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郑永年:应破除影响创新的各项障碍,建议探索设立“科创特区”|2024年终特刊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洪晓文 深圳报道 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强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超前布局重大科技项目,开展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示范行动。开展“人工智能+”行动,培育未来产业。
会议还强调,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规范地方政府和企业行为。积极运用数字技术、绿色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当前全球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全球科技竞争新变量不断增加,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明显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日益成为影响国家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要求,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当前全球科技竞争格局呈现出哪些新特点?中国在新一轮科技变革和产业革命中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中国应如何推动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围绕上述问题,21世纪经济报道对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前海国际事务研究院院长、公共政策学院院长郑永年进行了专访。
郑永年
要形成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
《21世纪》:IMF最新预测显示,今年全年发达经济体增速约1.8%,而新兴与发展中经济体增速预测为4.2%。你怎么看当前世界经济的不同步复苏?为什么这种分化进一步扩大?
郑永年:早在多年以前,发达经济体与发展中经济体增长的不同步现象就已出现,尤其是中国加入WTO之后,对全球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接近30%。这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当我们在谈论发展中经济体的“中等收入陷阱”时,发达国家其实也面临“高收入陷阱”问题。发达经济体人均GDP基本上在4万-6万美元左右,有的甚至更高,而这些经济体的经济增长大多来自于科技创新,因为其他方面的红利基本已经消退,因此,如果科技创新水平不能持续提高,就会进入经济放缓的阶段。
广大发展中经济体的增长空间还很大,中国现在人均GDP达到1.3万美元左右,但离发达经济体还有一定差距。发展中经济体基数小,发达经济体基数大,所以前者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增大是很自然的事情。但是,这并不代表发展中经济体占世界经济总量的份额在显著增加,因此对于这个数据还是要冷静科学地看待。中国自身的发展其实也遵循这一规律,过去一段时间里中国经济经历了两位数的增长,近年来增速有所放缓,因为经济体总量越大,其增长速度越慢。目前美国是世界最大经济体,其当前的经济增长率也并不低,这归功于近几十年来其科技创新能力的长期领先。
《21世纪》:美欧经济增长表现也出现分化,今年三季度欧元区同比增长0.9%,美国增长2.8%,这是否也可以用科技创新差距来解释?
郑永年:美国是发展导向型经济体,世界上许多技术创新都持续地诞生在美国。近代以来欧洲也曾一度是创新高地,但现在欧洲经济体创新能力越来越弱。德国虽然提出了“工业4.0”战略,但其实除了传统行业的一些技术更新之外,并没有在未来产业领域崭露头角,比如在互联网、人工智能方面,德国都没能抓住先机。美欧是很有意思的一组对照案例,美国是生产力发达但生产关系不够先进,相应的规则管制较少;而规则导向型的欧洲恰恰相反,规制过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创新活力。
再来看中国,作为增长快速的发展中经济体,在互联网、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领域涌现出很多独角兽企业,这代表中国的新质生产力发展势头迅猛,但与此同时,很多颠覆性技术研发出现后,市场化开发和应用不足。以人工智能为例,在该领域中国科研人员发表的论文数量非常多,但是商用开发程度还远远不够。
《21世纪》:如何理解这个现象?
郑永年:关键是要形成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打造有利于促进创新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要让更多的独角兽企业在中国落地生根,就需要进一步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减少一些可能影响创新活动的制度机制障碍,例如简化审批流程等,让民营经济能够发展壮大。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中央对于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部署很明确,但需要注意的是,各地方在执行层面可能存在偏差,比如有的地方企业服务做得很细致,而有些地方可能民企难以获得相应的支持。要知道,所有“巨头”都是从中小企业发展而来的,培育一个成功的民企并不容易,地方需要更精心呵护。
建议考虑设立“科创特区”
《21世纪》:前不久你曾提到,当前全球竞争核心是围绕着人工智能展开的。中国面临着哪些挑战和机遇?
郑永年:根据目前国际上已经形成的共识,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核心是互联网人工智能。人工智能影响着一国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军事等方方面面,其影响可能远超过此前的几次工业革命,这也是当前国家间科技竞争的关键领域,目前处于领先地位的主要是中美两国企业。两国关于人工智能的基础研究水平旗鼓相当,但商用规模和水平仍存在一定差距,对此我们要保持清醒的认知。如何兼顾人工智能的安全与商业化发展,是中国面临的挑战之一。
从机遇来谈,人工智能是中国在国际科技竞争中实现赶超的契机。与前三次工业革命的代表性技术不同,人工智能与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是高度互动的,将对人类社会带来更加深远的影响。美国人工智能创新集中在西部的硅谷到德克萨斯的狭长地带,以及东北部的纽约湾区—波士顿一带。中国的人工智能发展其实也集中在两大区域:粤港澳大湾区和长三角,北京地区因为高校众多,基础研究能力很强。可以看到,在互联网人工智能领域,中国企业正在创造大量的新质生产力。在这过程中应特别注意优化监管,破除可能阻碍人工智能发展的一些制度性障碍。
《21世纪》:怎么破除这些制度性障碍?科技体制改革应从哪些方面着力?
