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丨促进楼市止跌回稳,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4-10-24 05:00

当前,我国一揽子增量政策正在积极落实,其中,要求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推动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土地、财政、金融等政策组合拳实施后,正在发挥止跌回稳的积极作用。

自9月底开启一系列增量政策至今,数据显示,截至10月中上旬,北京二手房成交量已经超过1.7万套,同比上涨超过150%,创下近几年同期的新高,新建住宅成交量也接近翻倍,并且呈现“量升价稳”的特点,部分区域二手房价格两年来首次上涨。

截至10月22日,深圳本月一手住宅累计认购量已达8405套,平均每天认购382套,达到深圳交易量的繁荣线水平。按此趋势,预计月底累计认购量有望突破1万套。据深圳贝壳研究院监测,9月30日至10月20日,贝壳深圳合作门店二手房日均签约量环比增长228%,创下近年政策效果之最。截至10月20日,上海二手房总成交量已达14385套,预计全月会突破2万套,甚至冲刺2.5万套。

可以看出,房地产一系列新政正在促进市场交易活跃,交易日益活跃不仅是信心的表现,更会进一步改善市场对价格的预期,从而实现价格企稳目标,反过来会吸引更多买家入市。当然,超调修复的现象目前主要发生在部分一二线城市,但根据我国此前市场周期表现看,每次楼市周期逆转前,都是由一线城市引领上涨,并将市场的热情持续向二三线城市传递,完成一次全国普涨周期。当然,现在随着供给关系变化,不太可能出现过去那种排浪式的非理性全面上涨过程,需求恢复将更多地呈现出结构性特点。

此次政策核心是通过改善供求关系实现市场稳定。具体就是严格控制商品房建设增量,合理控制商品房用地供应,甚至鼓励地方政府利用专项债回购土地。新房领域主要工作是确保在建已售商品房如期保质交付,考虑到大部分可能已经出售,因此,市场增量较少。另一方面,向市场注入消化存量的动能。比如安排新增实施100万套城中村改造和危旧房改造,通过货币化安置能释放出规模增量购房需求,有利于消化库存房源。此外,一系列货币政策还积极支持地方政府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这也会帮助消化部分存量住宅,并提供给部分尚无能力购买商品住宅的人群租住,不会分流多少购房需求。

市场正在进入心理博弈阶段,事实上,以当前控制增量以及加速消化存量的方式,如果持续下去或将很快改变供求关系。据悉,部分城市二手房业主已经开始上调价格,或者二手房挂牌数量和增速都在放缓。因此,供需博弈随时会因为市场情绪变化而变化。此外,9月的数据显示,50个重点城市租金房价比均值为2.12%,这意味着房屋出租回报正在稳步回升。

由此,从一个周期的立场看,为了避免供需关系骤然变化而引发市场大起大落,就需要确保市场在一个较长的周期内供需平衡,因此,在全面积极落实当前一系列增量政策来实现楼市止跌回稳目标的同时,应该与面向未来的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由于住房具有较长的开发周期,因此,根据住房需求科学合理地做出规划,以保持市场供需平衡、结构合理,是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的一个核心任务。

在结构上,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总体思路是以满足刚性和改善性需求为重点,优化和完善供应体系。即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供给,满足工薪群体刚性住房需求,同时,支持居民多样化改善性住房需求,这里面也应该包括针对城中村以及老旧小的改造。因此,房地产工作要将短期与长期目标结合,实现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