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许爽 广州报道
临近岁末年尾,银行业正加速出清不良资产包。
近日,中国银行广东省分行、平安银行、中信银行郑州分行、兴业银行武汉分行等多家银行机构在银行业信贷资产登记流转中心(以下简称:银登中心)发布了多个不良贷款转让项目公告,并将竞价日定于12月末。从各家机构的项目公告来看,竞价起始价基本在项目本息总额的15%内。
中国银行广东省分行的公告显示,此次不良贷款转让项目资产均为个人消费贷款损失类,未偿本息总额为2.72亿元,竞拍起始价仅为1263万元。平安银行最新一期不良贷款项目涉及个人消费及经营性贷款,未偿本息总额为4620万元,单一借款人最高未偿还本息208万元,竞拍起始价为1250万元。中信银行郑州分行的不良贷款转让项目77%为可疑类、20%为次级类,未偿本息总额为9075万元,竞拍起始价为1225万元。
12月24日,兴业银行连发2个单户对公不良贷款转让公告。其中,宜昌泰顺矿产品贸易有限公司不良贷款转让项目未偿本息总额1257万元,起始价仅为90万元;湖北景程建材技术有限公司不良贷款项目未偿本息总额2167万元,起始价为420万元。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注意到,自12月份以来,银登中心共登记了不良贷款转让业务项目数294个,其中银行机构登记了257个项目。今年四季度以来,银行机构已登记了458个不良贷款转让业务项目。
而在今年三季度,各类金融机构在银登中心登记不良贷款转让业务项目数仅有288个,其中银行机构登记252个,项目未偿还本息规模已创季度新高的826.2亿元。
事实上,自2021年(原)银保监会推动不良贷款转让试点以来,越来越多银行机构(总行、一二级分行)通过转让不良贷款项目,批量出清个人消费信用贷款、信用卡透支和个人经营类信用贷款等不良贷款以及对公不良贷款,银登中心不良资产转让成交业务量呈现出逐季度增加的趋势。今年前三季度不良资产转让业务的数量和规模(未偿本息)分别为453个、1276.3亿元,均同比增长超过50%。
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处置不良资产的渠道主要有四种,一是清收重组和减免,二是自主核销,三是不良资产对外转让,四是不良资产证券化。“速度慢、批量化处置能力不足是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中普遍面临的问题。不良资产批量转让主要由银行将不良资产大批量的转让给资产管理公司。提高不良资产转让力度,有利于加快不良资产处置步伐,帮助银行优化信贷结构,提高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上述人士表示。
截至目前,已有752家银行业机构开立不良贷款转让业务账户。值得注意的是,97家银行业机构为年内开立账户的机构,总行层面则包括招商银行、浙商银行两家股份行,以及苏州银行、温州银行、广州农商行等城商行、农商行。同时,在97家中,超半数为农商行、村镇银行和农村信用社。
对于城商行、农商行而言,其不良贷款仍面临较大压力,这要求备足抵御风险 的“弹药”,以应对不良资产化解问题。三季度商业银行主要指标显示,商业银行不良率与上一季度持平,为1.56%。而城商行不良率为1.82%较年初上升4个BP;农商行较年初下降20个BP,但仍保持在3%以上。
中国银行研究院中国金融团队主管李佩珈此前曾指出,不良资产批量化转让有利于提高不良资产的处置速度。清收处置把握“抢”字诀,第一时间开展化解工作,资产清收处置时间越久,清收化解工作效果越差。综合运用多种不良资产处置手段,尤其是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手段,提高不良资产回收率。
银登中心数据亦显示,在批量个人业务中,加权平均折扣率、平均本金回收率均与逾期时间呈现负相关。例如2024年二季度的批量个人业务中,逾期一年以下的业务平均折扣率及平均本金回收率为14.2%、15.5%,而逾期超过5年以上的业务平均折扣率及平均本金回收率降至1.5%、5.8%。
(作者:许爽 编辑:萧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