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智慧农业博览会上,黄埔农业科技创新成果成为焦点。
南方财经“AI+农业”课题组吴佳楠 成都报道
在广州黄埔超级农场的稻田上,从播种到收获,几乎可以实现“无人下地”的作业方式;在黄埔“大吉沙岛”智慧农场,可运用无人驾驶拖拉机,无人驾驶水稻精量穴播机、插秧机等多种智能农机装备;在黄埔的渔业养殖基地,结合物联网技术的智慧渔业管理平台,可大大减少养殖农户的巡堂次数……
伴随5G、物联网、AI等技术的发展,农业智能化、机械化正在改变传统的种植模式,助推传统农业的现代化转型发展。在如今的广州开发区、黄埔区的田间地头里,耕作的农民、先进的农机、娴熟的机械手,一派浓浓的“科技范”繁忙景象,共同绘就热闹非凡的农村新面貌。
近年来,广州开发区、黄埔区依托自身产业资源和优势,升级农耕技术,打造了“一港两园三院”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包括隆平院士港、现代农业装备与服务产业园、现代种业(农作物)产业园、隆平农业科技黄埔研究院、华南农业大学黄埔创新研究院、湖南农业大学黄埔创新研究院,积极引进高端农业科技资源,探索农业工业新模式,打造现代农业科技的“黄埔军校”。
近期,2024年智慧农业博览会在四川成都举行。广州海睿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州极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州瑞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华南农业大学黄埔创新研究院、优鱼(广州)技术有限公司等一批聚焦智慧农业和数字农业的黄埔农业龙头单位集体抱团参展,以多样化产品集中展现广州黄埔在数字化趋势下的农业发展“蜕变”。
机械化科技兴农
科技强农、科技兴农是黄埔农业发展的方向。作为传统的工业大区,黄埔区农耕用地相对较少,因此更加注重用科技手段提高农耕质量和产量,把科技种田作为增产增收的重要措施,努力转化和应用农业科技成果,提高粮食单产和粮食总产。
2021年2月,黄埔区引进“智慧农场”,计划利用大吉沙岛100亩水稻田,打造黄埔区智慧农场,从水稻播种、施肥、喷雾到收获等全过程无人化,保障重要农产品供应和粮食安全。
目前,由华南农业大学黄埔创新研究院打造的“大吉沙岛智慧农场”,为实现水稻无人化智慧农场生产,引进了国内领先的无人驾驶拖拉机、无人驾驶高地隙宽幅喷雾机等智能农机装备20多台套,连续开展了8季水稻(早中晚)和3季冬种蔬菜无人化作业生产,突破不同农作物在不同环境下无人化或少人化智能作业关键技术,构建智能化、智慧化现代农业生产体系,推动智慧农业产业化应用。
在智博会上,华南农业大学黄埔创新研究院展出了无人驾驶水稻精量穴播机。据介绍,水稻精量穴播技术与机具已在国内26省(市、区)及泰国等6国推广应用,累计推广机器2000台套以上,累计应用面积超2000万亩。与人工撒播相比,亩增产10%以上增收100元以上;与人工和机械插秧相比,产量相当,亩节本100元以上。
除了“大吉沙岛智慧农场”,在广州市黄埔区莲塘村的极飞超级农场里,同样上演水稻全程“无人化”种植一幕:在“耕”环节,超级农场使用遥感无人机进行地势分析,配合农机自驾仪和相应的农业机械设备进行自动化耙、平地以及自动化犁地。在“种”环节,利用智能相机、土壤传感设备等农业物联网设备监测信息,判断播种时机,并使用农机自驾仪配合机械设备进行播种,或者直接通过农业无人飞机飞播水稻种子。在“管”环节,结合农业物联网设备、遥感无人飞机、农业无人飞机等进行全自主打药、撒肥等操作,通过AI技术精准分区进行植保工作。在“收”环节,则采用无人驾驶收割机进行收割作业。
“极飞科技的超级农场项目集成了智能农机、数字化管理和高产高效种植农机农艺技术,旨在探索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适用于岭南地区的‘无人农场’建设模式。”极飞科技公共关系经理妥红艳告诉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这种充满“科技范”的种植模式,不仅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还通过科技手段吸引了更多的年轻人参与到农业生产中来,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力量。
今年智博会上,极飞科技携带农业无人飞机P150新款亮相。该产品具备喷洒、播撒、运输、航测四大功能,能一机满足多种作业场景,30 升/分钟最大喷洒流量和 280 公斤/分钟最大播撒推料速度,在喷洒、播撒场景下,再配合最高 13.8m/s 的飞行速度,11 秒即可撒完一袋肥,不仅提升了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还有助于推动农业向智能化、精准化方向发展。除了农业无人飞机以外,还展出了农业无人车、农机自驾仪、智能灌溉水阀、智能相机等农业无人化设备,科技赋能农业生产实现解放人力并且降本增效。
