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揭晓,广东牵头或参与完成53项成大赢家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吴佳楠 广州报道
6月24日,被认为我国科技发展状况的“晴雨表”和鼓励创新的“风向标”的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名单正式揭晓。其中,广东有53项牵头或参与合作完成的成果获奖,包括牵头14项、参与39项。相较2020年度广东共有36个项目获奖,本次获奖数增长47%。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方面,广东省提名的《港珠澳大桥跨海集群工程》获一等奖。
在国家自然科学奖中,由广东牵头的获奖项目从2020年度的1项增加至2023年度的4项。其中,共有两项广东医学类项目在国家自然科学奖中荣登榜单,分别是南方医科大学黎孟枫牵头的《炎-癌转化和癌前病变的分子基础和干预策略》,以及中山大学肿瘤医院曾木圣牵头的《EB病毒致癌分子机制与靶向干预》。
这一成绩的背后得益于广东近年来提高基础研究水平的努力。近年来,广东提出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卓粤”计划,将1/3以上的省级科技创新战略专项资金投向基础研究。数据显示,2023年全省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3.39%,全省研发人员突破135万人,连续七年全国第一。
高校同样是今年获奖的重要阵地。从今年的获奖情况看,14项广东牵头项目中,由高校(含附属医院)完成的达8个,占比达到57%。总体上看,在广东获奖项目中,高校牵头或参与的占比约30%。
其中,中山大学共有5项作为第一完成单位的科研成果获奖,包括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项,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3项。此外,华南农业大学、广东工业大学、深圳大学、南方科技大学、南方医科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等高校均有成果上榜。
科研机构作为创新载体同样为广东创新驱动发展持续输出新动力。由鹏城实验室牵头的《超大规模多领域融合联邦靶场(鹏城网络靶场)关键技术及系统》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牵头的《陆表固碳生物与非生物过程及环境响应机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值得一提的是,细数53个广东获奖项目中,有34个与广东企业相关,且大多分布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中。其中,华为连续15年获得国家科技奖,本年度参与的获奖项目达到8个;比亚迪牵头和参与的获奖项目共3个。
华为参与完成的《云计算系统的低时延关键技术》《无栅格动态调制灵活速率光传送网关键技术与应用》项目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参与完成的《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5G)关键技术与工程应用》《高能效超宽带氮化镓功率放大器关键技术及在5G通信产业化应用》等项目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在新能源汽车赛道上,由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牵头完成的《新一代电动汽车关键部件及整车平台自主研发与大规模产业化》项目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据了解,该项目创造了新一代电动汽车能源核心、驱动核心及整车核心全链自主设计及制造的“中国方案”,得到广泛应用。
而在绿色低碳行业,明阳智慧能源集团股份公司,凭借海上风电的关键技术和产业化经验,斩获两个奖项;广东邦普循环科技有限公司参与的《全过程优化的锂电固废高效低碳处理技术与应用》项目也在获奖名单上。
(作者:吴佳楠 编辑:孙静芳)
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其旗下媒体。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