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理财首席配置投资官陈芳:资管机构践行绝对收益理念体现了三重价值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叶麦穗 广州报道 8月17日,由《21世纪经济报道》主办、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联合主办的“2024资产管理年会”在上海隆重举行。本届年会的主题为“金融赋能新质生产力和大资管新发展”,围绕资管服务新质生产力、全球资产配置、财富管理、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等议题展开。
平安理财首席配置投资官陈芳在“新形势下财富管理的变与不变”的圆桌论坛上表示,不管对机构还是个人来说,最重要的还是资产负债表。在当前的大环境下,居民的资产负债表正处于调整修复的阶段,对应财富管理行业也处于调整转型的阶段。
陈芳指出,谈及财富管理,离不开宏观、微观经济形势的变化,当前国内经济正处于增速换挡期,在经济结构转型的背景下,新质生产力将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大会的主题也聚焦“金融赋能新质生产力”。
陈芳表示,财富管理行业近年来的发展趋势,与居民对于收入预期的不确定性和产品需求偏好发生变化的情况相匹配,市场也反映出投资者的风险偏好有所下降,低波动的固收产品比较受欢迎,而高波动的含权产品规模则有所缩降。
从收益率数据来看,在不同的经济环境下,美林时钟仍然奏效。今年上半年公募中长期纯债基金的年化收益率是5.15%,过去三年是3.3%,可以看到5.15%相对于过去三年的平均水平3.3%来说,收益的增幅达到50%,所以今年上半年是妥妥的债券牛市;偏股混合基金指数在今年上半年亏了约5个百分点,但红利策略表现优秀,整个权益市场呈现分化的格局。
从结构来看,不管是公募基金还是银行理财目前都已迈过了30万亿的大关,但主要增量源于是货币类和固收类。主动的权益公募规模约为3.5万亿,今年上半年净赎回4千多亿,银行理财混合类和权益类的产品规模有所缩降。从上述趋势来看,居民对于低波动的固收产品表现出明显的偏好,对于高波动含权产品的热度则有所下降。
陈芳进一步分析指出,上世纪90年代日本经济开始下滑,固收类的公募基金从1989年13万亿增长至1997年31万亿,大概增长了近140%,而同期权益类公募基金的规模也是下滑的。但当日本的十年国债收益率触及2%以下的时候,含权类的公募基金则迎来了快速发展。“日本公募基金的发展历程,不管是对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应该都有所启示。”
针对财富管理发展的新趋势,陈芳认为,资管机构践行绝对收益理念体现了三重价值:首先面向客户端,能够切实理解投资者的真实需求,实际上客户希望持有一个产品,在合理的时间能够获得绝对收益,并且控制下行的风险,最终实现保值增值;第二,面向机构端,资管机构追求的是健康可持续的AUM,这才是机构的内在价值;第三,面向投资端,巴菲特说投资的第一原则“保证本金安全、避免亏损”,这背后体现的就是投资的专业价值。
(作者:叶麦穗 编辑:方海平)
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其旗下媒体。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