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健身“热潮”来袭,广东开足马力拓展“体育+”发展新空间

大湾区观察彭敏静 2024-08-08 19:56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彭敏静  珠海报道

“村超”"西甲"赛事热烈开赛、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打造“10分钟健身圈”......如今,全民运动健身的热潮正“席卷而来”,体育不再局限于专业竞技领域,而是成为了全民参与的盛事。

8月8日,由国家体育总局群体司、广东省体育局主办,广东省社会体育和训练竞赛中心、珠海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珠海市体育总会共同承办的2024年“全民健身日”主题活动全国主会场暨广东省全民健身日启动仪式在珠海市体育中心东门广场举行。

本次活动旨在推动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全面唱响“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引导群众积极投身到全民健身的自觉行动中来,促进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为“百千万工程”增动力、添活力,营造十五运赛前良好社会氛围。

启动仪式上,广东省体育局副局长张东瑾表示,广东体育将继续坚持深化改革方向不动摇,以人民为中心动员服务广大群众更多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切实提升人民群众“全民健身、全民共享、全民健康”的幸福感、获得感,筑好通往体育强国和健康中国的全民健身之路,为奋力开创体育强国建设新局面作出广东贡献。

珠海市副市长李翀表示,珠海市认真贯彻落实体育强国建设有关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作为发展体育事业的主体,把满足人民健身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体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不断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生活圈”变“健身圈”

巴黎奥运会火热进行之际,我国迎来了第16个“全民健身日”,珠海也掀起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的热潮。

本次启动仪式现场活动内容丰富多样,涵盖大众健身项目展演、荧光健步走、趣味运动会等项目,珠海市全民健身中心于今日对市民群众体验开放。活动还邀请省国民体质监测中心专家队伍为广大市民开展国民体质监测服务。同时,活动现场布置了体育社会组织展示、体育彩票宣传、禁毒宣传、反邪教及反诈宣传等区域,进一步深入传播体育文化,倡导科学文明,让市民群众深刻感受体育运动的独特魅力,从运动中收获健康和快乐。

(小朋友在和工作人员下国际象棋,主办方供图)

实际上,珠海经济特区成立前,珠海市区仅有公共体育场所是一个简陋的篮球场。而如今的珠海,运动“出门可及”,人们随时可以享受运动乐趣.。

此前珠海的体育设施还略显单一,仅有的足球场、网球场和羽毛球馆难以满足冯凯(化名)这样的健身爱好者对多样化运动的渴望。

冯凯告诉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随着珠海市全民健身中心的投用,这一切都成为了过去式。“在珠海市全民健身中心投用之前,珠海体育设施相对比较单一,像壁球、匹克球等较新颖的室内运动没有相应的场馆或配套设施,但是这个中心开放之后,情况得到了改善。”

“全民健身日本身是一个全民共享活动。珠海本身是个年轻的城市,充满活力的运动,跟我们年轻人非常match(匹配)。”一周运动两到三次的冯凯通过全民健身日的活动,也认识了更多热爱健身的朋友。

“此次全民健身日举行了很多趣味体育活动,我们不仅能享受运动带来的乐趣,还能在社交中结识新朋友。”王添(化名)接受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全民健身日营造了良好的氛围,身边越来越多朋友一起健身,大家一起去锻炼也更加容易坚持,从而变成日常习惯。

数据显示,珠海全市基层体育健身设施基本实现全覆盖,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超过5平方米,位列全省第一;每万人拥有足球场地数超过1.2块;全市每千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超过4人,位居全省前列。

此外,7月15日起,珠海市符合开放条件的45所学校的体育场地正式对社会开放。学校体育场的开放给王添和他的邻居们带来了便利。“这样的开放政策真是太棒了,它能满足我们的日常健身需求。毕竟,健身这件事,越近越容易坚持,也越能带动更多的人参与进来。”

据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不完全统计,不只是珠海,杭州、深圳、青岛、北京、芜湖、昆明、成都等不少城市也在推动学校体育场馆开放落地落细,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运动健身需求。

“体育+”持续提质扩容

“如果全民健身日能够激发更多人的体育热情,我相信珠海将展现出无限的潜力。想象一下,未来的珠海,不仅能够举办市场化、商业化的体育赛事,比如热门的拳击赛、足球俱乐部赛事,还能带动体育装备、体育摄影等相关产业的蓬勃发展。”冯凯的话语中透露出对珠海体育事业的无限期待。

实际上,珠海的体育健身休闲业、体育竞赛表演业、体育培训业和体育彩票业等,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历程,打开了发展新空间。

近年来,珠海市推动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协调发展,加大体育与文旅融合力度,打造体育消费新热点,激发体育产业新活力,逐渐走出了一条以专业体育赛事带动文旅高质量发展之路。

