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黎雨辰 北京报道
近期大热的中证A500ETF再迎新动态。
11月19日,随着易方达中证A500ETF正式上市,在第二批集中发行的12只中证A500ETF中,在首发募集阶段便选择了“闪电战”的三家公募“大厂”——华夏、广发和易方达基金,旗下的中证A500ETF均牵头入场完毕。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横向对比各只中证A500ETF在各自上市首日的交投指标,已上市的三只基金不仅不输第一批同类ETF,甚至还在同类产品中快速追赶至“第一梯队”。
以成交额为例,上述三家公募机构的中证A500ETF在各自上市首日,分别取得了26.67亿元、21.37亿元和15.33亿元的成绩。而在首批10只中证A500ETF中,除国泰、南方基金旗下同类产品上市首日的成交额达到31.53亿元和16.44亿元外,其余产品均在12亿元以下。
在中证A500指数发布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内,场内外全部挂钩该指数的相关基金规模已达到2200亿元,成为公募市场上规模增长最快的宽基指数产品之一。
此外,近期政策也在为打造A500成为“长期投资”标的贡献合力。在11月15日正式实施的《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10号——市值管理》中,新规将中证A500成分股补充纳入了应当制定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制度的对象。
新一批ETF“后来居上”
11月5日以来,中证A500ETF市场又添入了12只新产品。而区别于大部分基金合同中10-20日的认购期,华夏、广发和易方达基金三家管理人旗下中证A500ETF均在4天内便结束了认购。
同月8日、11日和12日,华夏、广发和易方达中证A500ETF陆续成立,并分别在11月15日、18日和19日三个交易日上市,首发规模延续了20亿元。
从三只基金各自上市首日的表现来看,相比于首批上市的10只ETF,第二批入场的三只基金在交投活跃度和规模指标上均跑出了较为居前的表现。
具体来看,11月19日,易方达中证A500ETF上市首日,实现了15.33亿元的成交额,换手率78.53%。11月18日,广发中证A500ETF在上市当天实现了21.37亿元的成交额,当日换手率高达110%,也是同指数ETF中目前唯一在上市首日换手率突破100%的产品。
而在11月15日华夏中证A500ETF上市首日,基金取得的净流入额高达27.63亿元,在13只同类ETF中居首。基金规模也在日内迅速翻了一倍以上,达到46.55亿元。同时,基金当日成交额达26.67亿元,仅次于国泰中证A500ETF在上市首日的表现。
部分业内人士认为,新一批A500ETF获得的大量净流入,除管理人的头部效应外,一定程度也与近期A股自新一轮行情高点回落下的资金抢筹有关。过去一周,A股出现连日倒车回调,中证A500指数在11月12日至18日累计下跌了5.52%。
不过在广发基金看来,11月市场的回调幅度并不会很大,维持中期看好A股市场中枢上行的判断。
“关于海外,市场或低估了特朗普政策组合对美国经济带来的负面作用,降息或仍会延续。关于国内,化债满足了财政扩张的前提条件,后续需要跟踪财政扩张的具体抓手,观察窗口是12月中旬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从近期的政策态度来看,稳增长的决心是比较大的。”广发基金称。
值得一提的是,部分公募管理人此前在场外中证A500产品中埋下的转换“伏笔”,近日来也已有所兑现,或为提升场内ETF的流动性进一步提供“活水”。
此前,多只中证A500普通指数基金在合同中指出,未来当转换成跟踪同指数的ETF联接产品时,可以无需召开持有人大会。而11月15日,华夏基金、广发基金已率先公告宣布,旗下的中证A500指数基金正式转型为中证A500ETF联接基金。
数据显示,截至基金最新规模的披露日期,广发A500ETF联接和华夏中证A500ETF连接的规模分别达到了80亿元(11月5日)和30.83亿元(10月30日)。
除已上市的3只外,其余第二批中证A500ETF近期也已陆续结束募集,截至发稿有6只达到募集规模上限20亿元,并开启了比例配售。此外,首批上市的10只中证A500ETF规模也持续增长。Wind数据显示,截至11月19日,在市中证A500ETF总规模已达到1362.48亿元。还有超20只中证A500场外指数基金已成立,首募规模合计超800亿元。
展望后市,华泰证券认为,资金向核心宽基指数聚拢,中证A500或是后续重要选择之一。虽然近期ETF净流入规模收窄,但从净流入方向来看,资金由净流入沪深300转向流入中证A500指数。向后看,指数化发展仍是长期趋势之一,目前A系列中的A50已获得险资增持,A500或为资金后续配置的重要选择之一。
纳入市值管理主体
在政策端,系列新规也在持续催化市场行情。11月15日晚间,证监会在官网发布了《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 10 号——市值管理》(下称《指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指引》要求相关主体制定并披露具体的估值提升计划,具体方式包括但不限于并购重组、股权激励、员工持股计划、股份回购等,同时也进一步明确了市值管理的责任人。
其中,相比今年9月下旬发布的《指引》征求意见稿,《指引》正式稿在“应制定市值管理制度的覆盖指数”方面有所新增——除沪深300、科创50、科创100、创业板指、北证50外,还新增了中证A500以及创业板中盘200指数。
在业内人士看来,《指引》的落地一方面为上市公司估值回升提供了可靠的依据,长期破净的上市公司有望在近期迎来修复契机。从行业角度来看,《指引》又或优先对银行、钢铁、煤炭、房地产等传统行业中的破净公司构成利好。
另一方面,由于主要宽基指数成分股公司多为行业龙头,推动A500等主要指数成分股公司进行市值管理,也将有效引导市场长期价值投资,切实提升投资者回报能力和水平。
“长期破净公司需制定价值提升计划,主要指数成分股公司需制定市值管理制度。这一指引有助于提高上市公司市值管理水平,对长期提供稳定分红的红利类资产和破净率较高的大盘蓝筹股形成利好。”前海开源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表示。
记者注意到,较丰富的成分股体量,让中证A500成为应当制定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制度的对象中,成分股数量最多的指数,破净公司数量也相对较多。截至11月18日,中证A500指数的市净率为1.39,而其中破净(即市净率小于1)的成分股共有67只。
受《指引》出台影响,新一周开盘后,A股市场上的一批破净股价格得到了明显提振。而对中证A500指数而言,截至11月18日收盘,尽管指数在当日收跌了0.85%,但67只破净成分股在日内仍保持走强,平均取得了2.56%的增长。
其中,永泰能源、上海建工、杉杉股份三只成分股在18日触发了10%涨停。此外中国铁建当天收涨9.5%,建发股份、华侨城A、中国中冶、碧水源、物产中大、中国中铁和上汽集团的日涨幅也均在6%以上。
西部证券在《指引》的文件分析中指出,短期来看,市场上涨斜率趋缓,叠加长期破净股的监管要求强化,前期滞胀,低估值优质个股仍有补涨机会,PB中枢的抬升仍然需要公司从ROE或者杠杆率下功夫。而在中期上,核心指数成分股公司是文件提及的方向,因此可以关注后续市值管理制度落地情况。
(作者:黎雨辰 编辑:姜诗蔷)
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其旗下媒体。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