妥红艳表示,未来将继续加大在智慧农业产品和低空技术领域的研发力度,以保持技术领先优势,继续在精准农业、智能喷洒、作物监测、智能水肥灌溉技术等方面深化应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可持续性,并进一步扩大产品和服务的市场覆盖,以满足更多广东乃至全国农民和农业企业的需求。
不过,华南农业大学黄埔创新研究院相关负责人告诉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近年来智慧农业装备及其相关设备的生产企业众多,但由于农田基础建设部完善、集中连片面积小等问题,对智能农机装备和无人化农场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应用具有一定的影响。
“因此,我们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实现土地平整和田间机耕道的标准化,通过宜机化改造,使田块更大、田面更平,实现连片种植,以适应智能农机的作业需求。”上述负责人表示,研究院正积极研究和制定智能农机装备标准体系框架,推动智慧农业装备行业标准的建设,以促进智慧农业装备标准的统一和提高设备间的相互适配性。
智能化科技赋农
华南农业大学黄埔创新研究、极飞科技正是近年来广州黄埔探路智慧农业的生动缩影。近年来,黄埔区积极探索创建黄埔区现代农业装备与服务产业园(以下简称产业园),该产业园属于广州23个功能性产业园之一,以推动智慧农业、精准农业、数字农业快速发展为目标,聚焦现代轻型智能农业装备的研发、制造、销售、服务、人才培养、品牌培育等全产业链平台建设,围绕南方区域性农业生产产业需求,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智慧农业示范区。
目前装备产业园已成功引进华南农业大学罗锡文院士团队及华南农业大学黄埔创新研究院、广州极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州海睿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优鱼(广州)技术有限公司等10家农业龙头单位。
其中,广州海睿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申报的“基于AIoT的智慧农业云平台创新与应用”与广州极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申报“无人化智慧农场管理应用”分别入选近期广东省农业农村厅组织遴选的一批广东省智慧农业、数字乡村应用典型案例。
据海睿科技市场总监唐平介绍,“基于AIoT的智慧农业云平台”通过集成先进的物联网传感器、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算法等前沿技术,构建了集精准种植、智能管理、病虫害预警、农产品溯源等功能于一体的智慧农业生态系统。目前,平台及相关产品已在广东省十余个现代农业产业园和上千家农业企业、家庭农场推广应用,实现了智能化、无人化农业生产,帮助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提升农产品价值。
而在渔业养殖方面,坐落在产业园中的优鱼(广州)技术有限公司多年来坚持水产科技创新,将物联网养殖设备和大数据平台结合起来,不仅推出U鱼智慧渔业管理平台,提高养殖的精准度和即时性,还推出“U鱼循环水养殖模式”,形成一条安全可溯源的水产养殖闭环,为广东及周边地区现代化渔业养殖提供了新范式。
“截至目前,优鱼的产品已经遍布全球200多个城市,注册用户超过20000名,覆盖5000多个养殖场。”优鱼市场运营部总监张君向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表示,接下来将重点围绕U鱼循环水养殖模式的推广应用,把先进的技术理念带到千家万户的田间地头,让数字渔业惠及更多地区。
事实上,黄埔企业探路农业的智能化、数字化发展,与当地的发展规划息息相关。《黄埔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提出,要大力发展传统农业创新、智慧农业装备、生物农业、数字体验农业等现代农业产业,打造高端现代农业集群,培育一批现代农业龙头企业,打造农业科技研发高地,这也在未来进一步激励了企业提高科技创新水平,加快农业科技的产业应用。
南方财经“AI+农业”课题组:喻淑琴 李振 夏精棋 张梦琦 王敏玲 谢茂翰 刘颖珊 赵娅楠 蒋雅璇 陈文彩 邱海玲 黄敏诗
(作者:吴佳楠 编辑:喻淑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