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Eyes On China丨专访香港德国商会主席Johannes Hack:发展新质生产力,中德可加强实用人工智能合作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何柳颖 香港、深圳报道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于2024年7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
全会提出,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必须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在扩大国际合作中提升开放能力,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要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深化外贸体制改革,深化外商投资和对外投资管理体制改革,优化区域开放布局,完善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机制。
在当前的复杂形势下,德国对华投资仍在升温。商务部数据显示,今年1-3月德国对华投资增长48%。
“许多已经在中国投资的德国公司对他们在中国的商业活动仍感到非常满意。中国的商业生态系统,包括基础设施以及与地方政府的互动等,这些方面都表现良好。我们收到的所有报告都显示出积极的迹象,虽然总有可以改进的地方,但总体来说反馈良好。因此,那些在中国的公司正在扩大投资,加强对中国的投入。”会议召开期间,香港德国商会主席Johannes Hack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时如此强调。
商业领域之外,“在教育和培训方面,我们也需要恢复更多的交流和互动。目前的交流还太少,我们需要更多德国学生来到香港和中国内地,建立更多联系以更好地理解对方。也许不总是能达成一致,但至少要理解并倾听对方的声音,这是我们前行的方向。”Johannes Hack称。
全会提出,要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发展新质生产力强调科技创新,德国作为传统的制造业大国,当前也正着力发展智能制造。
Johannes Hack尤其看好中德两国在实用人工智能领域的合作,“无论中国还是德国,乃至欧洲,其实都面临着大趋势,即展望未来20年,将会有更多的老年人,劳动人口更少。在未来20年,中国的劳动力结构将会有很大不同,可以与机器人等制造业结合的实用人工智能很重要。”
德国加大对华投资
《21世纪》:首先请你评价一下中国这些年的对外开放。
Johannes Hack:开放包括两方面:一是旅行,特别是前往中国内地的旅行。在这方面,中国内地政府已采取诸多措施。我还记得在2023年3月的时候,我们办理签证难度大、流程繁琐,但这些问题很快得到了改进。如今,德国公民(来华停留不超过15天者)可以享受免签入境的便利,这一政策还惠及了许多其他国家。
开始的时候,我们在内地的支付也遇到了一些问题,但这些问题也迅速得到了解决。在旅行出行方面,中国政府做出了很大努力,使出行变得更加便捷。2024年7月10日起,港澳永久性居民中的非中国籍人员也能申办来往内地通行证件。我认为中国在这方面的开放做得相当出色。
从商业的角度看,我们的确看到了开放,但其中也伴随着一些复杂情况。
《21世纪》:当今的地缘政治状况非常复杂,全球经济也面临巨大压力。但在今年第一季度,数据显示德国在中国的投资增加了48%。你如何看待这一数字,你认为是什么驱动了德国在中国的投资?
Johannes Hack:据我观察,许多已经在中国投资的德国公司对他们在中国的商业活动仍然感到非常满意。通常来说,中国的商业生态系统,包括基础设施以及与地方政府的互动等,这些方面都表现良好。我们收到的所有报告都显示出积极的迹象,虽然总有可以改进的地方,但总体来说反馈良好。因此,那些在中国的公司正在扩大投资,加强对中国的投入。
对于新公司来说,情况稍微复杂一些。有一些德国公司现在将部分产能转移到中国内地,首先这对中国是有利的。然而,我们也需要进一步观察,因为在一个地方建立产能后,再在中国建立一个生产地会产生额外的成本。而在当前这个复杂的商业环境中,增加额外成本不一定理想。
香港应保持其国际化特色
《21世纪》:你认为对于德国企业等外商外资而言,香港的角色是怎样的?
