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购新政发力:一日内13家公司发布回购计划,多家公司使用专项贷款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叶麦穗 广州报道 A股贷款回购潮起。仅11月4日,就有13家公司发布了回购预案。
自9月24日以来,已经有53家公司的回购预案被董事会审议通过,拟回购金额上限累计为132.9亿元,且有继续增加的趋势。在此期间,拟回购金额上限最高的公司为中远海控,该公司给出回购上限达到20亿元。
一日内13家公司发布回购计划
A股上市公司贷款回购的热情一浪高过一浪。11月4日晚间,13家上市公司密集公告,表示将在近期回购。如恒生电子表示,拟6000万元-1.2亿元回购股份,资金来源为招商银行杭州分行提供的专项贷款及公司自有资金,占比分别为70%和30%。其中专项贷款金额不超过8400万元。回购消息显然提振了公司股价,恒生电子11月6日开盘之后快速涨停。
同日,港通医疗也表示,已取得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四川省分行出具的《贷款承诺函》,贷款金额不超过人民币1亿元,资金将专项用于回购公司股份。此外,昂利康也表示,拟5000万元-7000万元回购股份,资金来源为公司自有资金及股票回购专项贷款。
对于上市公司密集回购,市场的主流观点认为要归因于央行的股票回购增持专项再贷款新政。9月24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会上表示,将创设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引导商业银行向上市公司和主要股东提供贷款,用于回购增持上市公司股票。
排排网财富理财师负责人孙恩祥对记者表示,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政策是因时、因势利导。“一方面,在政策支持下,贷款回购获得了便利性和低利率,从而激发了贷款回购的热情;另一方面,市场环境变化,导致市场信心得到极大提升,因此贷款回购的动力增强。”
顺时投资权益投资总监易小斌也认为,近两年A股市场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个股股价出现比较剧烈的调整,不少公司估值性价比已经出来。目前,上市公司通过贷款回购既是对自身价值的认可,也想借此向外界传达未来发展向好的信心。政策支持落到了实处,真金白银地解决了上市公司回购资金的难处。
根据同花顺统计,自9月24日以来,已经有53家公司的回购预案被董事会审议通过,回购上限高达132.9亿元。进入11月之后,又有明显加速的迹象。目前拟回购金额最高的公司是中远海控,其拟回购A股股份数量总额5000万股~1亿股,依照回购价格上限20元/股测算,预计A股回购金额为10亿元~20亿元。
除了中远海控之外,京东方A、东方雨虹和平煤股份的拟回购上限也达到了10亿元。
银行积极落地股票回购增持贷款业务
“本次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政策的配套措施也十分优惠,即贷款利率不超过2.25%,不少上市公司的股息率已经超过这个利率,这极大地增强了上市公司回购的信心。”易小斌表示。
10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证监会发布了《关于设立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有关事宜的通知》,设立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激励引导金融机构向符合条件的上市公司和主要股东提供贷款,支持其回购和增持上市公司股票。再贷款首期额度3000亿元,年利率1.75%,期限1年,可视情况展期。21家金融机构自主决策是否发放贷款,合理确定贷款条件,自担风险,贷款利率原则上不超过2.25%。
目前,包括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招商银行、中信银行、兴业银行、浦发银行、光大银行等在内的至少9家银行已宣布落地首批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业务。
兴业银行全行已完成20家上市公司的股票回购增持贷款业务审批,批复总金额逾40亿元。招商银行深圳分行已为招商蛇口、招商港口、招商轮船三家上市公司提供股票回购增持专项贷款额度。浦发银行多个分行也陆续完成首笔股票回购增持贷款业务审批,为科创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平安银行全国范围内已与超200家上市公司进行了贷款意向接洽,其中已初步达成贷款合作意向且进入业务流程超50家,涉及高端制造、生物医药及交通运输等多个行业。
对于银行积极支持上市公司的回购行为,国联证券分析称,对于央行而言,回购增持再贷款是一项创新货币工具,可以有效推动上市公司积极运用回购、股东增持等工具进行市值管理,提振市场信心,为市场注入流动性。
中信证券金融产业首席分析师田良表示,支持资本市场发展的互换便利和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两项创新货币政策工具正式启用,前者将大幅提升机构的资金获取能力和股票增持能力,促进资本市场稳定发展;后者鼓励上市公司和主要股东回购增持股票,引入中长期资金,完善资本市场逆周期调节机制。长期来看,两项政策将有效地提振投资者信心、提升上市公司股东回报和推动资本市场良性发展。
“在目前市场氛围和估值较低的背景下,贷款回购对于市场肯定是大有裨益,能够提振信心,稳定股价,并优化上市公司资本结构。 有利于吸引更多机构资金的流入,进一步推动市场的健康发展。”易小斌表示。
(作者:叶麦穗 编辑:包芳鸣)
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其旗下媒体。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