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艺术职业学院尹新春:以粤剧为龙头辐射“双高”建设,打造大湾区艺术职业教育高地
走出一条内生发展的道路。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伍素文 佛山报道
水袖轻甩、指尖上扬、眼波流转,粤剧从小就被注入广东人的文化血脉里。作为广东唯一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发展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
在粤剧的发源地佛山,有一所近70年粤剧人才培养经验的职业院校,但粤剧不是该校唯一的名片。今年上半年,“广东舞蹈戏剧职业学院”正式更名为“广东艺术职业学院”,成为广东唯一涵盖全艺术门类的综合职业院校。
今年,广东艺术职业学院提前完成了“万人大学”的目标,从校名到校容都“改头换面”。这背后,是学校筹备了三年多的改名事宜以及一场大刀阔斧的改革。
2021年12月上任广东艺术职业学院院长的尹新春是主导者之一。“当时处于上一轮职业教育扩容提质的尾声,如果这一波机遇抓不住,不把量提上去、激发创新活力,后面就很难有质变。这几年我们通过一系列改革,学校实现了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他对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说。
升级、改革、扩容、提质,接下来剑指职业本科,一张蓝图绘到底。广东艺术职业学院的跨越式发展,实际上也是这些年国家职业教育和广东艺术教育进阶提升的缩影。
“改名换面”
广东艺术职业学院最早可以溯源至1958年。
这一年,广东粤剧院成立,广州市老艺人粤剧团附属少年粤剧训练班办学,时任广东粤剧院艺术总指导的白驹荣出任首任校长,后学校更名为“广州粤剧学校”“广东粤剧学校”,红线女也曾出任过校长。次年,广东舞蹈学校成立,与广东粤剧学校同列入全国十大艺术中专。
2012年,伴随资源整合的需要,广东舞蹈学校与广东粤剧学校合并建立“广东舞蹈戏剧职业学院”,由中专升为高职。此后十多年里,学校致力于推动“阳春白雪”走向普罗大众,也出过许多梅花奖获得者,以及黄轩、钟楚曦等明星校友。
今年9月,3300多名新生踏进位于佛山市南海区长岗南路的广东艺术职业学院。全新的综合教学楼刚刚完成交付,不远处,新的粤剧教育实训中心将在一两年内落成。
“我们要打造学校里的‘珠江新城’!”尹新春满怀期待地说。他几乎每天都要在学校拍拍拍,看着规划里的建筑从图纸走到现实,与他2021年刚来时截然不同。
“三年前校门口还长满了野草,路坑坑洼洼,很少人知道门里面是很大的学校。我们请了4台推土机没日没夜干了两个星期,清理和铺平杂草路,生生推出一个新门来。这也代表我们下决心‘开门办学’,让大家知道学校要发展了。”尹新春说。
2019年至2021年,广东高职扩招42万人,以超常力度加大学位供给。站在这波扩容的尾声,广东艺术职业学院打开“新大门”,越来越多学生走了进来。2012年6月刚升为高职的广东舞蹈戏剧职业学院只有45名新生,今年广东艺术职业学院录取了3300名新生,明年在校师生计划突破11000名。
为适配学生规模,西校区校园规划将增加22万平方米建筑容量,新增宿舍楼群与教学楼群,进一步扩大办学面积。尹新春表示:“从2021年我们就提出,今后每年拿出至少7000万元投入学校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在有限的土地上建起足够支撑12000人的教学设施。”
以改革激活力
2021年,广东艺术职业学院在校学生人数3000多人,教师就有超600人,但正高级别教授和博士教师分别只有1个。对此,学校花大力气进行人事改革,对教师队伍进行动态调整,面向全球招贤纳士,提高硕博学历高级人才比例。
另一方面,学校大力推动教师评职称,指标包括写论文、做课题、提升教学、参加比赛、参与实训等,并实施绩效分配改革,从原来“躺平式”状态变成全员参与,进而提升教师的积极性和内部质量。
