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财观察丨什么是“西甲”:一场全民体育狂欢,一颗城市走红野心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丁莉 佛山报道
2024-08-07 15:51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丁莉  佛山报道

8月2日,佛山三水,云秀山体育场山呼海啸。

第十八届佛山“西甲”首场交叉淘汰赛上,潮汕恩祈队击败七届冠军珏骏建材队。

终场哨吹响后,恩祈领队陈腾达脱下上衣绕场奔跑;球员卢一锋跳起来抱住了外籍教练姆博的头;球场一侧的亲友团里冲出来一群孩子,一名才走下场的球员抱起小儿子,妻子黄小漫迎上来,她的声音因为一个多小时的呐喊而嘶哑……

陈腾达在广州经营着一家服装厂,黄小漫和丈夫日常也做小生意,场上的其他球员大多都是来自附近工厂的职工。源自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本土企业、公社间足球联赛的佛山“西甲”,因三水中心城区名为“西南街道”,“西甲”之名不胫而走。在将近半个世纪后,“西甲”仍延续着与产业强关联的草根特性。

自7月12日开赛以来,“西甲”为这座城市带来持续的人流与烟火气息。仅第一阶段赛事间,42万人次席卷云秀山体育场,也带火了周边的夜市街区与北江大堤。

去年,贵州榕江靠“村超”一朝走红,打出了一张草根赛事的地域名片。而年岁更老的“西甲”却在头十七届里默默无闻,不少大湾区人都是第一年“惊闻”这场身边的球赛,更有人戏谑其“起了大早,赶了晚集”。

在新一轮城市流量大战中,佛山对“西甲”寄予了何种厚望?“十年窗下无人问”的“西甲”要怎样实现“一朝成名天下知”?

贵州“村超”珠玉在侧,也让佛山有了更大的野心。今年,佛山首度将赛事规格和筹办主体从三水升格到了市级层面,集结全市文旅、招商资源襄助,结束了既往“西甲”民间自由生长状态。同时,“村超”展演团也受邀做客“西甲”现场,佛山欲向前者取经,并通过资源互推、游客互送实现更紧密的文旅联动。

“西甲”产业底色

潮汕恩祈队对弈珏骏建材队这一场,15岁的少年阿聪扛着一面助威旗,站在观众席最前方。他身上的T恤写满了签名,这是他专程请去年的冠军队球员们签下的。他支持的球队正是来自三水本土的企业珏骏建材。

不止珏骏,本届“西甲”联赛中的32支劲旅,大多都是由本土民营企业组建的。

时间回溯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三水本地企业、公社热衷组队参加足球联赛,这被认为是“西甲”前身。2002年,三水足球体育协会、社会人士自筹资金,举办了首届“地球劲霸杯”足球联赛,赛制改区域组队为企业、单位组队,由于历届都在西南街道举办,联赛逐渐被群众称作“西甲”。

直到今天,产业背景的草根球队仍作为一项传统,被这项赛事保留了下来。在云秀山体育场,正对主席台的八个白色大字分外醒目——“产业工人,‘西甲’争荣”。在这里,观众、球员多是职工,球队来自工厂,赞助商是本土企业。

从历史上看,“西甲”的成长与珠三角“世界工厂”的崛起几乎同期,产业潮带来汹涌的职工潮,为足球贡献了一批青壮主力,他们穿上球衣是运动员、脱下球衣便是产业工人。在三水,有产业的地方就有足球,二者相互见证、共生共荣。

球迷观众程浩还记得,童年时常跟随父母去看职工联赛,长大后,他又带着孩子来看“西甲”;踢完比赛下场的球员们,“肩上搭着汗巾,怀里抱着孩子”也是常态。

据悉,本届参赛队伍从上届的26支扩容至32支湾区劲旅,健力宝、珏骏建材、美的、凤铝等多家佛山企业球队角逐,全面呈现佛山制造产业工人敢拼敢干、永不言弃的精神面貌。

“咱们工人有力量”“我们都是追梦人”……围绕赛事,主办方还构筑职工文化展演舞台,在产业工人(摇滚)之夜,现场产业工人齐声高唱,歌声中传递出制造业大市佛山产业工人的最强音。

