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药的下半场:打造持续优化的创新生态系统

21新健康闫硕 2024-12-13 20:07

中国想要在创新药领域持续深耕,一定要有一个持续优化的创新生态系统。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闫硕 广州报道

近年来,我国医药健康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创新体系初步建成,部分源头技术获得突破,国际竞争力不断提升,医药科技创新正式驶入“快车道”。

数据显示,我国批准上市的新药数量已占全球总量近15%,本土企业在研管线占全球总量33%,数量指标稳居全球第二梯队之首。

与此同时,今年以来,“创新药”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新质生产力”成为全国两会热议的高频关键词,7月初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全链条支持创新药发展实施方案》,我国生物医药产业正大踏步迈向高质量发展。

然而,需要指出的是,创新药多元支付问题、入院“最后一公里”、同赛道竞争激烈、融资环境变化等,也正在成为创新药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业内普遍认为,中国想要在创新药领域持续深耕,一定要有一个持续优化的创新生态系统。

12月12日,作为“南方财经国际论坛2024年会”的主题平行活动之一,由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指导,21世纪经济报道和21世纪新健康研究院主办的“2024(第八届)21世纪大健康产业论坛”隆重举行。论坛上,多位嘉宾就创新生态系统的打造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打造创新生态系统

中国医药创新始于2015年,此后随着药品监管、医疗卫生政策的改革,创新药获得快速发展。数据显示,我国创新药占总用药比重正在从5%向10%迈进。但也不可忽视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打造创新生态系统则是解决相关问题的关键一环。

九州通集团副总经理全铭表示,在创新药生态领域,中国有三个问题亟待解决。第一是资金投入问题,大部分创新药是花10个亿用10年时间,成功率不到10%,需要持续的资金支持。美国的创新药做得好,最主要是因为有一整套资本体系支持,中国的创新药从2015年开始,到现在才发展了10年,中国现在耐心资本的数量并不是太多。

第二是市场准入的问题。中国目前以国家医保为主,创新药进入医保目录、参与国谈、再进入医院难度特别大。未来创新药的发展需要商保介入来解决支付问题。

第三是资本市场退出机制问题。创新药基金通过企业上市而不是通过分红来退出,科创板、港股开市对创新药融资有一定放开,但近期有收紧的趋势。但这些都是短期阵痛,未来耐心资本增加、商保发展、IPO加快都会成为改善的方向。

不仅如此,在同步研发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RDPAC顾问、前执行总裁康韦认为,同步研发、同步上市是RDPAC企业的核心战略,目前而言,同步上市在我国已经可以基本实现,但同步研发还面临挑战。要同步研发,就需要当前生态系统在监管流程、制度等方面有所突破,因为企业要参与全球的临床试验才能实现同步研发,全球的临床试验都是竞争入组的,要保证药品尽快地上市,这样才能最大的商业化。也因此监管效率越高的地方越容易吸引企业投资。

康韦进一步指出,尽管近年来大家常提到“资本寒冬”,但2023年license-out交易却创下新高,这充分显示了中国创新药在国际市场中的吸引力和竞争力。随着中国创新药市场迈入“2.0”阶段,越来越多的制药企业聚焦“me-better”策略,这不仅表明本土企业的创新能力在持续提升,也进一步证明了其研发效率获得了国际认可。

博思雅CEO高级顾问王颖表示,创新药的发展需要很多因素推动,比如患者可及性和愿意支付能力,以及政府的支持等包括很多环节。无论是全世界还是中国,大量的企业和政府机构都面临着资金短缺的问题,多元支付对于提高创新药可及性非常重要。

七色堇罕见病创始人吴坤表示,在罕见病领域同样需要打造创新生态系统。“罕见病”三个字容易给人造成一种误解,即人数极少,但实际上,我国罕见病群体已经达到千万级别,因此无论是对企业、政府,还是对其他机构来说,都值得为该群体花更大的代价,包括打造创新生态系统。

探索多元支付体系

支付问题是探讨创新药整个生态环境搭建时离不开的重要话题。在传统的单一支付方市场环境中,创新医药的商业化模式愈发充满挑战。与此同时,人口老龄化的趋势下,医保基金的压力也随之而来。

事实上,随着生物医药产业进入新的发展周期,处于后端的支付环节不仅影响创新药的商业化进程,也可赋能产业前端的研发、临床、融资等环节。因此,探索创新药的多元支付体系迫在眉睫。

“当一种疾病完全无药可治的时候是科学问题,而当药品研发出来之后,但是价格特别贵,便成了社会问题。”锦篮基因联合创始人、中关村高端领军人才董小岩表示,我们这些科学家和企业家出身的人,不希望把一个科学问题演变成一个社会问题,但单纯靠我们是不够的。

董小岩进一步指出,随着药物研发进入即将上市的阶段,最终进入医保的价格就逐渐成为核心问题。归根结底,行业各方都是为了让患者能用得起好药,但同时还需要联合医保和社会多方力量进行支付探索,需要全社会共同构建和完善这一良性生态。

康韦表示:“在多元支付方式方面,我们研究了国际经验,发现商业健康险的定位主要有两种:一是作为基本医疗保险的补充,二是作为基本医保的平行体系。近年来,社商融合属性的惠民保发展迅速,已经成为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当前超九成的惠民保都包含特药责任,主要覆盖基本医保尚未纳入的创新药。2023年,惠民保市场容量约为200亿元,但创新药的赔付额仅占10%左右,惠民保对创新药的支持力没有充分发挥。惠民保发展的可持续性一直备受关注,各方希望通过政府主导,商业运作的模式,进一步发挥其对基本医疗的补充作用,撬动更大的保障。”

“未来,要加速商业健康险市场的发展,首先需要明确基本医疗保险与商业健康险的功能定位,给商业健康险的差异化发展留足空间,鼓励商保公司产品的多元化,提高竞争力。这将为中国医疗支付体系注入更多活力,助力创新药的普及与可及性提升。另外,需要提高公众对商业健康险的认知,同时落实好税优激励政策,推动更多人购买商业健康险,增加筹资。”康韦说。

吴坤认为,对于创新药的多元支付,一方面来自医保支付,之外还会有商保支付,还有可能来自于财政,此前浙江和江苏已经有了类似的尝试。对于基因疗法来说,创新药企需要更多的可能性,如设定一个封顶线,医保支付一定额度之后,由其他支付体系完成,搭建一个1+X的支付体系。罕见病是需要多元支付的体系,而借鉴罕见病支付的经验可以更好促进创新药支付体系的建立,此外,还有惠民保,大病救助,慈善基金会等。

(作者:闫硕 编辑:季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