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洪晓文 香港报道
8月10日,由自然资源部中国大洋事务管理局组织、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实施的2024西太平洋国际航次科考队从山东青岛起航。“深海一号”大洋综合科考船载“蛟龙号”7000米级载人潜水器开启为期45天的海上调查,计划在返航期间于9月23日至25日停靠香港,其间将由香港科技大学统筹举办国际研讨等一系列相关学术活动。
2024西太平洋国际航次在青岛起航。(图片由航次组织方提供)
这是联合国“海洋十年”大科学计划“数字化深海典型生境”(Digital Deep-sea Typical Habitats Programme,简称“DEPTH计划”)下的首个国际航次,是中国大洋86航次第二航段,承担着“国际海底矿区勘探与开发”项目任务,也是首个中国内地、中国香港与国际科学界联合开展的国际科考航次。
据本航次首席科学家、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副主任许学伟介绍,来自9个国家和地区的18名科学家将合作开展海洋生物多样性与环境综合调查,“蛟龙号”也将首次搭载境外科学家下潜。他表示,启航前,科考队已面向境外科学家团队开展了调查任务、下潜作业、船舶状况等有针对性的航前培训。
香港科技大学海洋科学系、生命科学系讲座教授,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香港分部主任、“深海一号”科考船携“蛟龙号”停靠香港筹委会主席钱培元在接受采访时谈到,“本航次发起的初衷就是由国际科学家共同设计、成果共享,这不仅限于入选本航次的科学家,航次采集的相关数据和样品也将在未登船的科学家中之间共享。”香港浸会大学教授、航次境外首席科学家邱建文在出发前表示,这一国际航次将促进海洋交叉学科领域的交流。
联合国框架下中国发起的首个深海大科学计划
吸引多国科学家参与的DEPTH计划到底是什么?
据官方信息,DEPTH计划是我国在联合国“海洋十年”框架下发起的首个深海生境领域大科学计划,由中国大洋事务管理局牵头、中国工程院李家彪院士领衔、联合全球6大洲39个国家64家海洋机构、国际组织等共同发起,2023年6月8日正式获批。DEPTH计划重点关注海山、洋中脊、陆坡和平原等易受自然变化、气候变化、人类活动影响的深海典型生境类型,开展科学调查及连通性研究,发展深海长期智能观监测技术,提升深海典型生境应对扰动的预测能力,构建“发现-模拟-预测”数字化平台,集成深海典型生境“一张图”等公共产品并形成深海典型生境治理解决方案。
“海洋十年”(2021—2030)是近年来联合国发起的最重要的全球性海洋科学倡议,旨在厘定海洋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所需的科学知识,形成对海洋的全面认知和了解,为全球海洋治理提供解决方案,最终形成“我们所希望的海洋”、实现海洋的可持续发展。2020年第75届联合国大会审批通过后,于2021年1月正式启动,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UNESCO/IOC)负责组织实施。
“海洋十年”行动分为大科学计划、项目、活动和捐助4个层级。其中大科学计划是关注海洋重大科学问题的全球性或区域性行动,具有跨学科、多元化、周期长、投入大等特点,是“海洋十年”框架下级别最高的一类行动,截至今年4月全球共批准52项,中国获批5项大科学计划。DEPTH计划是中国牵头的唯一一个聚焦深海生境领域的大科学计划。
公开资料显示,我国在深海领域已组织开展了86个大洋航次,积累了海山、洋中脊、平原等深海典型生境的环境基线数据与生物多样性科学认知,发起了大西洋、西太平洋、印度洋中脊区域环境管理计划倡议并组织开展了国际联合科考。
“国之重器”支撑科考走向深远海
值得注意的是,承担本次科考任务的“深海一号”和“蛟龙号”正是中国走向深海能力的具体体现。由中国自行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于2002年启动设计、研制工作,2012年,“蛟龙号”在马里亚纳海沟7062米的深度上坐底成功,刷新了当时中国载人深潜的新纪录,这也是当时世界同类型载人潜水器的最大下潜深度。2014年12月,“蛟龙号”首次赴印度洋下潜,开启探索深海的使命。
作为“蛟龙号”的母船,“深海一号”是中国首艘载人潜水器支持母船,由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七〇八研究所设计、武昌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负责建造,于2019年交付使用。至此,“蛟龙号”与“深海一号”正式组合。今年5月,“深海一号”携“蛟龙号”完成我国首个大西洋载人深潜科考航次任务,停靠青岛母港。
本航次“蛟龙号”将首次搭载境外科学家下潜,计划在西太平洋的3个作业工区开展18次下潜作业,调查海山生物类群,掌握海山位置、环境特征和生物群落组成,对深海生物、海水、沉积物,包括海参、海百合、冷水珊瑚、微生物等进行采集研究。
参与牵头、组织策划本次国际科考的钱培元教授告诉记者,本航次作业最深处可达5000米左右,将从海山的山顶到山底平原进行立体考察。海山是位于海平面以下的隆起地形,通常由火山活动形成,拥有丰富的生物资源,研究海山资源是发掘战略性海洋资源的重要部分。钱培元透露,“蛟龙号”每次下潜可搭载2位科学家,“只要是本航次登船科学家个人有意愿、自身条件允许,都有机会下潜。”
“希望DEPTH计划下的国际科考航次未来能够每年都进行一次,而这需要强大的资金力量支持。”展望DEPTH计划下一阶段的工作,钱培元呼吁社会资本积极参与深海科考和开发之中,“这不光是国家责任,也需要企业、资本的投入”。中国银行(香港)副总裁陈文表示,希望透过支持一系列访港活动,让本地相关科研人员及青年人更深入了解海洋保育的重要性,并透过与航次人员交流,认识国家在深海大洋事业的发展,以及在深海科学研究和国际治理领域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香港科技大学副校长汪扬,中银香港副总裁陈文,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凌友诗,香港科技大学海洋科学系教授钱培元等嘉宾,在香港中银大厦连线青岛,共同参与2024年西太平洋国际航次启动仪式。中银香港作为活动支持单位,继早前支持“雪龙2”极地科考船访港后,再次全力支持“深海一号”科考船携“蛟龙号”访港。
(作者:洪晓文 编辑:陆跃玲)
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其旗下媒体。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