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地方金融管理局局长刘惠杰:“现在+未来”相结合,创新科技金融发展理念

区域金融杨希 2024-09-10 18:19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杨希 天津报道

9月10日,2024中国500强企业高峰论坛在天津举行,天津市地方金融管理局局长刘惠杰出席河西平行论坛并发表主旨演讲。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我国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凸显。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将发展科技金融列为之首,要求“科技金融要迎难而上、聚焦重点,引导金融机构健全激励约束机制,统筹运用好股权、债权、保险等手段,为科技型企业提供全链条、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

刘惠杰介绍,近年来,天津市科技金融发展取得明显成效,金融服务科技创新体系逐步完善,金融产品创新、服务效率和质量取得长足进步,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深度和广度不断提升。

据介绍,间接融资方面,天津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和贷款存量户数持续增长,天津市高新技术企业贷款同比增长13.2%,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8.3个百分点,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同比增长38.1%,增速位于全国前列。加强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配套支持,单列支小再贷款额度50亿元,优先支持科技型企业。

在上市融资方面。天津全市科技型上市企业52家,占比57%,其中2019年(资本市场注册制改革)以来新增科技型上市公司20家,占同期新增上市公司的71%。支持股权融资方面。海河产业基金汇聚中芯聚源、深创投等56家投资机构打造形成天开基金群,布局天使、创投子基金38只,累计投资科技型企业326家,带动各类资本投资358.73亿元。支持债券融资方面。今年以来发行科创债5只,金额51.8亿元;科创票据17只,金额108.02亿元。

刘惠杰进一步谈到了他对推进天津科技金融发展的思考。“随着金融支持科创力度不断提升,科技企业金融供给不断丰富,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信息不对称、企业信用缺失、金融供给信心不强、信贷投放不精准等问题仍然在一定程度存在。”刘惠杰表示。基于此,刘惠杰谈到了四方面看法。

一是坚持“现在+未来”相结合,创新科技金融发展理念。金融机构要把握科技产业发展趋势和科技创新发展规律,转变思维,基于对科技创新“未来价值”的预期和折现,开展科技金融活动。加快专业服务机构发展,建立相适应的信贷审批、约束激励、考核评估、合理风险容忍度等机制,充分发挥专业化经营优势。打造一支专业化科技金融服务人才队伍,尤其具备掌握符合国家政策导向和区域产业导向的新兴行业情况及专业知识等能力,提升科技金融服务的业务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

二是坚持“直接+间接”相结合,优化科创金融全周期融资模式。用好用足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等政策工具,扩大科创贷款规模、降低融资成本。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的前提下,金融机构要积极探索投贷联动、股债结合等科技金融服务方式。用好多层次资本市场,为不同类型的科技企业提供多元化的融资渠道。发挥政府引导基金作用,引导各类社会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支持更多的社会资本进入风险投资领域,培育和壮大“耐心资本”。推动科技型企业用好科技创新公司债、科创票据等债务融资工具,优化债务结构。同时,发挥担保、保险、知识产权评估、信托等机制作用,解决科技型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增信、保障需求和风险管理问题。

三是坚持“融资+融智”相结合,完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各部门协同联动建立科创金融信息统计分享机制,在银行、保险、证券、基金、租赁、保理等机构与主管部门、科技园区、科研院所之间畅通信息渠道,为科技型企业精准画像提供有力支撑,消除金融机构与科技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挖掘企业信用、增进机构信心,积极稳妥推动信贷投放扩容增效。搭载“技术”要素,运用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等数字技术和机器学习等模型技术,在场景、算法、算力等方面提升信息处理和应用能力。引聚“中介”资源,按照专业化、市场化方向,引进培育优质法律、会计、管理咨询、评估认证、创业孵化、增信评级等科技金融专业服务机构,打造开放协作、功能完备的科技创新中介服务体系。

四是坚持“线下+线上”相结合,打造科技金融发展示范区域。以天开园建设为载体,进一步汇聚创投机构、银行、保险、担保、证券、区域性股权市场等全领域金融资源,持续拓展天开园基金群和科技金融特色机构,整合各方资源,为入园科技企业提供多元化接力式综合金融服务,发挥对全市科技金融的示范引领作用,形成更多具有复制推广应用价值的科技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优化完善“津心融”、“信易贷”、天津滨海柜台交易市场等平台功能,为科技企业提供高质量对接服务。加强典型案例宣传,讲好科创金融故事、打造科技金融品牌形成示范引领,保持科创金融宣传常态化态势,积极营造科技金融创新发展氛围。

(作者:杨希 编辑:张华曦)

杨希
向TA提问

记者兼研究员

记者兼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