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丨风光储赛道,不止要“自律”

21能闻曹恩惠 2024-11-08 20:48

风光储产业面临“价格战”冲击,企业利润受损,产品质量问题频发。行业需回归高质量发展,避免非理性竞争。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曹恩惠 上海报道

自律,成为风电、光伏、储能这三大新能源赛道(下称风光储)10月里最热门的一个词汇。

为何要自律?怎样做到自律?对于风光储产业,在回答第一个问题时都面临着共性原因——“价格战”正在侵蚀产业根基,不仅企业利润失守,产品质量问题亦是频发。针对第二个问题,风光产业已有实质行动——主流风电企业在行业协会的组织下一同签署自律公约,主流光伏企业也在协会的组织下“围炉而谈”达成共识。而储能行业尽管目前尚未如风电、光伏行业那般动作,但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多家主流企业已经呼声四起。

从需求大爆发,到“价格战”厮杀,风光储产业在最近两三年里经历了“一念天堂、一念地狱”的巨震。过去几年全行业赚得盆满钵满的日子很难再现,野蛮竞争之后,回归高质量发展之途却又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

且不论是否大多数企业能做到“自律”,仅仅依靠“自律”,尚不能彻底解决当前风光储产业所面临的非理性竞争顽疾。

“形成行业公约,企业联合呼吁自律的形式可以有,但如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能有多大的效果,这是需要打一个问号的。”有企业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自律”的行为只是第一步,“我们反对非理性的‘价格战’。”

风光储价格“跌跌不休”

在近几年的风光储产业发展过程中,价格中枢下移可谓“如影随形”。

自2020年以来,我国陆上风机各级别机组的平均投标价格已从3000元/kW降至1400元/kW(不含塔筒),降幅超过53%。同期,光伏组件和储能的招投标价格同样大幅下滑。其中,光伏组件平均价格从1.5元/W(不含多晶组件,且以单晶PERC组件为主)跌破0.68元/W(N型TOPCon组件平均开标价格),降幅为55%;储能系统价格则在2021年开启快速下滑通道,从1.48元/Wh如今跌破0.6元/Wh,降幅达到59%。

对于风光储产业而言,产品价格的降低对于减少新能源发电成本有着巨大的意义。特别是风电光伏相继进入平价上网时代后,制造环节降本带来的整体度电成本的下降,为产业所喜闻乐见。国际可再生能源署(IRENA)发布的《2023年可再生能源发电成本报告》显示,2023年全球励尚风电项目、光伏发电的加权平均LECO(平准化度电成本)为0.033美元/千瓦时、0.044美元/千瓦时,较2010年下降70%、90%。

然而,当供需形势逆转,降价已不再单纯出于降低度电成本的考虑,价格天平失去了支点。2023年底,我国风电整机、光伏组件和储能系统整体供应量占据了全球的64%、84%、67%。这背后,国内风光储企业合计布局了较大规模的产能。以光伏组件为例,截至2023年底,中国光伏组件企业合计产能达到920GW,而乐观预计2024年全球光伏组件的需求或超过600GW。

供需错配压力之下,“价格战”成为了争抢市场份额立竿见影的手段。尤其是在2024年,风电、光伏、储能产业均集体迎来了市场价格的最低点。2024年9月,陆上风机平均中标单价为1466元/kW(不含塔筒),刷新今年以来的新低;2024年10月,N型TOPCon组件平均价格为0.673元/W,环比下滑2.75%;同样在2024年9月,国内2h磷酸铁锂储能系统中标均价达到了0.538元/Wh,创下历史新低。

事实上,在2024年,风光储产业集体遭遇了价格降幅的“陡坡”。也基于此背景,业内“苦价格战久矣”的哀嚎声愈发聩耳。

不过,在业内人士看来,风光储产业所出现的“价格战”,其出现的原因也全然不同。

一位分析人士对记者指出,风电行业的“价格战”没有必要,“风电行业已经很成熟了,主要竞争对手就那么几家,且风电并没有那么过剩。”而光伏和储能产生“价格战”的原因则具有共通性,不同于风电,光伏和储能产品需要连续性生产,“连续生产,成本最优,且都面临着过去两年产能猛上的状况。”

与此同时,光伏、储能产业近两年来所涌现出来的成千上万的“玩家”,注定了产能压力要远高于风电产业,这也直接导致惨烈的价格竞争的出现。

“自律”之后央企下场

当“价格战”冲击主要制造环节后,来自风电和光伏产业的龙头企业们坐不住了。

今年10月,风电和光伏产业的“反内卷式”举动赚足了外界的目光。

10月14日,中国光伏行业协会举行防止行业“内卷式”恶性竞争专题座谈会,来自产业链上下游的16家头部企业就“强化行业自律,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强化市场优胜劣汰机制,畅通落后低效产能退出渠道”达成共识。10月18日,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发布光伏组件最低成本价0.68元/W(注:以一体化企业N型M10双玻光伏组件为测算对象,且不计折旧,硅料、硅片、电池片不含税),并表示“低于成本投标中标涉嫌违法”。