“如今,学校专任教师职称层次、学历层次出现质的飞跃,结构更趋合理,副高及以上级别教师已达110多个,博士教师50多个,硕士以上学历占比65%,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占比30%。”尹新春说。
再下来,是包括“定职能、定机构、定编制”的“三定方案”调整,比如推动二级学院、行政机构、科室等机构的重新设置,管理制度也有相应的调整。以院系变动为例。
2020年学校有6个系部,机构重建后重新设置为12个学院,形成了“1+5+5+1”的二级学院办学格局,即一个马克思主义学院,粤剧学院、舞蹈学院、音乐学院、戏剧影视学院、美术设计学院五个传统艺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艺术科技学院、文化旅游学院、艺术管理学院、艺术教育学院五个新型创新艺术融合学院,以及一个终身学习的创新创业与继续教育学院。
专业从聚焦舞蹈和戏剧,到开发形成了艺术交叉融合类的众多专业分支。“放眼全国,像我们这种专业设置、规模和特色也是少有的。”尹新春认为,5个艺术融合学院就是学校规模做大的底座,多元的专业设置能为不同兴趣、不同特长的学生提供丰富的选择,而当前艺术领域数字化、信息化转型对相应的人才也有大量的需求。
经过这几年“机构重建、人员重组、制度重塑、活力重振”的改革,广东艺术职业学院入选广东省省域高水平职业院校培育单位、国家发展改革委“十四五”教育强国推进工程储备院校,学校也实现了自给自足,走出一条内生发展的道路。
剑指职业本科
当前,传统文化面临着传承与创新、增加年轻人吸引力的重要课题。高校也在积极推动年轻人走近传统文艺,推动戏曲进校园、参与共建粤剧传承基地、设置粤剧曲艺学院等。
作为粤剧人才培养的摇篮之一,广东艺术职业学院进行大胆变革。其粤剧表演专业在2012年开启了全日制专科学历教育,随后深入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如采取学制多样化,设三年制、五年一贯制,试点华南地区第一个八年一贯制长学制,未来还将申请“十年一贯制”试点、申报粤剧表演专业本科。
在产教融合、教学模式的创新上,发挥学校综合艺术门类的优势,学生既可上舞台表演,也可做台前幕后的管理,涵盖全艺术产业链,还与广州粤剧院、香山粤剧团合作开展订单班,联合培养,为粤剧院团输送专业演员。
内容创作上则守正创新,一方面致力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复排粤剧传统排场戏《玉皇登殿》,一方面探索创作红色经典戏曲作品,与广东香山粤剧团联合创作排演大型红色题材粤曲音乐剧《杨殷传·朝夕星辰》、原创当代粤剧《清平乐·永庆坊》等。
“我们是全球唯一粤剧人才培养高校,未来要打造成世界粤剧人才中心。”尹新春表示,以粤剧为专业龙头可以“以点带面”,辐射高水平专业群和省域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
目前,学校形成了以粤剧为龙头、舞蹈为强基,戏曲表演、现代流行音乐、表演艺术三个省级高水平专业群。围绕“双高建设”目标,确立了以专业建设为核心,以产教融合为主线,全力打造艺术类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的建设思路。
过去十多年,广东提出建设文化强省,高等艺术教育不断发展壮大,形成了星海、广美2所“拳头”院校,4所艺术类高职学院以及各综合性大学艺术学院(系)主要组成的格局。在此过程中,广东艺术职业学院也迎来了快速发展。当前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艺术繁荣,市场需求迸发,机遇无限。
对于学校的下一个五年,尹新春也有了清晰的目标和蓝图。他介绍,“十五五”期间,学校初步规划了两大重大战略任务,包括筹建职教本科“广东艺术学院”,筹建广东艺术职业学院汕尾校区,建设文旅产业学院和马思聪艺术研究院,从珠三角走进粤东,以艺术人才培养和产业融合服务广东“百千万工程”和海洋文化。
最重要的一步,是筹建职教本科,开展“本科+专科”层次的职业教育。尹新春展望称,学校将继续提升软硬件,为“升本”打好基础,以星海、广美为标准尽快与他们并驾齐驱,全面引领大湾区的艺术职业教育。
(作者:伍素文 编辑:孙静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