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要推进城乡融合发展?黄奇帆点出这三大好处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吴佳楠 广州报道
12月3日,2024年“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广州)在广州越秀国际会议中心举行。
中国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常务副主席、重庆市原市长黄奇帆在大会上作有关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演讲分享。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简称《决定》)提出,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必须统筹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全面提高城乡规划、建设、治理融合水平,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发展。
黄奇帆表示,《决定》这一提法将极大释放新一轮的发展红利、改革红利,从而为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的发展奠定基础。
黄奇帆表示,城乡融合发展将带来三个方面的好处。一是随着农村人口大幅减少,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就具备了条件,乡村振兴也有了产业基础。按照上述目标,到2035年或者到2040年时,现有的2.3亿户农户会减少到7000万户左右,平均每户有30亩地,这不仅让中国的小农真正实现联合国土地资源配置的合理状况,也将大幅度提升农业机械应用,为农业科技推广创造更好条件,有效规避农民老龄化、农村空心化、农田撂荒化带来的风险。
“户均务农的收入,将可以由现在2万多元提升到10万多元,这将是个重大的历史进步,也就是说,专业务农的收入跟城里打工的收入大体相当。而不是说城市收入高,务农总是穷,让这一历史现象基本得到解决。”黄奇帆表示。
二是将为新型城镇化创造新需求,培育新动能,推动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目前我国已经进入到人口老龄化、少子化阶段,部分城市人口在减少,不利于经济保持持续稳定增长。按照《决定》部署,如果在未来10年内持续推进近4亿人进入城镇落户,不仅可以有效增加城镇劳动力供给,消化相对过剩的房地产库存,摊薄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成本,还将为推动形成一批新的超大城市、特大城市和大城市打下基础。
“中国式现代化固然需要农业的现代化,但从根本上还是要靠以城带乡,靠一批超大城市、特大城市以及超特大城市带动的城市群、都市圈的有力带动,要靠这些超级大城市的齿轮,带动各类中小城市的齿轮运动,中国经济超级大机器才会越走越好。”黄奇帆表示。
三是中国农业人口占多数、农业文明占主导的现象将成为历史,城市文明将完全占主导地位。“如果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提升到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大体一样的水平,不仅农民工这一历史现象实现了根本的消除,还意味着中国城乡二元架构将出现质的变化,即由过去由农村人口占多数的农业国,真正转化为城镇人口占70%甚至80%的工业国。”黄奇帆表示。
黄奇帆认为,要实现上述三个方面的发展红利,还需要一系列的政策举措及改革措施,对此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也做了重要部署。第一要建立新增城镇建设用地指标,配置同常住人口增加协调的机制,《决定》提出,把握人口流动客观规律,推动相关公共服务随人走,促进城乡、区域人口合理集聚、有序流动。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固然会给流入地城镇带来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支出的压力,增加社会保障支出,但也蕴含着巨大的增量红利。”黄奇帆表示,目前全国村庄用地在城乡建设用地中占比超六成,但承载了全国三成多的人口。如果我们加快完善城乡建设用地指标和跨区域交易机制等,就可以激活这些存量土地蕴含的市场价值,这不仅有利于农民增加财产性收入,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也将有利于区域间的优势互补协调发展。
第二要保障进城落户农民的合法权益,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决定》提出,保障进城落户农民合法土地权益,依法维护进城落户农民的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探索建立自愿有偿退出的办法。黄奇帆表示,这些政策组合起来就是充分保障农民的财产权利,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
第三要全面提高城乡规划建设治理融合水平,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多年来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农民储蓄通过银行体系带给城市工商业,农业的经济剩余也流向了其他产业,这种单向的流动应该改变。要系统实现资本技术、人才要素向农村流动,在乡村兴业,需要农村有良好的治理体系和制度安排。
“这些改革都有利于资本技术等要素下乡经营,缩小城乡收入的差距。而资本技术下乡带来的不仅仅是农业产出的增加,而是整个农业产业链的全面提升,未来农业有望成为第六产业。”黄奇帆表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系列重大举措,将深刻改变中国面貌。我们对即将实现的中国式现代化充满信心,要按照《决定》要求,更加注重系统集成,更加注重突出重点,更加注重改革实效,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进展,推动中国经济更高质量的发展。
(作者:吴佳楠 编辑:孙静芳,视频编辑,刘宇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