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新质生产力':科学家与投资人共赴创变之路”闭门研讨会在清华大学成功举办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闫启
2024-08-01 16:23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闫启 北京报道

今年,新质生产力成为全国热词。概括地说,新质生产力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与此同时,长期耐心资本为形成新质生产力提供充足的血液和养分,“投早、投小、投科技”仍然是最具共识的投资方向。

在当前加速形成新质生产力的环境下,科学家和投资人——这两个同样具备“预见未来”天赋群体间的“友谊”又被放大。当科学家遇见投资人,将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

7月31日,21世纪经济报道、21世纪创投研究院联合清华大学经管学院成功举办“培育'新质生产力':科学家与投资人共赴创变之路”闭门研讨会,共同就为中国基础科学、应用科学研究助力,探索未知领域、创造社会价值、延展资本价值,资本助力科技成果转化为新质生产力等话题展开讨论。

在致辞环节,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副院长何平表示:“《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鼓励和规范发展天使投资、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发展耐心资本,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资本市场体制机制改革的方向,也是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的发展方向。”同时,他也指出:“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统计,我国专利数量已经连续10年世界第一,然而科技成果转化率仍处在较低水平。因此需要不断完善科技金融机构服务体系,丰富科创金融组织业态,补齐科创金融辅助产业链,推动契合数字经济创新驱动的科技金融创新。在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过程当中,科研人员、投资机构以及相对成熟的企业家都是重要的参与者,三方相互助力,才能更好推动产学研融合发展,推动创新、创投、创业的良好生态建立。”

21世纪经济报道执行总编辑陈晨星在致辞中表示:“科学家、企业家和投资人,是创新生态中的关键要素,这几个群体之间应互相支持、互相成就、互相奔赴。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企业向前发展,都需要投资机构的助力,投资机构也能享受到科技成果产业化、企业成长过程中带来的价值红利;成功的企业家更会反哺整个创新、创投、创业生态,进而实现整个创新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现在,我们的创新生态良性循环面临诸多挑战,我们希望,通过科学家、企业家、投资人的碰撞,找到好的解决方案。”

在科学家、企业家、投资人分享环节,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数字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王勇以“新质生产力如何赋能高质量发展”进行了分享,他提到:“新质生产力里有约60%的内容在现代产业体系中已经体现,现代产业体系的落脚点是产业,但本身并没有凸显技术的色彩。而新质生产力这个概念其实是更加明显地把现代产业体系当中欠缺的技术部分体现出来。具体来看,新质生产力涉及四大领域的技术创新,包括高端装备技术、前沿领域技术、融合应用技术、新型生产供给技术。”

清华投资协会副会长修军讲到:“我国100多万项专利技术,但是能够转化为生产力的只有20%,最终能够形成生产规模的不到5%。而西方发达国家在这方面能达到40%的水平,相比之下我国整体的转化率仍非常低。尤其是在科研成果转化环节面临的困境尤为明显,这背后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少资金支持。因此中国的金融体制如何进一步改革并落实,支持高科技中小企业发展尤为重要。”

南湖路空协同立体交通产业研究院副院长薛傅龙在以“飞行汽车(eVTOL)的技术转移探索”为主题的发言中认为:“为推进飞行汽车技术转移和低空经济健康发展,建议以真实应用场景为引领,以配套标准法规为保障,以跨界协同创新为主线,以项目示范落地为抓手,以人才资金空域为要素,构建低空智能交通的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和保障链,引领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和高端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集群化发展”。

小马智行联合创始人、CTO楼天城看来,近期自动驾驶技术给人们带来强烈冲击的背后,是无人化技术、政策支持、量产能力、规模化运营、产业链合作五个关键因素共同实现的结果。他形象地将自动驾驶技术的实现比做“皇家同花顺”,只有凑齐最后一张牌牌面才会突然变大,这之前的每一张牌虽然单看都不大但却具有重要意义,因为直到最后一张牌的出现才能体现出整体牌面的价值。同时,他也表示在自动驾驶能够商业落地离不开背后耐心资本们多年以来的长期支持和投入。

中科闻歌董事长王磊观察到,AI从创造力到生产力转变分为三个阶段:AI 1.0阶段是基础模型应用阶段,这个阶段是把基础模型作为核心出发点,围绕模型打造能力,把模型硬植入到应用场景,也是目前大多数企业所处的阶段。部分先行者已经迈入了AI 2.0阶段,不唯模型为出发点,而是进一步深入业务场景,围绕业务场景思考AI能力实现中台化支持。而未来企业级AI的发展最终会走向AI 3.0,即决策智能阶段,也是企业数智化高级追求。他认为,拥有基础模型,具备行业知识积累,实现行业通用决策的企业将会在未来的竞争中胜出,也需要AI从业者帮助企业进行这样的数字化变革。

图灵量子COO、北京公司总经理杨林认为,随着摩尔定律达到极限、生产设备禁运等因素,电芯片面临困境,光芯片和量子芯片可能是未来突破瓶颈的颠覆式技术路线。他也指出,在量子计算科研方面,中国已经处在全球领先地位,但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短板仍十分明显。他呼吁科学家们要重视科研和产业之间的差异,积极完成从科学家到创业者的角色转变,同时资本也需要给予科学家们更多的理解和耐心,让科学家和投资人之间能够建立起更顺畅的沟通方式,共同推动底层技术的发展。

随后,清华经管高管教育中心项目主任王晨介绍了“PE产业投资家”项目。该项目由清华大学经管学院与清华大学全球私募股权研究院聚合双方资源优势倾力打造,聚焦科技、产业与金融的融合。课程分为课堂讲授和实践教学,邀请清华大学院士级科学家、资深教授、监管部门专家、一线投资人授课,深入解析国内外局势与政策,指引科技前沿发展方向,探索当下中国的产业投资模式。实践教学将带领学员走进知名投资机构了解投资实操经验,参访产业集团,学习产业实践中的创新技术发展和投资实践。

接下来的研讨交流环节中,在鼎旭投资合伙人郭海涛的主持下,来自国科嘉和、光速光合、弘毅投资、珩昱投资、丰源投资、华映资本、狮城资本、中科创星、广东民营投资股权有限公司、高榕创投的参会代表,就科学家与投资人的如何携手践行新质生产力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21世纪经济报道•创投版》自2010年创立以来,对股权投资行业的成长路径一直保持密切关注,对资本的创新逻辑也保持冷静观察与思考。近几年,依托21世纪创投研究院,《21世纪经济报道•创投版》加大对股权投资产业链上下游的前瞻研究,围绕机构“找钱、找项目、找退出途径”的诉求、强化机构的垂直领域竞争力陆续推出了系列报道和调研产品。

近年来,21世纪创投研究院举办了 “股权投资退出闭门研讨会”,“保险资金股权投资”、“S基金投资”、“ESG投资”等主题的闭门研讨会,以及区域性的股权投资论坛,LP/GP/被投项目探访等各种形式的活动。

未来,21世纪创投研究院将继续与清华大学经管学院以及诸多优质高校一起探讨合作,整合资源优势,围绕科学、资本与产业,定期组织论坛//研讨会等跨界交流活动,传达与汇聚科学、企业与投资界的声音与力量。

(作者:闫启 编辑:林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