10月16日,国内12家风电公司签署《中国风电行业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环境自律公约》,并成立公约执行管理委员会和纪律监督委员会。签署《自律公约》的12家风电企业分别是:金风科技、远景能源、运达能源、明阳智能、三一重能、东方电气,电气风电、中国中车、中船海装、联合动力、华锐风电、兴蓝风电,这12家风电整机商占据了当前中国风电整机制造产业99%以上的市场份额。

更为提振情绪的是来自部分央企的招标条件修改。11月5日,《环球零碳》发文称,在最近的一次8.4GW的风力发电机组集采中,一家大型央企对招标规则进行了修改,在评分标准中,不再以最低价为评标基准价,而是以有效投标人评标价格的算术平均数再下浮5%作为评标基准价。

10月30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独家获悉,某央企开发商针对其拟招标的储能项目修改了评标办法,将技术评标权重、价格评标权重从原来的50%、45%,分别调整为55%、40%,并且其同样修改了原先以最低投标价为评标基准价的规则。

另据记者注意到在10月底开标的几个央企光伏组件项目中,部分项目的平均投标价格确有上升。例如,中节能2.5GW N型TOPCon双面组件采购项目开标,包括头部组件企业在内的13家企业在此次招标中给予了积极响应,项目投标均价0.694元/W。实际上,光伏企业家们对于低价中标现象的关注由来已久。早在今年两会期间,天合光能股份董事长高纪凡、隆基绿能董事长钟宝申都曾公开呼吁,加强行业自律,亟待在光伏产品招标中引入新的标准和方法。

而央企修改招标规则,降低价格权重的意义,在于使得项目采购回归到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关注。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今年7月,国务院国资委、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规范央企采购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以性能价格比最佳、全生命周期综合成本最优为目标;要有效识别供应商弄虚作假、串通报价、履约能力不足等风险,开展全生命周期评价。

“价格战”不止伤害价格

价格竞争是一种常见的商业竞争手段,“以价换量”已经根植之于产品销售的逻辑之中。

但“价格战”之所以成为非良性竞争现象中最典型的表现,归根结底在于来自于产能的压力。而为了消化自身的库存,无论是风电、光伏还是储能企业,都不约而同地“向外”寻求突破——掀起出海热潮,向较高溢价的海外市场需求利润空间。

然而,海外市场也并非长时的“避风港”。随着中国新能源企业大量出海,部分海外市场的新能源产品价格正在下滑。

需指出的是,业内之所以不喜“价格战”,除了它导致整个行业进入到盈利低谷、“拼血条”的境地外,更容易导致产品质量问题频发。钟宝申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低价中标将使行业陷入低质量、同质化产能的“价格战”中,进而导致劣币驱逐良币。

而在风电领域,近些年来风机价格快速下滑的情况下,风机更是越做越大。风机大型化,是风电领域降本的主要路径之一:从突破兆瓦级到6MW,中国风电行业走过了十五年时间。而自2020年以来,仅仅三四年时间里,中国风机厂商就先后推出了10MW、15MW级别的陆上风机,海上风机则更是已经突破了25MW。

“风机大型化加速情况下,很多机型在推向市场时验证时间不足,导致事故频发。”有风机企业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企业需要慢下来,风电机组迭代速度太快,新风险未被充分验证,难免会出现问题。”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秦海岩认为。

远景能源高级副总裁、风机产品线总裁娄益民指出,风电行业当下遇到的是一种“囚徒困境”,拼的不是谁能赢,而是谁不输。“风机是长寿命需求、高价值投资的设备。越来越大的新机组开发需要海量成本投入,包括全工况、多层级测试验证在内的大量投入都应在终端产品价格中有所体现,而不是把制造成本作为价格导向,导致创造、创新的价值无法得到市场认可。”

金风科技总裁曹志刚认为,在风电经济性好、快速增长的大背景下,风电作为装备产业,“高质量”“高性能”可能是目前行业保持螺旋上升的正确路径。“行业的关注点应回到全生命周期度电成本最优这一本质,从而稳固装备产业的基础。”

可以肯定的是,“价格战”使得风电、光伏和储能产业所能创造的价值在“流失”。一方面,这些新能源投资项目失去了合理的投资回报价值;另一方面,其在新型电力系统所应体现的综合价值也会因“价格战”而被贴上廉价标签。

(作者:曹恩惠 编辑:张伟贤)

曹恩惠
向TA提问

产经版记者

关注能源、制造、文旅酒店、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