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部:将完善碳排放统计核算制度,进一步扩大碳市场行业覆盖范围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卢陶然
2024-09-25 20:20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卢陶然 北京报道  9月25日,国新办举行“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生态环境部副部长郭芳,生态环境部副部长、国家核安全局局长董保同出席发布会,介绍相关情况。

黄润秋在会上介绍,近年来,生态环境部坚持以高水平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统筹发展和保护的成效不断提升。

黄润秋指出,我国发展的“含绿量”明显增加。当前,我国已建成了全球规模最大的清洁电力体系和清洁钢铁生产体系,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加快推进。在交通运输绿色转型方面,十年来累计淘汰高排放车辆超4000万辆,新能源公交车占比不断提高,大宗货物清洁运输水平持续提升。

下一步,生态环境部将持续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突出精准治污,加大结构优化调整力度,高质量推进钢铁、水泥、焦化行业超低排放改造,推动燃煤锅炉关停整合和工业炉窑清洁能源替代,加快推广新能源车,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

同时,我国碳市场建设也取得了积极进展和成效。生态环境部于本月就碳市场覆盖水泥、钢铁、电解铝行业工作方案公开征求意见,首轮扩围程序正式启动。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截至今年8月底,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累计成交量4.76亿吨、成交额达279亿元,碳价在每吨90元左右波动。

赵英民表示,下一步,生态环境部将完善碳排放统计核算制度,进一步扩大碳市场行业覆盖范围,发布更多方法学,纳入更多参与主体,严格监管碳市场数据质量,着力构建更加有效、更有活力、更具国际影响力的碳市场。

目前碳市场累计成交额279亿元

碳市场是利用市场机制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举措,也是国际上通行的气候治理政策工具。自2021年7月至2024年7月,碳市场已成立三周年。三年间,我国先后启动了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和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两个市场共同构成了我国的全国碳市场体系。

对于当前我国碳市场建设取得的成果,赵英民从四个方面总结概括称,当前碳市场法律法规体系和基础设施支撑体系基本建成,碳市场数据质量和管理能力大幅度提升,全国碳市场实现了稳起步、稳运行,市场活力稳步提升。

赵英民表示,下一步,生态环境部将完善碳排放统计核算制度,进一步扩大碳市场行业覆盖范围,发布更多方法学,纳入更多参与主体,严格监管碳市场数据质量,着力构建更加有效、更有活力、更具国际影响力的碳市场。

具体来看,在碳市场法律法规体系建设方面,国务院于今年2月颁布《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生态环境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了碳排放核算核查、注册登记、交易结算等33项规章制度,初步形成了多层级、较完备的法律法规制度体系。

在基础设施支撑体系建设方面,我国建成了“全国碳市场信息网”,成立了全国碳排放权和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注册登记和交易机构,建成并稳定运行注册登记、交易结算和管理平台等基础设施。

在碳市场数据质量和管理能力方面,我国建立了碳排放数据质量常态化监管机制。利用大数据等技术探索建立了一整套数据质量监管体系,大幅提升监管效能,碳排放数据质量显著改善。今年5月,生态环境部联合14个部委印发了《关于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的实施方案》,明确了4个方面22项重点工作任务。同时,生态环境部已发布我国产品碳足迹核算通则国家标准,为具体产品碳足迹核算标准制定创造了条件。

从碳市场成交量来看,截至今年8月底,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累计成交量4.76亿吨、成交额达279亿元,碳价在每吨90元左右波动。

对此,北京大学能源研究院电力组分析师汪若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市场供需条件、碳市场机制设计和行业边际减排成本等因素都将影响碳价走势,预计未来国内碳价总体仍将继续上升,鼓励高排放企业增加减排、零排放甚至负排放工艺及措施,增强中国产业在全球的可持续竞争力。

“随着碳市场扩容纳入钢铁、水泥、电解铝等高耗能行业,碳市场配额分配及核算范围逐步优化,预计市场价格表现也将趋于稳定和成熟。短期内碳市场价格可能仍会在履约周期附近出现短期上浮;在中长期内,一方面受到全国2030年前碳达峰后需要加速降碳的压力,另一方面考虑到欧盟碳市场以及其他地区碳市场要求对全球贸易的传导影响,国内碳价总体仍将继续上升。”汪若宇表示。

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

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在持续推动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方面,我国累计淘汰落后煤炭产能10亿吨、钢铁产能3亿吨、水泥产能4亿吨,95%以上煤电机组和45%以上的粗钢产能完成超低排放改造。

在加快推进能源清洁高效利用方面,我国煤炭消费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从十年前的67.4%下降到去年的55.3%,燃煤锅炉也从近50万台减少到不足10万台,北方地区3900万户的清洁取暖和散煤治理改造已完成。

赵英民表示,过去,生态环境部大力推动落后产能淘汰和北方地区清洁取暖,全面打击违法违规排污行为,取得积极成效,“但是目前这些措施带来的减排红利已大幅减少,我国大气污染治理进入深水区,未来要更多依靠产业、能源、交通结构的绿色低碳转型,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

在交通运输绿色转型方面,我国十年来累计淘汰高排放车辆超过4000万辆,新能源公交车占比由十年前的不到20%提高到去年的80%以上。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绿色物流分会副秘书长赵洁玉在接受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从各运输方式碳排放强度(单位吨公里碳排放量)来看,公路货运的碳排放强度约为铁路货运的7倍和水路货运的16倍,公路运输承担了过多的中长距离大宗物资运输,铁路、水运等长距离、大运量、低排放、高能效的技术经济优势未能充分发挥。

赵洁玉表示,交通运输领域脱碳应首先推进运输结构调整优化,在大宗货物层面开展公转铁、公转水等运输结构的优化;另一方面,在安全经济的前提下,使用清洁环保载运工具和新能源载运工具替代传统载运工具,比如探索电动重卡、甲醇重卡、氢能源重卡等在公路货运的应用场景等;此外,各运输方式的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各碳减排项目的标准,以及各类型能源的碳排放因子和各运输方式的碳排放强度也需完善。

发布会上,黄润秋指出,我国大宗货物清洁运输水平也在持续提升。

对此,北京师范大学湾区国际商学院校外导师、中国上市公司协会ESG专委会专家李柱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国正积极务实地推进交通运输绿色转型,大宗货物运输在迈向近零碳的过程中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多式联运的运输方式、绿色低碳的运输装备和政策支持力度等方面,都有较多探索空间。

李柱文建议,在运输方式方面,可以加大力度推动公转铁、公转水、散改集等方式的多式联运,以解决大宗货物公路中长距离运输比重较高的痛点,同时探索部分货物和路线是否有管道运输的可能;在运输装备方面,加大研发和使用绿色低碳运输装备,推广使用循环包装,推动托盘循环共用系统建设,鼓励发展模块化运输;在运输政策方面,加强支持力度,对积极应用新能源车辆的企业提供专项补贴、减税降费等。

 “首先要关注物流结构的调整。当前,物流基础设施网络‘东强西弱’、‘城强乡弱’、‘内强外弱’,多式联运体系仍不完善。”李柱文向记者表示,物流降本增效也应引起关注,物流公司与制造企业应围绕供应链进行协同运营。此外,科技赋能也是脱碳的必由之路,加强物流大数据采集、分析和应用,研发易使用、易维护的智慧装备也能助力大宗货物清洁运输。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李莎对本文有贡献)

(作者:卢陶然 编辑:张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