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丨进一步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
近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利用外资工作,会议指出,外资企业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发挥重要作用,要加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多措并举稳外资。其中,要求深化重点领域对外开放,落实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清零”要求,推出新一轮服务业扩大开放试点举措。
在制造业外资准入限制措施基本“清零”后,服务业成为我国构建新发展格局、推进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点领域。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作出部署,要求“拓展中间品贸易、服务贸易、数字贸易、跨境电商出口”,“放宽电信、医疗等服务业市场准入”等,为进一步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指明了方向。
随着我国产业结构发生变化,包括制造业进入升级阶段以及服务业比重不断上升后,服务业的重要性不断增加。首先,当我国进入中等收入阶段后,人们开始从商品消费转向服务消费,对知识、技术或文化含量的产品和服务升级需求增加,对供给侧质量提出更高要求。其次,我国制造业升级需要更高水平的生产性服务业支撑,实现高端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的深度融合发展。但是,我国服务业快速增长,很大程度上源于城市化过程中的生活性服务业扩张,在国内外生产性服务存在一定差距的背景下,中国制造业国际化往往被迫利用国际服务业,更多制造业企业得不到国内服务业企业的高水平支持。
因此,通过服务业开放,增加服务种类多样化以及提升专业化质量,是满足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和提升制造业效率的重要保证,也是在制造业优化利用外资的结构,拓展高水平投资空间的必要选择。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发达国家推动再工业化与新工业革命进程,最近几年,全球保护主义抬头,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格局加速调整,从发达国家到新兴市场国家,制造业成为各国竞争焦点。与此同时,美联储加息并持续保持高位,影响了重资产的全球制造业跨国投资。因此,全球外商直接投资有持续流向轻资产的服务业的趋势。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2年,全球服务业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占全球外商直接投资的比重从49.2%上升至58.4%。因此,我国进一步扩大服务业开放,既有国内发展的需要,也顺应了国际当前阶段的趋势。
近些年来,我国在服务业领域持续缩减外资准入限制措施,扩大试点范围,扩大服务业开放领域和范围。比如上海自贸试验区(最终自贸试验区扩大到21个)、海南自由贸易港、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示范、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等,开展先行探索,推动科技服务、商务服务、金融服务等领域开放举措全面落地,深化增值电信、教育、医疗健康等领域开放,推动出台全国版和自贸试验区版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
服务业开放的关键在于推进高水平的制度型开放。我国已经申请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等,并为此积极推动对接以服务业领域为主的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加快推进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我们不仅要扩大服务业准入,还要通过制度型开放为服务业企业提供更加国际化的营商环境。
我们必须坚持依靠改革开放增强发展内生动力,统筹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进一步释放服务业开放带来的制度性红利,为高质量发展增加强大的动力和支撑。
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其旗下媒体。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