Johannes Hack:我认为香港作为投资目的地的传统角色依然存在。香港具有良好的英语能力、大量的专业人士、健全的银行系统和独立的货币体系等优势,这些都是“一国两制”的特征。我在德国经常强调,没有人真正理解“一国两制”的含义,我们必须具体解释其含义,这些特征对香港而言依然非常重要。
目前有一些公司可能会选择直接前往内地,从一个中国的视角来看,这对香港也有好处。另一方面,我认为也需要再次寻找香港的独特卖点,这个卖点或许甚至可以超越传统的金融角色。
《21世纪》:关于香港的金融角色,尤其是国际金融角色,最近也受到一些质疑。你对此有何看法?
Johannes Hack:目前很明显,香港的IPO、股票上市等正在经历一个非常困难的时期。但如果放眼全球,跨越不同时区和时间线,总会有IPO活动减少的时期,然后又会出现回升。因此,我认为这是周期性的,大部分事实并没有太多的变化。
《21世纪》:德国企业对香港有哪些期待?比如政策支持、市场合作等,他们最迫切的需求是什么?
Johannes Hack:总体而言,大多数德国公司对香港非常满意。这里的人们英语流利,这对于保持香港的国际化交流至关重要。我最近去了海南,那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地方,在某些方面与香港稍有竞争。但海南的英语水平不及香港。因此,关于商业环境,我认为应继续保持香港的英语交流环境和教育环境,确保香港继续作为一个开放的市场存在。
因为这将吸引我们真正需要的第二点(要素)——人才。总体来说,确保香港被大家视为一个开放、国际化的城市非常重要。香港是个好地方,是个有趣且吸引人的地方,找回这种自信非常重要。
中德可加强实用AI合作
《21世纪》:德国是制造业强国,而中国正加速发展新质生产力,智能制造是关键之一。你如何看待两国在这方面的合作?
Johannes Hack:我非常看好两国在这方面的合作机会。无论中国还是德国,乃至欧洲,其实都面临着大趋势,即展望未来20年,将会有更多的老年人,劳动人口更少。在未来20年,中国的劳动力结构将会有很大不同,可以与机器人等制造业结合的实用人工智能就显得很重要。
在香港,有一个非常有前景的创新中心正与香港企业共同研究人工智能在制造业中的可能性。这是一个非常广阔的领域,也是德国擅长的领域,如工业自动化、机器人技术等,这些都可以与人工智能进行融合。比如我们可以开发智能机械设备帮助看护老年人等等,这方面存在着巨大潜力。另一个领域是生命科学和医疗设备,该领域在未来10年内将出现巨大需求,而工程对于该领域同样很重要。
坦白而言,我认为德国可能也需要重新思考其战略。我们传统上在汽车出口方面表现出色,但我认为我们也需要考虑汽车出口之后的下一步是什么,可能(的发展机会)正是这些领域。
《21世纪》:你对中国进一步开放有哪些期待?在当前地缘政治形势严峻、全球经济不景气的背景下,德国和中国应该怎样维持积极的合作关系?我们应该坚持什么共识?
Johannes Hack:在商业界,公司之间仍然继续保持着非常紧密和积极的关系。据我所知,在华德企对他们的商业活动感到满意,但也需要倾听其他利益相关方和政府方的意见,这方面的情况有些复杂。
于我个人而言,我一生去过很多地方,与很多不同的人交谈过。我深刻意识到,两个人看同一个事物,可以看到非常不同的东西。当中国内地和德国看同一件事时,他们可能看到的是非常不同的东西。因此,我们需要更多交流,理解对方的观点,并尊重对方的视角,这并不意味着必须同意对方的观点,但保持对话很重要。
在教育和培训方面,我们也需要恢复更多的交流和互动。目前的交流还太少,我们需要更多德国学生来到香港和中国内地,建立更多联系以更好地理解对方。也许不总是能达成一致,但至少要理解并倾听对方的声音,这是我们的前行方向。
(实习生谢裕玟、龚媛媛、温博宇对本文均有贡献)
记者:何柳颖
监制:朱丽娜
编辑:和佳 朱丽娜
设计:郑嘉琪
视频制作:袁思杰
出品: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
(作者:何柳颖 编辑:和佳)
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其旗下媒体。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