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丨增量财政政策有望提振预期与现实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4-10-16 05:00

明明(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9月末以来,金融、地产以及资本市场等各领域利好政策频出,有效提振了社会预期,而市场对财政的期待也有所提升。近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财政部有关负责人围绕“加大财政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传递出一系列积极信号。其中,较大规模增加地方债务限额、专项债可用于收购存量商品房等政策已进入决策程序,未来中央财政还有较大的举债空间和赤字提升空间。

按照9月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部署,财政部围绕稳增长、扩内需、化风险,已有四项增量政策进入决策程序,将于近期陆续推出,主要包括:一、加力支持地方化解政府债务风险,较大规模增加债务额度,支持地方化解隐性债务;二、发行特别国债支持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补充核心一级资本;三、叠加运用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专项资金、税收政策等工具,支持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四、加大对重点群体的支持保障力度。

首先,化解地方债务将是本轮财政政策的重要内容。财政部部长蓝佛安指出,财政部拟一次性增加较大规模债务限额,置换地方政府存量隐性债务。2023年,经全国人大批准的全国地方政府债务限额42.17万亿元,年末地方政府债务余额40.74万亿元,限额及余额间存在约1.43万亿元的空间。考虑到本次会议上蓝佛安提及向地方下达了4000亿元的债务限额用于补充地方财力,在不增加债务上限的情况下,今年年末地方政府债务限额及余额间的空间约为1万亿元。蓝佛安还提到,拟一次性增加较大规模债务限额置换地方政府存量隐性债务,加大力度支持地方化解债务风险,并强调“这项即将实施的政策,是近年来出台的支持化债力度最大的一项措施”。向地方下达债务限额并拓展地方税源、适当扩大地方税收管理权限等举措,可以有效地补充地方综合财力并增加自主财力,叠加增加较大规模债务限额等举措,将大幅减轻地方政府债务压力,有利于地方政府发展经济和支持“三保”。此外,财政部还将加大对经济大省专项债支持力度,额度分配向项目准备充分、投资效率高的地区倾斜,这体现出对专项债投入使用效率以及完成效果的重视,也将有助于地方政府利用专项债促发展。

其次,发行特别国债,补充国有大行核心一级资本。根据各商业银行财报,截至二季度末,工行、农行、建行、中行、交行以及邮储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3.84%、11.13%、14.01%、12.03%、10.30%、9.28%,均明显高于巴塞尔协议中对商业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的要求。向国有大行补充核心一级资本将有助于提升这些银行抵御风险和信贷投放能力,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第三,叠加运用多种工具继续支持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对于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财政部推出以下几项政策:一、允许专项债用于土地储备,其中既包括回收符合条件的闲置存量土地,对于确有需要的地区也可以用于新增土储项目;二、支持专项债收购存量商品房,优化保障性住房供给;三、优化完善相关税收政策。上述政策措施同时调节了土地市场以及住房市场的供需关系,不仅有利于缓解地方政府和房企的流动性和债务压力,还可以优化保障房的供给,满足中低收入人群的基本住房需求,将有助于缓和房地产市场的下行趋势。

第四,重视民生及消费。财政部加大对重点群体的支持保障力度,国庆节前已向特困人员、孤儿等困难群众发放一次性生活补助,后续还将针对学生群体加大奖优助困力度,其中今年本专科生、硕士生、博士生的国家奖学金奖励名额翻倍,本专科生国家奖励标准从每生每年8000元提高到1万元等。对重点群体的保障将有助于提升其消费能力和意愿。

除了已进入决策程序的政策外,本次会议上还提到了其他正在研究中的政策工具,例如中央财政还有较大的举债空间和赤字提升空间。财政部相关负责人发言中提到了两个重要信息。一是今年财政可以实现收支平衡,完成全年预算目标。今年以来,财政收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执行情况低于年初预算设定的目标,完成收支平衡及全年预算目标的表态体现出我国财政的韧性和决心,后续可能通过提高结转结余资金和中央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的调入规模、增加利润上以及提高赤字等方式完成这一目标。二是中央财政还有较大的举债和赤字提升空间。这一表态意味着我国财政逆周期加码的空间依然充足,可能会在年内提高财政赤字,或是在明年进一步提升赤字水平,有望打开赤字率突破3%的空间,财政对经济的提振值得期待。

本次新闻发布会上财政部释放出一系列积极信号,财政政策有望进一步加码,将有助于地方债务的化解,保障民生、提振内需,促进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编辑:洪晓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