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变局⑤丨储能价格“内卷”难料底,谁来为安全买单?

21能闻费心懿 2024-07-29 17:51

随着储能市场规模不断放大,储能消防市场也在扩张。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费心懿 实习生赵文豪 上海报道

储能系统集采中标价格不断下滑。这不仅压缩了储能系统集成商的利润空间,当下关键部件的供货商也品尝到了“价格战”所传导的成本压力。

“以前一个传感器可以卖到380块,现在别提38,有可能只能卖几块钱了。”一名从事消防行业的人士谈到,问题是如果不安全的风险隐患没有后果归责,安全没有溢价,就没有人会倾向安全,也就没有人会为安全买单。

消防环节量升价降

储能系统主要由电池、PCS、温控和消防四大环节组成。其中,电芯成本约占总系统成本的60%、PCS约占20%,消防则占系统集成成本的3%至5%。

不可否认的是,随着储能市场规模不断放大,储能消防市场也在扩张。

青鸟消防(002960.SZ)近期在互动易透露,公司国内储能消防业务2023年发货8500万(元),同比增速110%。

国安达(300902.SZ)在2月的投资者调研活动中透露,自2023年7月份以来储能新规的正式实施,公司确实能明显感觉到整个储能消防市场订单需求急剧上升。

国安达彼时还表示,“通过对首发募投项目做变更,公司目前已建成首条完整的储能消防产品生产线,第二条生产线也在建设当中。由于前期对今年储能消防市场的旺盛需求估计不足,产能整体上还处于爬坡期。”

这无疑传递出储能消防市场火热的信号。

国安达透露,目前公司的储能消防产品基本都是内销,但一些合作客户已布局海外市场,公司的相关消防产品作为配套产品“被动”出口。后续,公司将积极推进“主动”出口业务,尽快打通外销通道。

事实上,当前储能系统集成商对安全的重视程度已有所提高。

由于国外不断有储能安全事故发生,加上《电化学储能电站安全规程》的正式实施,下游储能集成厂商已越来越看重产品的技术水平及质量保证能力,对产品的可靠性、稳定性、一致性等关注有所提高;其次,储能集成厂商也会对供应商的供货能力以及产品价格进行认真考量。

国安达进一步强调,安全无小事。

不过,日前在上海第二届储能消防安全产业创新发展高峰论坛上,欧盟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孙金华透露了一组统计数据,3.35MWh液冷集装箱消防单瓦时的成本从2022年第四季度的0.0657元每瓦时骤降至今年二季度的0.0179元每瓦时。

这意味着,一年半的时间里,储能消防环节的单位成本降低了三分之二。而同期,储能电芯的单位成本也下降了超过四成。

“价格战”或带来高昂“学费”

应急管理部沈阳消防研究所标准研究部主任张颖琮直截了当地提到,打价格战的低质量竞争,对储能火警预测百害而无一利。

技术进步带来产品降本,而市场的恶性竞争所导致的“价格战”背后也带来了安全隐忧。

远景集团高级副总裁、远景储能总裁田庆军表示:“当报价低于成本价时,一定会带来质量和安全的隐患,非理性的价格竞争为储能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安全风险。”

在2024年夏季达沃斯论坛上,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在谈到电池价格问题时也坦言,“卷价格”可能会使产品的质量被忽视。

曾毓群以6月24日发生在国外一家锂电池生产企业工厂的火灾事故为例,“可能电池价格便宜了5%、10%左右的价格,但是它带来了安全隐患。”

近年来,随着锂电池应用的广泛普及,其安全性问题也日益凸显。锂电池引发的火灾事件频发,给社会安全带来了严峻挑战。国外发生了多起储能电站事故,使得储能安全问题凸显。

2024年6月24日,韩国Aricell锂电池工厂燃起大火,在短时间内接连发生多次爆炸。5月25日,位于美国加州的Gateway储电站失火,火灾持续数周之久。4月27日,德国尼尔莫尔商业区的锂电池储能集装箱发生火灾。

民生证券的研报提到,储电站规模约在100MWh级别,其中约11.5万个电池中任何一个发生热失控都有可能引发火灾,导致整个电站起火爆炸。火灾事故威胁着相关人员生命财产安全的同时,也波及到储能行业的发展和前景。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至2022年间,全球范围内已累计发生储能安全事故超过70起,其中韩国成为重灾区,美国紧随其后,安全形势不容乐观。

