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当周,首轮“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SFISF)”启动操作。
根据安排,具有资质的券商、公募机构、保险公司可以使用低流动性的股票ETF、沪深300成分股等资产,与央行“交换”国债、央票等高流动性资产,进而获得支持。
市场普遍认为,SFISF的设立有助于强化股票类资产的流动性背书,可以提升金融机构在股票市场的投资积极性。
理想状态下,SFISF确实可以促进投资组合中不同大类资产的“风险收益再平权”。
例如当SFISF融资总成本大幅低于沪深300动态股息率时,非银机构可以通过互换操作来增持股票资产,以此实现股息套利。
具备自营业务的机构还可单设OCI(其他综合收益)账户,稳定赚取股息的同时,避免股价波动带来的损益冲击。
经历了A股持续调整的2024年前8个月后,市场普遍认为该机制的推出,是针对股市的一系列政策的配套。
但以上都只是SFISF的表象结果,并未触及该机制的底层逻辑。
在实践过程中,部分机构对SFISF抱有“实际意义有限”、“市场化动力不足”等消极看法。
加之接近2%的互换成本,有关SFISF“鸡肋论”的说法不绝于耳。
通过与多方沟通,结合近年来金融市场中的诸多现象,资管风铃基于SFISF机制形成了以下四项理解,供读者参考听辨。
(以下内容仅代表主观看法,不构成事实性信息或结论)
问题1:SFISF的最重要突破是什么?
答:提到互换便利,市场容易联想到央行5年前创设的央票互换机制(CBS)。
CBS机制下,央行与一级交易商就后者持有的“AA级及以上商业银行永续债”进行互换,进而增强流动性。
虽然形式上均属换券交易,但此次创设SFISF的突破性远超以往。
资产范围上,股票ETF、沪深300成分股等权益资产首次成为了央行的合格担保品。
交易主体上,证券、基金、保险机构首次被明确纳入交换工具的对手方。
常规的公开市场操作中,鲜少有非银机构有能力成为央行的交易对手方。据央行公布的2024年一级交易商名单,仅有中信、中金两家头部券商以及中债新增入围,其余48家均为银行类机构。
由于我国金融业实施分业监管,“重银轻券”的传统,阻碍了货币政策向非银市场的有效传导,加重了同业市场对非银机构的“身份歧视”。
SFISF的创设,相当于打通一条银行与非银之间的“连通器”,让后者纳入货币工具的影响范围。
问题2:创设SFISF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鼓励证券、保险机构加大股市投资力度吗?
答:如此理解是片面的。
今年以来,国债收益率持续走低,而沪深300等主要宽指的股息率,反而在市场调整下不断上升,长期投资价值凸显。
非对称的股债风险收益状态,客观上确实促使SFISF成为市场增持股票的流动性工具。
但作为一项长期机制,SFISF的核心目的并非所谓救市,而是针对非银市场建立一套有序的风险防范机制。
当非银机构、资本市场、资产管理行业发生难以预料的流动性风险时,SFISF可以作为一种应对危机的常设工具存在。
问题3:创设此种工具“防风险”的背景是什么?
答:分业的金融格局中,非银市场存在一种先天不足的缺陷——缺乏长期稳定的“最终贷款人(Lender of Last Resort)”。
这种问题主要体现在资本市场逐渐壮大的最近十年。
2015年7月初,A股市场因剧烈震荡,一度引发流动性风险。
由于证券行业资源有限,关键时刻不得不从实力雄厚的银行系统引水驰援,而作为干预平台的证金公司则得到了央行“通过多种形式”给予的流动性支持。
彼时的救助措施具有较强的临时性,也暴露了非银市场的不足,当危机发生时,没有一项高效的常备机制用于开展逆向调控。
这种危机不仅限于股票市场,债券市场乃至基金产品也面临过类似境地。
2016年末,国海证券“假章门”引发债市剧烈调整,部分货币基金面临巨额赎回与负偏离风险;某大型公募旗下货币基金,最终由关联方银行提供流动性,方才化险为夷。
2019年,因北方某股份行被接管,同业市场发生针对非银机构、产品户的“信任歧视”,最终有关部门不得不以头部券商为载体发债,向市场提供流动性。
自此之后,做强做大头部券商、打造“航母级"机构,进一步成为决策者对证券行业的迫切期待。
以上历史事件中,证金公司、关联方银行、头部券商均曾不同程度扮演过非银风险的“临时最终贷款人”角色。
但非银市场的常备流动性支持机制,却始终缺位。
SFISF的创设,填补了这个空白。
问题4:SFISF未来可能发挥哪些重要作用?
答:核心作用仍然是应对危机,这往往发生在高杠杆、高风险领域。
举例来说,2024年第3季度末的政策带动下,A股市场虽然已快速企稳,但“股债跷跷板”效应并不明显,长期国债收益率在国庆节后震荡下行。
面对债市高烧不退,不少投资机构为追求超额业绩,不惜拉长久期、加大杠杆,市场整体脆弱性挑战依然严峻。
今年7月,央行史无前例的通过公开市场融入并卖空国债的操作,已是对在债市中“盲目追涨”机构的一种警告先声。
由于固收市场广泛存在“银行理财-债券基金”等多层结构,市场调整点燃羊群效应,有可能加剧流动性与市场风险的负反馈环。
2022年11月上旬的债市下跌过程中,因类似资金结构问题而导致波动加剧。
新的尾部事件一旦触发,潜在风险需要防患于未然。
(完)
风险提示
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作者:资管风铃 )
声明:本文由21财经客户端“南财号”平台入驻机构(自媒体)发布,不代表21财经客户端的观点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