珠海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副局长林晓军接受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珠海积极引进国内外重大体育品牌赛事落户珠海,促进体育、旅游及相关消费。珠海市引进、举办了世界风筝水翼板比赛、国家级青少年足球联赛、2023 年珠海网球冠军赛、WTA超级精英赛等商业赛事,逐步打造城市名片。

运动“流量”有望转化为消费“留量”。据“秒针系统”发布的《2023体育营销白皮书》显示,2023年中国的体育消费规模达到了1.5万亿元,预计到2025年将增长到2.8万亿元。

值得关注的是,珠海各区也在不断加强优质体育服务供给,坚持以体育赋能“百千万工程”。

其中,香洲区创新体育场地供给,建设了广东省第一个社区体育公园,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体育健身需求,打造区域品牌赛事“区长杯”,沿情侣路海岸举办沙滩足球、沙滩排球、赛艇等赛事;金湾区重视挖掘体育优势项目,连续举办公路自行车、皮划艇挑战赛;斗门区响应全民健身号召,结合乡村特色举办斗门龙舟赛、农民篮球赛;高新区腰旗橄榄球、飞盘等各类新兴运动开展如火如荼;万山区因地制宜发展水上运动,举办海钓等水上赛事活动。

随着全民健身升温,可以看到,体育经济迎来新发展机遇,一边是体育产业创新提速,形成丰富供给,一边是体育消费得到促进,释放充沛引力。对当下而言,体育经济无疑成为关键动能。对广东而言,这个经济大省,无疑最有条件,也最应该去做大这块蛋糕、分享这块蛋糕。

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广东体育产业不只规模大,而且创新能力特别强。无论是“卡位”科技前沿,还是适应消费新趋势,都能轻松“拿捏”。

2023年广东实现体育产业总规模超7300亿元,增速约13%,大约占全国的五分之一;今年4月国家体育总局公布体育领域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名单,全国共80家企业上榜,广东就占了12家,这些企业主要来自智能运动装备、运动相机、无人机等高端领域。

其次,广东体育消费不只人口多,而且体育氛围十分浓厚。无论是一线城市还是乡村,活力广东几乎随处可见。2023年广东常住人口达1.27亿、实时人口达1.5亿,全省拥有超过34万个体育场地。

据不完全统计,去年1~11月,广东共开展比赛场数12.4万余场,预计可拉动消费12.2亿余元。从各城市来看,除了主会场珠海的体育产业蓬勃发展外,广州被称为“羽球之都”、东莞是“篮球城市”、梅州是“足球之乡”、珠海是“网球之城”,佛山“西甲”足球赛历史更比贵州“村超”悠久,可以说全省各地都有非常响当当的体育品牌。

大湾区体育产业融合

借着巴黎奥运旋风,广东体育经济迎来新一轮竞速发展。不过,催热全民健身,引爆体育经济的不只奥运会,还有2025年由粤港澳联合承办的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这是三地承办的我国规模最大、水平最高、影响最广的综合性运动会,将进一步强化三地优势互补,推动体育+文化、科技、旅游深度融合,释放更强大体育新动能。

近年来,粤港澳大湾区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通关流程优化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三地之间“物理连接”更加紧密,通关手续也更加便捷,为三地之间经贸和人文交流提供进一步发展动能。

(小朋友们体验匹克球,主办方供图)

“匹克球虽被视为一项小众运动,但这几年,我的内地朋友们也爱上了这项运动。”林先生每周都会从澳门坐船到珠海湾仔的体育场地,带内地的朋友一起体验匹克球这项新奇的运动。

越来越多像林先生这样的港澳居民轻松前往内地参与体育活动,也已成为他们生活中的一部分。

自1979年起,省港杯足球赛、粤港杯篮球赛、粤澳杯篮球赛、粤港澳大湾区自行车赛等品牌赛事不断涌现,成为三地体育交流的重要纽带。《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亦提出,共同推进大湾区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发展,联合打造一批国际性、区域性品牌赛事。

在全球经济发展中,湾区经济已成为许多世界级城市发展的共同趋势。纵观其他湾区,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东京湾区都是以“体育赛事+体育总部+体育服务+体育科技+体育文化”带动体育产业发展。

如今,粤港澳大湾区将迈入全运时间,2025年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将在粤港澳三地开赛,大湾区城市融合发展再迎新机遇。

广东以办好2025年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为契机,持续深入贯彻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切实推动体育强省、健康广东建设蹄疾步稳、走在前列。据统计,“体育宣传周”期间,广东省将举办近4000场群众体育赛事活动、推动超过220个公共体育场馆向社会免费或低收费开放,大力弘扬中华体育精神,传承南粤体育文化,营造全民健身浓厚氛围。

(作者:彭敏静 编辑:孙静芳)

彭敏静
向TA提问

记者

关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动态,聚焦珠海澳门,涵盖金融市场、产业发展、创新创业等方面。欢迎与我交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