储能安全是系统工程

在“双碳”目标的背景之下,储能被视作调整电力供求关系的重要基础设施。储能市场前景广阔,国家能源局的统计数据显示, 截至2023年底,全国新型储能累计装机规模达到31.39GW/66.87GWh。从投资规模来看,“十四五”以来,新增新型储能装机直接推动经济投资超1千亿元。

然而,储能安全既是行业的底线,也是企业突破瓶颈的上限。

孙金华警示,储能消防所占比例已经很低。如果行业继续恶性竞争,忽视行业标准和规范,行业最终只会走上衰退的道路。

电化学储能电站的火灾事故会引发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包括爆炸、复燃。同时,后续还存在燃烧气体的毒性大、火灾扑救和热失控抑制难度高等问题。面对如此高发的安全隐患,储能行业该如何应对?

事实上,储能安全中消防仅是其中一环。

在业内人士看来,要守住储能安全,共有三道防线,分别是本体安全、过程安全和消防安全。本体安全是指电池质量有保障;过程安全是指使用过程的安全保障,做到提前监测、预防火灾隐患以及及时处置、防微杜渐。而消防安全关注的是起火后如何灭火的措施和技术。三道防线相辅相成,共同防止灾患发生,这也意味着储能安全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行业的发展和研究的深入,储能消防安全也不断交出自己的新答卷。传统的火灾探测技术已经力有不逮,针对电化学储能领域的火警探测技术应运而生,对火灾的响应速度和灵敏度有所提升。

此外,由于储能电站往往是高压电站系统,常规消防灭火器也无法全然应用在电站灭火中。因此,业界也专注于研发更加专业化、精细化的灭火抗燃技术。

“卷价格”不如“卷标准”

一系列的风险事件与安全事故不仅引发了公众对于锂电池安全性的密切关注,也促使储能消防安全标准成为业界内外热议的焦点。

尽管目前为止,已有多部行业标准出台,但在快速发展的新能源行业中,技术革新的步伐往往快于监管标准的更新。

除了去年7月1日正式实施的《电化学储能电站安全规程》,《“十四五”国家应急体系规划》将电化学储能设施消防安全纳入安全生产治本攻坚重点中。该规划还特别提到。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大量涌现,引发新问题,形成新隐患,一些“想不到、管得少”的领域风险逐渐凸显。

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在2022年2月10日印发《“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细化了储能安全标准体系的具体内容,包括加快制定消防灭火标准,明确了储能安全技术突破方向,为储能大规模装机及稳定安全运行创造有利条件等。

但关键国标尚未明确。

国网江苏经研院三级专家王庭华则坦言,电化学储能“国标”修订了4到5年,但至今仍未颁布。而目前沿用的2014年的版本已经无法支撑电化学储能领域的技术和消防技术发展。

同时,储能行业近些年来在海外市场大战拳脚,国际消防标准带来的挑战也不应被忽视。哲弗智能系统(上海)有限公司董事长李飞认为,各国消防标准不一,储能出海面临着壁垒。储能企业应该利用自己的影响力,联合国际消防品牌制定标准。

中国能源研究会储能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俞振华给储能安全打了一针“强心剂”。俞振华表示:“建议大家不要把储能妖魔化,因为现在的安全技术创新非常快,很多技术并没有完全进入到产业化,这与标准以及行业认知有关。当这些安全技术能够进步到整个行业的标准,到一些体系层级之时,我们相信储能安全整体是一个可防可控的情况。”

田庆军认为,安全是储能的基石,随着储能越来越大规模的发展、越来越深融入到电力系统,如果解决不好安全问题,储能行业无法良性可持续发展,也无法担当自我定位的新能源体系的核心重任。

其坦言,“今天的储能行业是有标准的,但是行业发展太快了,标准是滞后于技术进步的。储能需要建立全生命周期的安全标准规范,从系统选型、电站规划、可研设计、施工建设、工程验收、运行维护全过程进行安全标准的定义。”

田庆军建议,因为储能安全不仅仅是电芯和集成厂商的责任,需要全产业链持续提高质量管控水平和不断地通过技术创新来保证安全。储能安全也需要全行业树立安全的红线和底线思维,拒绝非理性的价格竞争,保证产品质量和安全。

“与其卷价格,不如卷技术、卷安全,卷质量、卷价值,这样更有意义。”田庆军表示。

(作者:费心懿 编辑:骆一帆)

费心懿
向TA提问

21产经版记者

关注新能源产业,物流快递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