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产之后,又一日系品牌计划关闭两家在华整车工厂
日本车企在华规模最大的一次减产。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宋豆豆 报道
在华市场份额持续下滑的日系品牌希望通过关厂“瘦身”度过“进退两难”的关键时刻。
7月25日,有消息称,本田汽车计划将在中国的燃油车产能削减1/3,从149万辆降至100万辆,相当于本田全球产量约10%。具体方式为关闭或停产在华合资公司广汽本田和东风本田各1座工厂,位于广州、武汉的工厂将分别于10月、11月起关闭或停产,广州的另一家工厂也在“关停名单”之中。
当晚广汽本田官方回应称:“公司目前拥有4条整车生产线(年产能为77万台)及1条在建生产线(设计产能12万台),其中年产能5万台的第四生产线计划于2024年10月关闭,正在建设的新能源生产线将于今年11月投产。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广汽本田第四生产线主要生产中型车雅阁,产线关闭后该车型将转移至第二产线生产,原产线生产设施或被拆除,后续计划作为仓库使用。
7月26日,本田中国对此作出回应,此举是为了实行产能优化,加速电动化转型。除了广汽本田计划关闭年产能为5万辆的第四生产线外,东风本田计划2024年11月将年产能为24万辆的第二生产线停产休业。调整后本田在中国的汽车总产能由149万辆变为120万辆。
官网信息显示,广汽本田在广州市黄埔区、增城区拥有三个厂区、四条整车生产线,基本生产能力为77万辆;东风本田共有三个工厂,设计年产能为76.8万辆。此次削减产能,也是日本车企在华规模最大的一次减产。
本田公司发言人表示,这些调整是本田响应中国市场变化的一部分。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特别是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本田正面临来自中国自主品牌的强烈竞争压力。
数据显示,今年6月,本田在中国市场终端汽车销量不足7万辆,同比下降近40%,已连续五个月出现下滑;今年1~6月,本田在华累计销量为41.59万辆,同比下滑21.5%。
从广汽集团和东风汽车集团产销快报来看,今年上半年,广汽本田累计销量为20.79万辆,同比下滑28.28%;同期东风本田为23.79万辆,同比增长4.79%;产量均出现同比下降,二者分别下滑42.02%和6.6%,产能利用率进一步下降。
“针对现在中国燃油车市场份额缩小,以及新能源车市场份额扩大的情况,本田会急速采取措施去应对环境的变化。”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执行役常务、中国本部长,本田技研工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本田技研科技(中国)有限公司总经理五十岚雅行今年4月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本田目前面临两个亟待解决的难题:一是必须快速应对新能源车市场份额扩大的现状;二是针对降幅扩大的燃油车销量,本田要考虑是否在生产力方面做调整。
燃油车产能调整的同时,本田也在加速新能源转型。本田计划通过正在建设的两家新电动车厂,分别与广汽和东风的合资企业生产电动车型来弥补这一产能缩减。其目标是在今年晚些时候开始在这两家新工厂生产,预计恢复产能至144万辆。本田发言人强调,作为全球最大市场的中国依然是本田等日本汽车厂商的重要市场。
根据规划,广汽本田到2027年将推出6款全新纯电车型;东风本田2025年将实现电动化车型占比50%,2027年不再投放燃油车型,2030年推出10款以上纯电车型。
在新能源车市场竞争愈发激烈的当下,自主品牌的迅速崛起让过去数十年间在中国市场占据绝对主导地位、重度依赖燃油车的传统合资品牌,尤其是电动化智能化转向稍显迟缓、技术路线上执着于传统混动车和氢能源车的日系车企,遭遇着更大的挑战。
除本田外,日产汽车上月宣布正式关闭其位于江苏常州、与东风汽车合资的乘用车工厂,主要生产逍客车型,其年产能约为13万辆,占日产在华总产量的10%左右,该工厂的生产工作将转移至东风日产的其他工厂。这是日产在中国首次关闭乘用车工厂。
彼时东风日产内部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回应称,基于整体战略和商业环境的变化,东风日产对内部产能和资源进行优化和调整,以更好适应企业转型发展。在确保现有燃油车型产能的前提下,东风日产加大新能源车型的产线布局和投入。
乘联会数据显示,今年6月,日系品牌零售份额降至15%以下(14.3%),同比下降3.5个百分点,而自主品牌份额增长9.3个百分点至近60%(58.5%)。从上险量数据来看,今年1~6月排名前五的车型中仅有轩逸一款燃油车,前四位分别为秦PLUS、Model Y、宋PLUS和海鸥,均为纯电或插混车型。
有业内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中国纯电动汽车的大规模崛起,对传统汽车的冲击是全方位的,涉及生产模式、市场竞争、供应链、就业以及能源结构等方面。“尽管日系车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拥有一定的技术优势,但在中国市场的新能源汽车战略似乎未得到充分实施,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市场地位。面对比亚迪等本土制造商日益激烈的竞争,日系车企如何稳固并拓展自身的市场地位,是一场对智慧与实力的考验。”
(作者:宋豆豆 编辑:张明艳)
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其旗下媒体。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