“很多参赛队伍都是从草根起步,佛山‘西甲’所展现的拼搏精神,与我们企业的价值观高度契合。”广东星星制冷设备有限公司已连续两年赞助佛山“西甲”,该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吴杰文表示,期待佛山“西甲”能够越办越好,为佛山打造一张更亮丽的名片,把“有家就有佛山造”宣传出去。

(8月2日,佛山“西甲”首场交叉淘汰赛现场,丁莉摄)

企业也愿意砸下重金组建球队。广东隐雪集团今年是第一次率队参与“西甲”。2日晚上,公司员工加上亲友粉丝团,总共五六百号人浩浩荡荡坐了一大片。集团副总经理陈思奇告诉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球员都是公司职工,临近比赛,队员们每天训练七八个小时,基本上是“脱产”踢球。

据他透露,隐雪星辰队筹备开支便高达几十万元。今年,这家本土饮料企业还为比赛赞助了1000多箱饮料,共计两万余瓶。

如果说,过去参与、赞助比赛更多是一种情怀,那么,越来越火爆的“西甲”更像是一个大型的展销与合作平台。云秀山体育场内,环场一周全部被本土民营企业的广告牌占据:浪登服饰、香兰月饼、健力宝、隐雪、美的、万和……五颜六色的招牌无声中打出了一张“有家就有佛山造”的城市名片。能否拿到“西甲”的入门券,似乎已成为判断一家本土企业“人气值”的重要依据。

陈思奇透露,今年,隐雪集团也邀请了来自湖南、黑龙江、广东等地的客商来看球赛,企业品牌得到进一步传播。

体育营销早已融入佛山企业骨子里,成为制造业产品宣传、品牌输出的必争之地。本届赛事活动总冠名商、广东健力宝股份有限公司自诞生之初就带着深厚的体育运动基因。2002年,健力宝以3100万元竞得中央电视台世界杯足球赛赛事直播独家特约播出权。

近年来,在多届奥运会、残奥会、世界杯等赛事中,出现了更多佛山企业的身影。蒙娜丽莎、海信、美的、东鹏、万和、碧桂园……佛山制造企业正通过体育赛事带动佛山品牌走出去,向世界展现中国品牌和中国产品的魅力。

广州岭南文化研究会会长、广东财经大学教授江冰觉得,“西甲”别有一番亲切、质朴的味道,“像一股狂野的风刮过了珠三角”。在他看来,这场联赛给佛山搭建了一个文化融汇、产业焕新的平台,并带给城市新的竞争力。

打出城市新IP

“今晚可要发达了!”这天晚上,邓水生忙得一刻不歇,却乐得合不拢嘴,仅三个小时,他的炸串摊便入账2000多块,客流达到了平时的四五倍。

尹日胜的咖啡店“廿捌”就坐落在几百米远处,三三两两的客人正坐在门口的小桌上讨论、复盘赛事。这家小店透明的玻璃门上贴着“暴富入口”四个大字,“西甲”开赛以来,这一直白的期盼似乎成真——尽管咖啡并非夜间受欢迎的饮品,“廿捌”在赛事举办时的营业额仍至少比平常翻了一番。

(尹日胜的咖啡店“廿捌”,丁莉摄)

这两家商铺分别位于云秀山体育场附近的啤酒广场与江边仓,“西甲”开赛使当地夜生活进一步延时,附近的摊贩们度过了一年中最繁忙的日子。他们每每忙到凌晨过后才打烊,大多数人还没能抽出时间去看一场比赛。

数据显示,截至7月底,超过75万人次的客流量席卷云秀山体育场周边的夜市区域,创造了超过1700万元的销售额,较赛前增长约185%。中心城区的餐饮业亦感受到“震动”,7月份营业额达到了1.4亿元,同比增长约20%。

