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执行总编辑陈晨星:科技金融在支持新质生产力方面承担着重要历史使命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家俊辉 北京报道
2024-11-09 16:20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家俊辉  北京报道

11月9日,由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指导、21世纪经济报道主办的第十九届21世纪金融年会在北京举行。当天下午,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编委、21世纪经济报道执行总编辑陈晨星在以“科创赋能新质生产力”为主题的平行论坛上代表主办方致辞。

新质生产力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是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今年初,“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被纳入年度十大工作任务的首位。

“金融作为国民经济的血脉,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引擎”,陈晨星在致辞中表示,金融业如何积极参与构建“科技-产业-金融”新三角循环,是我国在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决战、决胜的关键因素。

去年10月份,首次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金融要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服务,并明确要求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其中,科技金融位居五篇大文章首位,这为金融业支持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指明了方向。

“众所周知,一项新技术从初始研发、科技成果转化到市场化运作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周期长、不确定性大,各个阶段都需要稳定的资金投入”,陈晨星表示,作为五篇大文章之首,科技金融在支持新质生产力方面承担着重要的历史使命。

今年以来,科技金融利好政策频出。比如,7月份,央行等七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扎实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的工作方案》,强力推动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全面提升科技金融服务能力、强度和水平,为各类创新主体的科技创新活动提供全链条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9月份,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办公厅下发《关于扩大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试点范围的通知》,明确提出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充分发挥金融资产投资公司在创业投资、股权投资、企业重组等方面的专业优势,加大对试点区域范围内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促进科技型企业成长,为培育新质生产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提供有力支撑。

与此同时,金融业也在携手向“新”而行。陈晨星表示,当前各金融机构都在扎实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推动金融机构切实提升科技金融服务能力,加快构建与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融资需求更相适应的多元化接力式金融服务体系,为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和壮大提供强大金融支撑。

根据央行最新披露,截至今年9月末,获得贷款支持的科技型中小企业326.21万家,获贷率446.8%,比去年同期高0.1个百分点。科技型中小企业本外币贷款余额3.19万亿元,同比增长20.8%,增速比各项贷款高13.2个百分点。获得贷款支持的高新技术企业525.79万家,获贷率为55.7%,比去年同期高1.1个百分点。

不过,陈晨星也指出,当前科技金融服务能力还有所欠缺,科技金融服务模式仍较为单一,科技金融风险防控还需要进一步强化。此外,部分科技创新企业融资缺口仍然存在,供需不匹配的现象较明显。“我们该如何解决科技金融面临的痛点和难点,期待今天在座的各位嘉宾在接下来的环节能够畅所欲言,分享各自的真知灼见”。

而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作为中央批准成立的全国第一家全媒体集团,特别是旗下头部专业财经媒体《21世纪经济报道》,早已聚焦科技金融领域,进行了长期持续深入的报道。

陈晨星介绍称,“今年我们推出了‘科技金融’‘论道科技金融’等特色栏目,从机构实践、专家视角、监管部署、趋势观察、高管访谈等全方位视角为科技金融助力新质生产力提供一些破题思路。今年8月,我们还隆重推出了‘科创赋能 新质飞跃’特刊,由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兵分五路,分别对京津冀监管部门和七大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相关机构展开调研,以专题方式集中呈现金融支持科技创新和助力新质生产力的先进做法。此外,我们还推出了金融赋能新质生产力的相关案例征集活动,获得金融机构的热情参与”。

陈晨星最后表示,作为长期伴随中国金融业成长的媒体,21世纪经济报道将持续聚焦新质生产力、科技金融等相关问题,进行深入的观察和报道,与大家齐心协力,共同绘就科创赋能新质生产力的新篇章。 

(作者:家俊辉 编辑:周炎炎)

家俊辉
向TA提问

金融版记者

21世纪经济报道金融版记者,喜欢挖掘数字背后的故事,常驻广州,辐射湾区,放眼全国,欢迎交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