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公众还是医务人员,医学营养减重意识都尚显不足。
21世纪经济报道见习记者李佳英 北京报道
“无论是公众还是医务人员,医学营养减重意识都尚显不足。”8月17日,在由中国肥胖联盟、国家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北京医师协会减重与代谢专科医师分会主办,中国高血压联盟、大中华减重与代谢外科临床数据联盟、广东二十一世纪教育基金会等共同主办的“第三届中国肥胖大会”上,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医师陈伟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等媒体采访时表示。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医师陈伟
目前,我国超重肥胖问题持续蔓延。陈伟指出,根据2020年的数据,我国成人的超重和肥胖率已经超过50%。此外,肥胖趋势仍呈现增长态势,预计到2030年,成人的超重肥胖率可能会达到60至65%。
针对医学营养减重存在的健康意识薄弱、长期体重管理困难,缺乏个性化、持续性管理方案等问题,陈伟强调,构建标准化的体重管理中心,依托多学科合作机制与数字化手段,有助于推动医学营养减重科学化、规范化、同质化、高效化。
医学营养减重难在长期管理
在医学营养减重方面,我国仍面临健康意识不足与治疗手段较为缺乏的困境。“人们往往认为肥胖只是个人问题,通过简单减少食量就能解决。但实际上,当肥胖合并慢性疾病或易于引发慢性疾病时,它就成为了一个健康问题,而非仅仅是体型问题。”陈伟指出。
“即使患者到医院寻求减重帮助,也往往只得到‘回家少吃多动’的建议,而无法获得明确的解决方案。”陈伟进一步指出,更重要的是,即使给出了方案,后续也缺乏持续管理。然而,肥胖作为一种慢性疾病,需要长期的管理和关注。“这些趋势都导致了我国肥胖人数增长趋势尚未得到有效控制。因此,建立标准化的体重管理中心,特别是在国内具备多学科合作条件的体重管理中心,显得非常必要且重要。”
陈伟透露,中心建设需要多学科团队合作、完善的组织机制等。在中国,目前标准化体重管理中心还只是意向性的存在。
标准化的体重管理中心如何在具体运作中助力医学营养减重?在陈伟看来,应设立分诊台,帮助患者初步判断管理方式。分诊后,以生活方式干预为基础,多学科团队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生活管理方案。如果生活管理无法达到医学营养减重目标,再由专家进一步确定病因并选用治疗手段。例如,对于肥胖已经存在打呼噜、生育问题、膝关节受压等情形的患者,需要专科治疗与肥胖相关的并发症或合并症。
另据了解,在中国肥胖联盟的倡导下,多学科团队正在编译《肥胖症诊疗指南(2024版)》(以下简称“指南”),有望为行业提供一套科学、规范、同质化的诊疗标准。
陈伟介绍称,指南在医学营养减重与生活方式管理融入多学科协作诊疗过程中的贡献显著。首先,指南明确临床路径,推动标准化管理。指南系统梳理了多个学科在肥胖症治疗中的角色与协作机制,强调了肥胖症作为疾病的诊疗思路,而非单纯针对体重超标。这促使医疗模式转向寻找肥胖对健康的不良影响,并据此制定个性化的管理方案。其次,指南区分了临床性肥胖与非临床性肥胖,为药物治疗和医疗保险政策的制定提供了分类依据。最后,指南明确规定了药物使用的指征、剂量、给药方式以及手术适应症与术式选择,确保肥胖症的治疗过程更加规范、科学。
值得注意的是,体重管理覆盖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然而,长期体重管理似乎仍是一大痛点。
陈伟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研究表明,尽管在半年内的短期干预能显著减重10%至15%,但长期随访显示,一年后约50%的患者体重反弹,五年后更是高达85%的患者出现体重复增。
“长效管理(通常定义为5至6年)以及体重循环现象,更是当前全球研究的热点。体重循环现象,即减重后反弹,不仅导致减重成果丧失,更可能因反弹的脂肪沉积于血管、肾脏等关键部位,对健康造成更大威胁。”陈伟指出,短期减重不难,长效管理才是难点。“研究显示,长期管理未反弹的患者,可能形成新的代谢稳态,即‘代谢记忆’,从而降低了再次反弹的风险。”
由此看来,当前管理的重点在于如何在5至6年内有效维持减重成果。有研究指出,要实现长期管理,需结合线上与线下手段,进行持续、个性化的监督与管理。目前,美国已建立了大规模的体重管理登记制度,这也为我国医学营养减重探索提供了经验。
数字化赋能,助力体重管理标准化
值得注意的是,系统化、数字化的管理工具有望帮助患者更好地管理体重,实现长期肥胖防治目标。
其实,数字化在体重管理领域的应用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陈伟介绍称,数字化医疗不只是提供咨询或自我管理的工具,而是涵盖筛查、评估、诊断、治疗等医疗全链条。数字化管理充当了核心枢纽的角色,类似一条所有出口均指向医生的高速公路。医生则依托此高速公路实现快速、便捷的操作流程,同时促进了信息的储存与创新治疗手段的形成。
因为我国对人工智能医疗器械的审批持谨慎态度,短期内数字化管理工具可能被更多运用于医学营养减重过程中。
陈伟进一步介绍称,短期内数字化管理工具更多地被整合为一个医院管理信息系统(HIS)的组成部分,专门服务于体重管理中心,并与医院主HIS系统对接。以医生为主导,兼顾技术便利性与医疗安全。其实,技术成熟度已非障碍,当前的主要挑战是明确哪些数字化医疗手段可正式应用于患者诊疗。
可用于临床的数字化医疗手段范畴涉及资质认证。陈伟透露,国际上已有成功的数字化医疗体重管理案例,而我国这一领域的标准化与资质认证尚处于起步阶段,市场上尚未有专门针对体重管理的医疗器械获得官方认证。此外,目前国内在医疗领域的人工智能应用尚处于探索阶段,而且复杂医疗决策与责任归属等仍存在风险。
从市场研发方向来看,目前已有研发项目致力于将体重管理APP作为三类医疗器械进行开发。此外,智能饭盒等硬件被视作能进一步提升数据收集与管理的精准度的辅助工具,有望为用户提供更加个性化的饮食建议与能量监控服务。
上述案例正是数字化在体重管理领域应用逐步走向成熟的一个印证。陈伟进一步表示,数字化体重管理工具在医生临床实践和科研领域也展现出独特的价值。
“从医院端来看,若该工具成功作为医疗器械获得批准,将整合入诊疗指南,形成标准化的临床路径,保障患者治疗过程的一致性和高效性。随着患者基本信息的输入与诊疗数据的积累,系统能迅速生成详尽的数据画像,并进一步细化至心理状态、代谢特征等维度,为每位患者量身打造治疗方案。”陈伟指出。
陈伟进一步指出,数字化工具还促进了科研工作深入发展。“患者的全面信息被系统化地收集与管理后,构建了一个强大的科研数据库,为科研人员提供了宝贵的研究资源。基于这一平台,科研人员可以轻松地建立特定疾病或人群的研究队列,有助于揭示疾病的发病机制,并为制定更加精准有效的治疗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本报记者林昀肖对本文亦有贡献)
(作者:李佳英 编辑:季媛媛)
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其旗下媒体。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