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纤维龙头签36亿元大单,光威复材四年营收“瓶颈”或破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董鹏 成都报道
光威复材延续近四年的营收瓶颈,可能会在明年被打破。
12月25日盘后,该公司发布公告,其全资子公司威海拓展纤维有限公司与客户A签订了《物资采购合同》,合同总金额为36.64亿元。
威海拓展纤维有限公司,为上市公司最主要的碳纤维业务载体,同时也是其主要营收、利润来源。
具体合同标的为,A、B、C、D、E共计五个型号的碳纤维及碳纤维织物。执行周期,分别为2024年7月1日至年末、2025年、2026年至2027年末。
其中,今年执行的合同金额为6.03亿元。截至公告披露日,该笔合同相关订单已全部执行完毕,并在当期确认收入。
2025年的合同金额为11.87亿元,2026年至2027年末的合同金额为18.74亿元。相当于,在接下来的三年时间里,光威新材仅从“客户A”处便可以获得年均10亿元左右的营收。
对此公司也指出,“本次签订合同总金额为366361.67万元,占公司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营业收入的145.51%,合同的履行将对公司营业收入和利润产生重大积极影响。”
需要指出的是,自2021年开始,光威复材收入端的增长开始停滞不前。
相关数据显示,2021年至2023年,该公司营收分别为26.07亿元、25.11亿元和25.18亿元,今年前三季度保持在19亿元左右。
不过,在今年三季度,该公司营收出现了同比42%的增长。接下来,随着以上大额合同的落地与执行,上市公司持续近四年的营收瓶颈可能会被打破。
不确定的因素,主要源于公司所处行业的特殊性,产品可以应用于国防军工等领域,其客户信息可以根据相关规定豁免披露,目前还难以确定“客户A”是存量还是增量客户。
早在2021年底,光威复材也曾经发布过类似的合同公告,彼时签订合同周期为2022年1月1日至2024年6月30日,合同总额为21亿元。
上市公司今年7月开始执行的36亿元合同,时间上刚好与2021年底签订的合同形成衔接。
还需指出的是,光威复材当前产品分别为碳纤维及织物、碳梁、预浸料等,其中收入占比、毛利率最高的产品便是碳纤维及织物。
近几年,随着国内碳纤维行业的整体扩产与竞争加剧,不同牌号的碳纤维价格有所回落,使得该产品毛利率有所下降。
光威复材也不例外,2020年以前公司碳纤维及织物毛利率一度超过80%,到今年上半年已经跌破60%,但是仍然高于碳梁、预浸料等产品,处于相对高位。
加之公司计划总投资21亿元的包头项目,一期4000吨产能已于今年6月宣布投产,也使得光威复材碳纤维放量预期明确。
相关数据显示,2023年该公司碳纤维涉及产能为3685吨,产能利用率为70.21%,当期产销基本保持平衡。而随着上述内蒙项目产能的逐步释放以及未来三年大额订单的锁定,公司整体盈利端也存在进一步提升的可能。
(作者:董鹏 编辑:张伟贤)
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其旗下媒体。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