但大费周章搞“西甲”,当然不只为了一点餐饮现金流。消费整体乏力背景下,佛山期望靠“西甲”打出城市新IP,使之成为继“村超”后又一个现象级草根赛事。

8月2日,一支100多人的演绎团队受邀来到“西甲”现场,他们从榕江站上车,坐了四个小时的高铁赶来佛山。这场长途跋涉的牵手,一为交流,二为取经。

贵州镇远县文旅局局长唐华表示,这次到访,既希望让更多大湾区游客了解贵州,也期望两地能“结为亲戚”,进一步推进文化和旅游资源的衔接。佛山三水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局长黄猛高也透露,三水也有意借“西甲”完善与黔东南等地的资源互推、游客互送机制,深化文广旅体帮扶协作双向奔赴、合作共赢。

唐华等人还为三水带来了“村超”经验。他同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聊到,贵州“村超”走红的关键点,一项在于集“吃喝玩住”为一体的文旅产业闭环和融合创新,另一项在于无可复制的在地化特征,“做不了第一,就要做唯一”。

“西甲”是个好学生。今年,佛山将“西甲”升格,改变了既往靠民间情怀“野蛮生长”的模式,多了一些策划性,以全市资源托举其“出圈”,在赛事期间先后推出了40多项文旅活动,并发放了一波文旅消费券、优惠卡和限时秒杀。“西甲”得以与各镇街、商圈、景点同频共振,形成文旅闭环。

免费足球赛由此撬起了“足球+”的多元业态。从北江大堤赏晚霞,到云秀山体育场看比赛,再到周边消费,三水也有了自己的“故事线”。

与此同时,“西甲”也在融入更多本土文化。连续一个月来,“西甲”将武术、醒狮等佛山特色表演节目穿插进赛事中场休息期间。球场外不远处的一间集装箱今年也被改造成文创店,本土文化元素化身柚木足球、五彩陶传递到游客手中。

还应该注意的是,长期以来,西甲不够开放、“外地流量”低,即便是与佛山“同城”的广州人都对此知之不多;周边商户反馈,看赛的仍旧多是本地人。

对此,佛山决定,先在“大湾区”出圈。“西甲”赛制先行做出了调整,逐渐取消了本土球队的外援限制,并向广州、肇庆、江门等地发出邀请,确保每届联赛至少有四支外队参赛。黄猛高解释,取消外援限制,将有助于佛山“西甲”实现从普通地域性足球赛事到粤港澳大湾区足球盛宴的转身。

这些外地球队还带来了更多特色文化与人流“增量”,今年,佛山特邀了粤东客家火龙表演团队和潮汕英歌舞表演团队到场助阵。

倘若站在球场上面向主席台望去,身着黄衣的珏骏建材队亲友团极富节奏地敲着鼓点,用粤语疾呼口号“珏骏珏骏,高歌猛进”;而180度转身,对面观众席上的潮汕恩祈队亲友团则统一身着绿衣,说着潮汕话,唱起了“爱拼才会赢”。黄绿对冲,上演了一场鲜活的岭南文化大融合。

目前,相关举措已初见成效。仅小组赛期间,云秀山体育场已吸引约42万人次入场,赛事全网流量破14亿,超去年整个赛季总流量。7月市区住宿业营业额增长10%;主要酒店订房率持续保持在八成左右,也意味着更多外地过夜客流。

事实上,“村超”出圈前,榕江经历了五次出圈失败的体育文化品牌策划。流量是个玄学,文化变现也需要时间,刚开始谋变的“西甲”还需要更多摸索。

“我们可以把‘西甲’看作一场试验。”江冰表示,足球这一体育赛事和湾区各地的民俗文化在三水融汇,展现了岭南文化“面向大海、容纳八面来风”的包容与豁达。同时,体育、经济、文化三张牌要在一起打,从而催生一些新产业,带来一些新机遇,“贵州‘村超’已经出圈,‘西甲’的‘文化变现’想必也不远了。”

(作者:丁莉 编辑:孙静芳)

丁莉

记者

南方财经记者,常驻广州,关注制造业、科技(人工智能、机器人等)领域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