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金融周报(第145期)丨深圳《金融机构碳中和实施指南》地方标准征求意见;青岛:九大类项目可获绿色金融支持;厦门出台首个地方绿色金融发展实施意见

21低碳郭晓洁,李德尚玉 2024-07-02 09:24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郭晓洁 李德尚玉 实习生宁一晗 广州报道

随着绿色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相关的资讯和数据变得越来越丰富。绿色金融周报从宏观视角和机构绿色金融实践等角度,关注绿色金融领域的最新前沿动态,追踪绿色金融市场的最新趋势,为绿色金融相关参与方提供决策依据和参考。

一、重点关注

1、深圳《金融机构碳中和实施指南》地方标准征求意见

6月21日,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公开征求《金融机构碳中和实施指南》(以下简称《实施指南》)等6项地方标准意见。《金融机构碳中和实施指南编制说明》提出,目前金融机构碳中和多为“零碳网点”或自身运营碳中和,投融资活动碳中和面临碳数据难获取、难计量的痛点问题,需要清晰的操作规范为金融机构提供碳中和实施依据。《金融机构碳中和实施指南》参考国际和国内有关碳中和标准文件,结合金融机构业务特点和深圳市地方特色,规定了金融机构开展碳中和行动的主要步骤、实施要求及操作指引。

《实施指南》由深圳市地方金融管理局提出并归口,任务来源于2022年深圳市地方标准立项项目。标准的编制经历了预研、立项和编制三个阶段。在编制过程中,起草工作组广泛吸收了行业协会、金融机构、专业机构的意见,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标准草案。《实施指南》涵盖了金融机构碳中和行动的各个阶段,从准备、策划、实施到声明,形成了完整的体系化操作指引。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编制原则:协调性、完整性和针对性是《实施指南》的核心编制原则,确保标准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二是技术依据:标准的编制参考了多项国际和国内碳中和标准文件,结合了深圳市地方特色和金融机构业务特点,提供了具体的操作指引。三是碳中和步骤:标准详细规定了金融机构在碳中和行动中的基本工作和四大步骤,包括准备阶段、策划阶段、实施阶段和声明阶段。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实施指南》参考了国际和国内的碳中和标准文件,结合深圳市的地方特色和金融机构的业务特点,制定了详细的操作指引,为金融机构提供了切实可行的碳中和行动指南,也为其他地区的绿色金融发展树立了典范。

2、青岛:九大类项目可获绿色金融支持

近日,青岛政府新闻办召开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解读“绿色金融支持城乡建设绿色低碳发展”相关政策。日前,青岛发布了《关于做好绿色金融支持城乡建设绿色低碳发展有关工作的通知》,鼓励相关市场主体根据需求选用绿色金融服务,支持金融机构提供优质的绿色金融产品支持的范围有九大类,一是星级绿色建筑开发建设,即城镇建筑的设计和建设达到现行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一星级及以上等级的;二是超低能耗建筑开发建设,即城镇新建建筑的设计和建设达到现行超低能耗建筑、近零(零)能耗建筑、零碳建筑标准的;三是装配式建筑开发建设,即城镇新建建筑设计和建设达到现行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一星级(A级)及以上等级的;四是城镇既有建筑的改造符合现行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或绿色改造标准的;五是纳入青岛市绿色建材采信名单的绿色建材产品的生产;六是按照现行建筑垃圾处理技术标准进行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产品的生产;七是星级绿色建筑消费,即居民购买的新建商品住宅达到现行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一星级及以上等级;八是城镇集中供热系统清洁化、低碳化建设和改造,海绵城市建设等绿色基础设施的建设;九是绿色生态城区(镇)创建,即绿色生态城区(镇)的规划建设达到《青岛市绿色生态城区(镇)建设技术导则》星级及以上等级。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青岛市面向九大类项目提供绿色金融支持的举措或可为地方绿色金融实践打造可行参考模板。

3、广州发布全国首套“穗港澳”气候投融资地方标准

6月24日,广州市批准发布《企业(项目)融资气候友好评价规范》(下称“《规范》”)。《规范》由中共广州市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提出,广州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金融工作局、广州南沙粤港澳大湾区气候投融资中心和广州绿色金融研究院、香港品质保证局、澳门银行公会等10个单位共同编制,是全国首套“穗港澳”三地机构参与制定气候投融资地方标准。

具体来说,《规范》针对减缓气候变化项目和适应气候变化项目制定了气候融资项目分类目录,目录内容涵盖9个一级分类、33个二级分类和68个三级分类,全面覆盖清洁能源、绿色交通、节能建筑、生态保护等多个领域。同时,《规范》将“绿色船舶制造”“先进高效航空装备制造”“气候友好型企业(项目)服务”等纳入气候投融资项目范围,鼓励更多粤港澳大湾区内气候投融资领域、绿色产业链上企业深度参与气候投融资试点建设,为各行业各领域开展气候友好型工作提供示范。

《规范》从术语定义、评价原则到评价流程及分类等级的全方位内容,细化企业、项目气候效益的可量化打分指标,确保对企业、项目气候友好程度的全面评估。《规范》针对不同的企业规模,如小微型企业、中大型企业,制定差异化的评价指标体系,体现了对不同发展阶段、不同类型企业的适应性要求;重视企业与项目业主的创新与示范效应,综合考量环境信息披露与透明度,引导企业与项目业主在气候金融领域的发展方向上更加紧密地对接国家战略。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该《规范》充分体现了大湾区特色,将有利于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绿色金融互联互通。

