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智琴澳|破译横琴“引才密码”,人口“流量”何以变“留量”?

大湾区观察彭敏静,田静,实习生吴泳莼 2024-11-15 11:43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彭敏静、田静   实习生吴泳莼   横琴报道 

横琴的发展早已不日而语,人口“流量”逐变人口“留量”。

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简称“合作区”)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9月,合作区期末户籍人口38620人,同比增长11.7%,在合作区就业生活居住的澳门居民数20818人,同比增长15.2%;日平均流动人口已达18.8875万人。前9月,人才引进核准数658人,同比增长29%。

从经济成绩单来看,前三季度,合作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373.49亿元,同比增长7.1%,更是较大幅度跑赢全国水平(4.8%)。

2017年,博维智慧科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吴鸿祺带着他的团队到横琴寻求更大发展空间,那时候的横琴科技企业还屈指可数。

“当时从澳门过关来到横琴,花费的时间还挺长,道路也不是那么完善,当时还是一个临时的关口。”与当年所见相比,横琴变化之大令吴鸿祺也有点难以置信。

今年前9个月,经“一线”横琴口岸出入境人员1627.85万人次,同比增长40.3%,其中,澳门居民356.01万人次,同比增长26.9%。

今年3月,合作区分线管理政策落地生效,澳门居民往来琴澳便利度明显提升,四新产业的“种子”早已萌芽。上半年,合作区“四新”产业增加值117.80亿元,同比增长6.4%,占GDP比重为47.1%。

如今,横琴逐步成为多元产业项目成长和发展的聚集地,越来越多人才开始“加仓”横琴。

目前,横琴拥有各类国家级、省级科技创新平台达30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68家,国家和省级“专精特新”企业41家。横琴人才总量持续增长,累计引进的院士、国家级人才计划入选者、省领军人才等各类高层次领军人才超过120名。

“来到横琴之前,其实我们到了粤港澳大湾区的几个城市考察,最后我们选择在横琴作为我们进入内地市场的第一步。”在吴鸿祺看来,横琴正在优化营商环境,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还特别针对澳门居民、企业、青年等推出了不少优惠政策。

“在大城市中,新兴行业很难找到如此理想的条件,而横琴恰恰提供了这样的机遇。”中国科学院院士、广东省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院长张旭说。

“年轻、活力是横琴给我的第一印象。”如今,时颖超来到横琴已经两年,在广东省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担任生物神经细胞图谱与认知网络研究组组长,和众多优秀的科学家和企业家合作共同开展前沿研究,让她更加对未来的科研工作充满了期待。

一开始,从美国归来的丘志海对类脑智能的了解还停留在理论层面,一直深耕生物领域的他在横琴找到了一个事业的新起点。

“不要害怕做交叉学科会遇到很多的坑,可以勇敢一点去往前去探索。”丘志海在广东省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担任多尺度神经网络成像和操控研究组组长,通过跨学科合作找寻新的研究思路。

在广东省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担任类脑计算系统研究中心主任的环宇翔来到横琴后,便申请了横琴的人才补贴。“与在上海生活了10多年的快节奏生活相比,横琴宁静与平和的科研氛围让我可以专注科研工作。”

三年来,合作区重视人才对产业的赋能发展,先后出台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双“15%”优惠政策、合作区支持人才发展若干措施及其配套实施细则,聚力构建“琴澳一体、协同融合”的区域特色人才政策体系,打通海外人才“居住在澳门、工作在横琴”“科研在澳门、转化在横琴”引才路径,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国际高端人才集聚区。

(作者:彭敏静,田静,实习生吴泳莼 编辑:孙静芳)

彭敏静
向TA提问

记者

关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动态,聚焦珠海澳门,涵盖金融市场、产业发展、创新创业等方面。欢迎与我交流分享。

田静
向TA提问

南方财经驻澳门记者

关注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粤澳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