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浪潮下,如何保护数据安全?来听专家怎么说
随着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类互联网平台中都留存着海量的数据及个人信息,如何确保相关数据得到妥善保护,被依法有序使用,成为人们关心的热点。9月10日,在2024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的多场座谈会及分论坛上,专家学者纷纷围绕相关话题开展讨论、建言献策。
在商用密码应用与创新发展研讨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冯登国、中国工程院院士孔志印等密码领域专家围绕商用密码在机密计算、数据安全、量子密码、隐私计算等前沿密码领域展开深入探讨,交流学术研究最新成果。
冯登国院士介绍了机密计算的发展现状与趋势,他认为,机密计算技术的研究能够有效提升数据使用中的安全短板,无论在国家网络空间安全,还是企业安全隐私合规性方面都将发挥重要作用,其市场应用规模将迎来黄金爆发期。“特别是机密人工智能方面的研究,将成为未来重要的技术发展趋势。”冯登国表示。
孔志印院士则围绕“数据时代的数据安全挑战与对策”进行发言,他认为,与传统的物质生产要素相比,数据具有强流动性、可切分性、可复制性、可变换性、可融合性等特点,这些特点使得数据的权属确定、价值确定和安全性保证非常困难,需要技术和管理方法创新才能解决。
对此,他提出应加强组织内部的数据治理,采用面向过程的方法实施数据安全治理;还应构建基于区块链和密码技术的数据价值安全交换体系,并创新适应大数据场景的数据安全技术。同时,重点关注隐私合规,要利用技术手段解决隐私合规问题,并加大隐私保护监管措施,制定相关标准和法律法规。
在“个人信息保护分论坛”上,广东省委网信办一级巡视员许华介绍了广东在相关方面的工作成绩,据他介绍,截至2024年8月,广东省委网信办指导属地企业完成个人信息出境标准合同备案73个,完成粤港澳大湾区(内地、香港)个人信息跨境流动标准合同备案 21个。许华表示,接下来,广东还将进一步探索保障数据依法有序自由流动措施,为促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科技和产业创新营造良好环境。
“处理好AI大模型发展与个人信息保护之间的关系,既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网络法治建设的重要任务。”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副所长,中国互联网协会个人信息保护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周汉华则带来了“大模型发展与个人信息保护”的主旨演讲。
周汉华表示,高效开发和部署AI大模型需要运用大量数据进行训练,因此要实现个人信息利用和保护之间的平衡。如果个人信息得不到有效保护,会损害大模型的健康有序发展。但如果阻碍正常的数据流动与利用,同样不利于大模型的发展。
周汉华认为,需要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重要作用。据他介绍,我国已通过“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法律法规,明确了个人信息保护相关制度,“这些规定在国际上具有先进性,科学理解与执行,可有效解决大模型发展与个人信息保护之间的关系”。
(来源:南方 plus 记者汪棹桴 见习记者李乾)
(编辑:李彤欣,见习编辑杨乔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