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丨保持战略定力,推动稳增长与高质量发展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4-07-19 05:00

近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世界经济展望报告》更新内容,预计2024年中国经济增长5%,较4月份预测值提高0.4个百分点,同时略微降低了对美国和日本的预期。IMF首席经济学家皮埃尔-奥利维耶·古兰沙表示,中国和印度将占今年全球经济增长的近一半。

从全球范围来看,IMF预计今年全球经济增速为3.2%,和今年4月份的预测值持平;预计2025年全球经济增速为3.3%,相较今年4月时的预测上调了0.1个百分点。报告上调了今年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的经济增速至4.3%。不过,发达经济体中,日本和美国今年的经济增长预期被下调,其中美国今年的经济增速被下调至2.6%,反映出其经济增速慢于预期以及美国消费放缓的现状。

该报告发出警告称,发达经济体的通胀降温速度低于预期,可能迫使包括美联储在内的各国央行在更长的时间内将借贷成本维持在更高水平,将使整体增长面临风险,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也将遭受不利的溢出效应。此外,报告也对全球一些国家的财政挑战感到担忧。报告特别提到了美国在充分就业的情况下,仍然继续保持着稳步推高其债务率的财政立场,并且对短期融资的依赖加深,给美国国内和全球经济都带来了风险。

IMF与摩根士丹利、高盛、瑞银等国际机构一样上调中国今年经济增长预测,主要是因为中国经济上半年整体表现以及防范化解风险等方面的成效。近年来,中国持续以稳健的增长回应了国际社会各种各样的分析和判断,而且中国政府总是能拿出合适的政策处理好推动转型与稳定增长的关系,从而不断增强市场信心。

首先,我国房地产行业处于软着陆进程,通过落实好防范化解房地产、地方政府债务、中小金融机构等重点领域风险的各项举措,在地产投资与销售回落、地方政府债务收紧后,也进一步降低了风险。在消费、出口与投资的共同作用下,中国在上半年完成了经济增速目标,表明中国经济有能力逐步消化新旧动能交替的挑战,同时,又持续推进了结构优化的进程,不断增强发展质量。这表明中国有能力在保持经济健康运行的同时,不断提高发展质量,这是外界对中国经济信心增加的根源。

其次,我国采取了一系列科学的扩大内需政策。3月以来,中国推出的扩大内需政策主要着眼于消费与制造业投资,出台《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实施设备更新、消费品以旧换新、回收循环利用、标准提升四大行动。6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印发《关于打造消费新场景培育消费新增长点的措施》,进一步培育和壮大消费新增长点。此外,财政部发行的超长期特别国债投向了科技创新、城乡融合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粮食能源安全、人口高质量发展等领域建设。目前,正在陆续制定新的扩大内需政策,确保在稳增长、促转型与调结构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上半年我国出口超出市场预期,这与我国制造业不断升级有关,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和出口快速增长,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趋势明显,持续提升我国制造业全球竞争力。但是,下半年我国经济可能面临一些外部因素冲击,即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导致的全球金融体系波动以及美国大选对相关经济领域产生的不确定性。因此,我国要做好稳定和扩大内需的准备,应对各种外部风险与冲击波。实践证明,中国有决心保持战略定力,在稳增长与高质量发展间保持平衡,最终实现预期增速与战略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