钉钉搭台,让大模型唱戏
在叶军看来,探索大模型的应用场景是钉钉的责任所在。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白杨 北京报道
“构建中国最开放的AI生态。”这是钉钉总裁叶军为钉钉设定的最新目标。
6月26日,钉钉宣布对所有大模型厂商开放。目前,除了阿里巴巴的通义大模型,MiniMax、月之暗面、智谱AI、猎户星空、零一万物、百川智能等六家大模型厂商也已与钉钉达成合作。
过去一年多,行业日新月异,钉钉也跟着行业变化不断调整姿态。去年4月,钉钉接入通义大模型,用AI将产品进行了重塑;去年8月,钉钉开放了AI PaaS,把通义大模型的能力也提供给了生态伙伴。
而这次模型开放,对钉钉有着更重要的意义,它意味着钉钉在整个大模型行业中的定位也发生了改变。
叶军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大模型领域,有些人拿着锤子(大模型)找钉子(落地场景),有些人拿钉子找锤子。钉钉要做的是后者,这也是钉钉的优势。
“现在行业缺钉子,所以拿锤子找钉子会很累,而拿钉子找锤子就容易很多。钉钉拥有丰富的企业客户、数据和场景,这正是大模型厂商最需要的”。叶军说。
如果说此前钉钉还只是通义大模型的落地场景,那现在,它要做的是成为整个大模型行业的应用落地平台。
寻找应用场景
战略变化背后,往往是对行业有了新的观察和思考。
去年,钉钉推出的大模型商业模式是基于调用次数进行收费。但在当下的市场环境下,这个路径已经难以走通。
“第一个挑战是应用侧的进展不够快,比我想象的要慢一些;第二是模型侧确实在降价,并已经降到白菜价。”叶军称,这些因素决定了钉钉必须调整策略——不要再基于资源收费。
在叶军看来,现在大模型和中国互联网早期宽带的收费完全不一样,当时宽带的应用场景非常简单,所以迅速就实现规模化。而大模型的需求侧没有快速铺开,所以商业模型不能按照资源进行收费。
因此,钉钉目前的商业模式也变成了基础产品和功能免费,只对成本过高的核心功能、更高阶的AI能力以及定制需求进行收费。
叶军表示,现在AI整体还处于培养用户心智和产品探索的阶段,所以相比商业变现,继续进行市场教育才是更重要的事情。
钉钉的思路是,通过免费的基础AI功能去加强用户对大模型的认知,然后随着需求的不断升级,结合更具体的场景在进行商业变现。
这种商业模式已经在钉钉的套件产品中得到验证。据叶军介绍,截至5月底,钉钉套件的生态合作伙伴共计22家,过去一年中,钉钉和生态伙伴深度集成的套件产品营收近1亿元。其中,探迹与钉钉合作的“钉钉客户管理”套件营收超千万;Moka、e签宝、用友畅捷通、蓝凌、北极星、鸿欢等共计11家生态伙伴套件产品的营收分别超过百万级。
叶军表示,“以往,许多SaaS公司增长缓慢,但通过与钉钉的合作,他们却实现了高速增长,核心原因是他们在钉钉上找到了核心的应用场景。”
对于陷入价格战的大模型厂商来说,也有同样的需求。现在大模型厂商的一个共识是,大模型的商业模式不会是通过Token进行收费,而是要通过场景的价值来变现,这才是质量更高的商业模式。
加速心智培育
在模型开放之后,钉钉与大模型厂商的合作模式主要有三种:
首先是钉钉的IM、文档、音视频等产品的AI能力仍是由通义大模型支持。在此基础上,钉钉将结合其他各家大模型的特点,探索不同模型能力在产品和场景中的应用。例如,钉钉正和月之暗面一起,基于大模型的长文本理解和输出能力,探索教育类应用场景。
其次,在AI Agent(AI助理)开发方面,钉钉已向大模型厂商开放AI助理开发平台。开发者在钉钉上创建AI助理时,除了默认的通义大模型外,还可以依据自身需求,选择不同厂商的大模型。
最后,针对客户的个性化场景和需求,钉钉将与大模型厂商一起,为客户定制相应的智能化解决方案,并提供模型训练调优、AI解决方案打造、AI定制应用开发等服务,还可实现模型的私有化部署。
对钉钉而言,现在最重要的工作,就是通过不同提升基础产品的AI体验,来培育用户的使用习惯以及AI思维,进而激发他们更深入的AI使用需求。
6月26日,钉钉正式推出7.6版本,除了对AI助理进行升级外,新版本还全新推出了AI搜索功能。
叶军表示,如果年初发布的钉钉AI助理是解决钉钉功能繁多的问题,那AI搜索要解决的则是钉钉上信息分散的问题。
据其介绍,不同于面向公网的AI搜索,钉钉AI搜索主要整合了钉钉内工作与协作的信息,包括单聊、群聊、文档中的信息,参与过的日程、待办、会议等工作的进展,以及企业知识库、日志等知识。用户借助钉钉AI搜索,可以全面且高效地获取钉钉上的工作信息。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叶军坦言,有很多人跟他提议,应该把钉钉版本升级到8.0,但他却一直摁着不让团队升。“因为我觉得8.0这个版本号比较大,现在产品的基本体验还有很多问题没有解决,按照现在的速度,我觉得大概还需要一年”。
无论是AI助理还是AI搜索,它们其实都是钉钉在协同办公赛道上进行的应用摸索,目的就是让大模型进入用户高频使用的场景。
(作者:白杨 编辑:巫燕玲)
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其旗下媒体。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