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赵娜 报道
今年,新质生产力成为全国热词。与此同时,长期耐心资本为形成新质生产力提供充足的血液和养分,“投早、投小、投科技”仍然是最具共识的投资方向。加速形成新质生产力的环境下,科学家和投资人之间的合作日益紧密。
7月31日,21世纪经济报道、21世纪创投研究院联合清华大学经管学院成功举办“培育‘新质生产力’:科学家与投资人共赴创变之路”闭门研讨会,共同就为中国基础科学、应用科学研究助力,探索未知领域、创造社会价值、延展资本价值,资本助力科技成果转化为新质生产力等话题展开讨论。
(王晨老师介绍“PE产业投资家”项目)
清华经管高管教育中心项目主任王晨在发言中重点介绍了“PE产业投资家”项目。该项目由清华经管学院与清华大学全球私募股权研究院聚合双方资源优势倾力打造,聚焦科技、产业与金融的融合。课程分为课堂讲授和实践教学,邀请清华大学院士级科学家、资深教授、监管部门专家、一线投资人授课,深入解析国内外局势与政策,指引科技前沿发展方向,探索当下中国的产业投资模式。实践教学将带领学员走进知名投资机构了解投资实操经验,参访产业集团,学习产业实践中的创新技术发展和投资实践。
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的数据,2022年全年我国授权发明专利79.8万件,实用新型专利280.4万件,外观设计专利72.1万件。受理PCT国际专利申请7.4万件。形成对比的是,我国企业发明专利产业化率只有48.1%,高校发明专利产业化率只有3.9%,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
作为一流的研究型大学,清华大学拥有一系列新质生产力相关的前沿研究项目,并构建了相对成熟的产学研创新生态链。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清华大学全球私募股权研究院院长肖星此前表示,科创企业是创新的重要来源,但从科技工作者提出原始概念,到科技成果的产品化、产业化乃至盈利,充满不确定性。清华大学全球私募股权研究院自成立以来,就将硬科技产业的基础研究作为重要研究方向,旨在为科创企业发展过程中涉及的地方政府、产业公司、投资人、科研机构等参与方提供精准的智力支持。
PE产业投资家项目内容涵盖宏观经济金融格局、产业链投资生态、各类基金运作模式等多个方面,深入研究当下中国的产业投资模式。王晨介绍,在课程内容之外,该项目还设导师辅导机制,受邀导师不仅带领课程学习和案例讨论,还为项目学员提供一对一线下辅导。
截至当前,清华大学PE产业投资家项目学员有60%来自产业领域,近40%就职于金融投资机构。PE产业投资家项目学员已自发成立 “PE产投汇”,以不断加强学员、企业和学校的全方位、深层次的交流与合作。
(作者:赵娜 编辑:林坤)
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其旗下媒体。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