发、碳足迹因子库、碳足迹数字化系统开发建设、产品碳足迹认证等领域积累了经验。
殷雨薇介绍,标普正在为企业提供市场分析、咨询服务,助力企业深入理解全球碳贸易政策,以准确评估进出口碳成本并指导投资决策。在碳足迹领域,标普专注于市场估价和综合能力建设,不断更新体系以适应碳市场发展。在支持政府与企业的能力建设方面,标普还特别关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促进当地碳市场起步与发展,并鼓励中国支持其碳市场能力建设等。
对于企业而言,殷雨薇建议,企业应理解规则、拥抱变化。
“目前,中国新能源等产业在全球市场份额较高。一旦构建起碳核算碳管理的能力和完善的体系,中国也将能更积极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提升国际话语权。因此,我们希望企业不光看到挑战,也应看到巨大的机遇,珍惜当前宝贵的窗口期。”殷雨薇说。
(作者:郭晓洁 编辑:李博)
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其旗下媒体。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