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开设了数学学习困难门诊。这下数学不好的孩子,终于可以理直气壮地说并不是自己不努力了。
最近,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心理卫生团队设立的空间与数学学习困难门诊开诊,主要面向在“数理化”等学科上感到困难的学生。
开放预约后,该门诊全部约满,有家长带着孩子专程从外地赶去就诊,而且挂号费并不便宜:
316元。
该门诊的主治医生坦言,原本设想就是个普通门诊,没想到这么火爆。

认真聊一聊,学习困难症
学习困难实际上是一个统称,涉及学生在不同方面的障碍或迟滞,包括阅读、写作、推理、计算等等。国内一项调查显示,有学习困难的儿童约占学龄期儿童的13~17%,这个比例并不低。拿阅读困难的孩子来说,他们学过的字不会读、记不住,读课文时会结巴,还会漏字和跳行,即便能认字也无法理解内容,在阅读理解上存在极大困难。第一个被发现患有阅读障碍的儿童,是一个英国男孩Percy。1896年《英国医学杂志》记载Percy是个聪明的男孩,眼睛也是正常的,但直到14岁依然只能吃力地拼出单音节词,会将自己的名字拼写成“Precy”,将“song”写成“scone”,后来医生诊断他脑部存在先天性损伤,导致“词盲”。Percy的故事后来被记录在大量资料中,儿童阅读障碍症自此进入大众视野。今年央视报道过一个四年级的孩子齐齐,学前初的时候写字像画画,当时家长没有太在意。然而,到小学问题就变得严重起来。齐齐学习汉语拼音、汉字都很困难,一行24个字只能认出8个字,而且写字也很困难,简单的练字作业,齐齐第一天就交了白卷。在齐齐眼里,汉字并不是普通的方块字,而是像一幅图。如果文字的形状跟意思接近,比如“大”、“井”等,他相对能记住。如果毫无相关,他就记不住。

他们真的病了,但不一定能治好
从科学角度看,学习困难由很多原因引起,包括自身的神经发育障碍、情绪障碍、心境障碍等疾病,也包括外部的家庭、学校环境等因素。
这次只说疾病这一块,某些孩子学习非常吃力,的确是因为先天性病理导致的。
在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国际疾病分类》(ICD-11)和美国精神病学学会发布的《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DSM-5)中,学习障碍包括阅读障碍、书写障碍、数字计算障碍和其他非语言学习障碍,数学障碍与阅读障碍一起被归为神经发育障碍。
这次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心理卫生团队设立学习困难门诊后,开诊首日共有6位预约患儿家庭就诊,年龄集中于小学四年级至初中二年级,家长们都提到自家孩子“数学成绩不好”,但只有2位符合“空间与数学学习困难”典型患者。
所谓“空间与数学学习困难”,就是学生表现出明显的视空间成分障碍,导致缺乏学习数学的能力。
简单说,要完成多位数的数学计算, 往往需要视空间认知能力将计算过程涉及的数字正确地对位和排列,同时保持合理的数字间距以及从右至左的运算顺序。然而,视空间认知能力受损会让有些孩子难以在代数中将数字正确地排列,在几何中难以理解图形的空间关系,结果就是完全学不会数学。
他们的视空间认知能力之所以受损,主要是因为中枢神经系统失调。神经影像学研究发现,对数学空间问题处理存在困难的学生,大脑顶叶区域的活动较少,而这一区域与空间处理能力密切相关。
除了智力发育障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俗称多动症)也是导致学习困难的病源。
这是一种以注意力无法持久集中、过度活跃和情绪易冲动为主症的神经发育障碍,会导致学生无法专心听老师讲课,影响听课、完成作业的速度和质量。研究表明,多动症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尤其是额叶成熟延迟,大脑皮质觉醒不足。
目前多动症的全球发病率接近7.2%,同样属于神经发育障碍疾病的智力发育障碍发病率为1%~2%左右。根据朱红敏所在医院的调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占学习困难患者数量的60%左右。在导致学习困难的疾病中,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是最多的。
很多家长对于学习困难病情的原理其实不太懂,他们最关心的是几个灵魂拷问:
如果孩子学习困难是因为病了,应该如何治疗?费用贵不贵?治疗成功了是不是成绩就提升了?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学习困难”门诊的某医生表示,患有多动症的孩子采用药物治疗的效果比较好,大概70%的孩子能够受益。但是,神经发育障碍疾病中的其他病类,还是需要通过康复训练,如果孩子到了小学中高年级再去扭转会比较困难。重度的神经发育性障碍,像孤独症谱系障碍、精神发育迟滞、智力障碍等等,基本上很难康复。
还有一些医院对于治疗费用和康复时间,并没有详细说明。
当有记者问到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空间与数学学习困难门诊”的主治医生,治疗贵不贵时,对方回答“这个还真没算过”。被问到“多久能治好”,他也只是尴尬地笑称“文献上看3~6个月”。言外之意是,理论上是这个时间,实际上就不好说了。
天眼查知识产权信息显示,我国已有多项学习困难相关专利申请。此外,多家健康、康复相关公司经营范围还包含学习困难疏导、学习困难儿童教育咨询服务、情绪障碍及学习困难儿童的康复训练服务等。
有家长反映,一些医院的所谓学习困难门诊实际上噱头大于真实效果,治疗过程更像是在进行心理辅导。如果是神经发育问题,单凭心理辅导如何治疗?如果使用药物治疗,很多中小学生已经接近成年,发育较为成熟,药物治疗是否存在副作用?
这些疑问很多医院都没有明确答复。
总体上看,大部分家长对学习困难门诊的质疑多于肯定,他们的焦虑依然还在持续。
看病的是小孩,“得病”的是大人
家长对学习门诊越质疑,越折射出他们内心的焦虑。虽然国家一直在给学生“减负”,但家长对于孩子教育变得更严苛,甚至变得偏激和扭曲。前不久,安徽合肥就有一位宝妈凌晨四点给孩子辅导作业,但孩子怎么也学不会,结果宝妈情绪崩溃不幸脑干出血去世,酿成人间悲剧。中国家长一贯有“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急迫心理,再加上眼下越来越卷的形势,家长更加希望孩子能通过教育改变命运,出人头地。这次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空间与数学学习困难门诊”的医生表示,有人私下联系加号,一打听孩子才两岁,还没到上学年纪。可见,中国家长对孩子教育有多心急。还有些家长希望通过医院的诊断书,缓解自己的焦虑。因为孩子成绩不好,自己用了各种办法都没有成效,现在可以把原因归结到病因上,焦虑和压力反而小了很多。他们害怕的是不确定性,而诊断书给他们带来了确定性的希望。然而,希望越大往往失望越大。医院的医疗方法不是万能药,家长需要把自己的心态放平和。
(作者:价值星球Planet )
声明:本文由21财经客户端“南财号”平台入驻机构(自媒体)发布,不代表21财经客户端的观点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