4、厦门出台首个地方绿色金融发展实施意见

6月28日上午,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官网披露,厦门监管局联合中国人民银行厦门市分行等部门发布了关于加快绿色金融发展的实施意见。这也是国家金融监管总局“五篇大文章”指导意见发布以来,首个地方出台绿色金融发展实施意见的案例。

在实施意见中,厦门监管局提出了到2028年绿色金融的总体目标——力争到2028年基本建成政策制度完善、基础平台优化、产品服务丰富、机构能力扎实、产融发展协同的地方特色绿色金融体系。

总体来看,厦门监管局提出主要两点内容:一是丰富绿色金融的产品体系,积极创新开发ESG保险、碳保险等业务,丰富绿色保险产品供给,做好“环保体检”等风险减量服务工作,提升服务经济社会绿色转型质效。二是全力提升自身运营ESG表现,积极践行绿色办公、绿色运营、绿色采购、绿色出行等绿色管理模式,完善碳足迹管理。同时,加强环境信息披露组织管理及能力建设,根据自身数据基础和业务能力,不断提升定量披露范围及质量,确保环境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及时性、一致性和连贯性,全面准确披露履行社会责任成效。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随着各地绿色金融政策不断出台完善,金融机构绿色金融创新也将有更多政策依据和支持。

5、上周碳价最高93.00元/吨

6月28日,上海环交所发布上周(20240624-20240628)的全国碳市场综合价格行情及成交信息。上周全国碳市场综合价格行情为:最高价93.00元/吨,最低价88.67元/吨,收盘价较前一个周五下跌0.84%。

上周挂牌协议交易成交量483,988吨,成交额45,129,650.60元;大宗协议交易成交量1,850,000吨,成交额168,350,000.00元。

上周全国碳排放配额总成交量2,333,988吨,总成交额213,479,650.60元。截至上周,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463,631,815吨,累计成交额26,840,734,275.77元。

二、绿金实践

1、中诚信气候板块子公司落户广州南沙

6月27日,中诚信绿金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中诚信气候科技(广州)公司在广州南沙正式开业。据了解,该司将依托中诚信集团的专业经验和资源优势,提供专业的绿色金融、气候金融、ESG相关的解决方案,包括ESG主题金融产品的评估认证,气候友好型企业、项目的评估认证,企业与产品的碳中和认证,企业的ESG信息披露、ESG评级以及ESG数据分析和智能管理平台服务等,助力南沙气候投融资试点建设,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气候投融资互联互通。

据悉,开业仪式上,华南师范大学还授予中诚信气候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牌,广州数据交易所则授予其首个ESG数据资产登记凭证。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中诚信气候的落户将联动南沙资源禀赋,发挥专业第三方服务机构优势,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气候投融资实现互通。

2、北京银行落地全国首单绿棕收入挂钩贷款

6月25日,北京银行落地全国首单绿棕收入挂钩贷款。该产品由北京银行在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支持下创新推出。北京银行南京分行为江苏振江新能源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发放5000万元绿棕收入挂钩贷款,成为该产品首单落地业务。

目前,我国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市场整体仍处于起步阶段,市场上缺少具有普适性的绿色挂钩贷款产品。北京银行落地的首单绿棕收入挂钩贷款设置核心KPI,为企业转型提供量化判断依据。振江股份此次与北京银行南京分行签约合作,将借助绿棕收入挂钩贷款的支持,加速风电设备领域设计研发及制造工艺提升,推动绿色转型升级。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该笔业务为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产品创新提供了借鉴,预计未来将有更多挂钩类创新产品涌现。

3、兴业银行东北首笔“碳排放双控挂钩贷”贷款落地

6月21日,兴业银行哈尔滨分行落地东北区域首笔“碳排放双控挂钩”贷款,成功为某电力企业提供1亿元资金支持。

据了解,“碳排放双控挂钩”贷款是针对重点排放企业发放的一种贷款,其贷款利率与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碳排放量和强度挂钩。此贷款的顺利落地,让企业享受到碳排放量和强度降低带来优惠利率的同时,也激励企业主动进行碳排放控制和减排。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东北地区传统工业企业低碳转型需求迫切,该笔贷款的落地有助于当地金融机构扩大支持高碳排企业的低碳转型。

4、交银金租落地首单符合CGT标准的境外绿色债券

近日,交银金租发行9.5亿美元S条例绿色债券,3年期浮息和固息定价为SOFR+68bps和T3+62bps,较初始价格指引大幅收窄47bps和43bps,峰值订单总量超45.7亿美元,实现超额认购4.81倍。

本次发债是中资非银金融机构首单符合中欧《共同分类目录》标准的境外绿色债券,创下中资租赁公司同期限公募债券最低发行利差,同时获得穆迪对亚洲金融机构可持续融资框架的最高评级水平。本次债券募集资金将聚焦于可再生能源和清洁交通类别的优质绿色项目。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该笔业务的落地实现非银机构符合CGT标准的境外绿色债券从零到一的突破,推动了中国绿色债券进一步走向国际市场。

(作者:郭晓洁,李德尚玉 编辑:李博)

郭晓洁

记者

常驻广州,聚焦湾区金融,长期关注绿色金融及可持续发展。微信:xjguoxmu;邮箱:xjguoxmu@126.com

李德尚玉向TA提问

记者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