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丨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构建新发展格局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4-11-13 05:00

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近日在媒体撰文表示,要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协同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的需求优势和产业体系完备的供给条件,加快形成以国内市场为主导的经济循环。未来一个时期,我国国内市场主导经济循环的特征会更加明显。

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十四五”规划提出的一项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任务。建立强大、韧性、可靠的国内大循环是我国发展的根基和命脉所在,必须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立足国内、依托国内发挥超大规模市场和强大生产能力的优势,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着力扩大有效需求协同发展,充分挖掘内需潜力,进一步发挥消费基础作用和投资关键作用,激发有潜能的消费,扩大有效益的投资,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构建强大的国内经济循环体系和稳固的基本盘。

构建以内需为主导的国内大循环,是大国经济的主要特征。我国改革开放之初相对依赖出口拉动,并成为世界工厂。当我们进入新发展阶段后,要适应发展变化,依靠我国超大规模经济体优势,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与此同时,新发展阶段的外部环境也发生了变化,国际领域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全球经济持续低迷,不断弱化国际经济大循环动能。我们在进一步扩大开放、畅通国际循环的同时,要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提升经济发展的自主性、可持续性,增强韧性,为我国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提供战略支撑。

构建新发展格局既是目的,也是推动全面深化改革的抓手。当前,我国不断调整一揽子增量政策来稳定经济运行,并通过结构性改革来释放更多可持续发展的潜能。增量政策更多关注当前需求不足的问题。从长期的角度看,也需要尽快解决结构性矛盾和问题,避免形成新的结构性失衡和约束。因此,我们必须一边通过加力加量的政策扩大内需,一边要以构建新发展格局为抓手,矢志不渝地推进全面深化改革。

构建以内需为主导的国内大循环,要提高收入与改善分配。提高收入就需要通过创新提升企业效率,创造更多利润与高收入岗位。要更积极地发展服务业,服务业是创造就业的最大来源,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服务业还有很大发展空间,关键是要降低服务业准入成本,通过扩大开放引入更多高端服务业。要推进新型城镇化,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提供均等化的公共服务等。要完善再分配机制,加大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调节精准度,改善收入和财富分配格局。

构建以内需为主导的国内大循环,需要激发市场活力与高质量发展动力。要致力于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和提供更多机会,通过进一步扩大市场准入,在更高水平上引进外资。要更好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创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场环境,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金融强国,推动金融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完善产权制度,实现依法治国目标,等等。

科技创新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处于核心地位。只有不断推进科技创新,才能提高企业的全球竞争力与利润率,创造更多财富支撑内需为主的可循环经济体系。也只有通过科技创新才能打造自主可控的产业链供应链,不断提升供给质量。因此,科技创新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主要驱动力,必须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激活市场的创新活力,提高创新能力。经过多年不断改革,我国构建新发展格局不断获得新突破,未来,我们国内市场主导经济循环的特征会更加明显,大大提升了我国抵御外部冲击的能力和韧性,也为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强大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