郑永年:首先是监管体系改革。今年《黑神话·悟空》爆火出圈掀起了一波关于国产游戏的热烈讨论,实际上深圳、广州等地的企业近年来生产制作了大量的游戏产品,但因为各种因素,许多游戏没能在国内落地发行。一方面,行业监管确实很重要,因为游戏影响着一代又一代年轻人的成长;但另一方面,游戏也是一个新兴产业,有利于为经济发展带来新增长点。因此需要平衡好监管和发展。
其次,是科技体制机制本身的系统性改革。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需要注意的是,中央把教育、科技、人才放在一起进行论述,说明接下来改革的重点之一是部门协调。目前教育、科技、人才分属不同部门管理,教育归属教育部,人才归属人社部,科技领域则涉及科技部、工信部、发改委等多个部门。推进产学研一体化并不容易,如何实现融合统筹,破除从中央到地方的“条条块块”分割,是接下来应该重点解决的问题。
因此,我建议打造“大科创体系”。我这几年提出一个概念叫“新三驾马车”,即大力发展基础科研、应用技术与金融。从这个角度来看,我认为教育和人才的相关事务应放在一起来统筹,因为教育培养人才。科创则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基础科研,这主要与教育相关,从世界经验来看,基础科研大多数都在大学及其相关的科研机构中进行。另一部分就是应用技术转化,其主体是企业,包括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最后,实现从基础科研到应用技术转化之间的路径畅通,离不开金融支持。
粤港澳大湾区有高水平的大学和国家实验室,具备开展基础研究的条件,同时有得天独厚的市场优势能够推进技术转化,金融方面还有香港,所有要素都齐全。但是因为科技体制机制改革还不够完善,导致数据、人才等创新要素的流动还不够顺畅。许多高校实验室、国家实验室出于安全等方面的考虑是不对外开放的,这也可能造成一些实验室投入巨大、使用率却较低。因此,需要通过体制机制改革,让创新要素充分流动起来,打破行政壁垒。
目前,尽管中央从顶层设计上已经在推动大科创体系的整合,但由于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涉及多个部门、牵涉多组利益攸关方,即使在地级市层面改革也需要相当长一段时间来逐步推进,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行更是难以一蹴而就,所以应先地理范围更小的区域开始推进。例如,粤港澳大湾区本身已经具备非常全面的创新要素,能否考虑在地理范围更小一些的横琴、前海或者南沙设立几个“科创特区”,由中央授权“科创特区”进行大科创融合的探索,开展先行试验。我们可以把“科创特区”理解为一个由中央直接全面授权的科创园区。最关键的是允许一定范围内的试错,而且因为地理范围较小,即使发生创新失败或者试验错误,其影响范围也很小、结果相对可控。
要鼓励打造更多中国的跨国公司
《21世纪》: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你怎么看当前我国产业结构的长短板?
郑永年:当前我国在“新三样”产业领域具备突出的比较优势,因此也贡献了大量的出口份额。同时要注意的是,“不能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要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最大限度地避免过于依赖某一个企业、某一个产业,这样也能减轻外部风险因素的影响。一个国家、一座城市的经济发展理想形态应是均衡发展。
《21世纪》:除了“新三样”以外,你认为还有哪些领域在“调结构”中有机会?
郑永年:每每提到“调结构”,很多讨论都集中在新兴产业上,而我觉得同样重要且不应忽视的是传统产业升级。我国拥有41个工业大类、207个工业中类、666个工业小类,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但我同时也观察到,许多产业仍然处于中等技术水平、中等附加值,拥有巨大的提升空间。新兴产业的发展固然重要,但它们也相对更脆弱,容易受到外部环境变化的冲击,面临更激烈的国际竞争。因此,要看到传统产业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根基,例如服装等产业,但要尽可能地提高附加值,例如打造文化品牌,避免仅仅依靠低成本和薄利的价格竞争导致“向下竞争”。
《21世纪》:如何通过传统产业升级带动新的消费需求?
郑永年:消费升级不仅仅靠营商环境、消费环境的改善,还要壮大中国的“文化中产”。要在中等收入群体发展壮大的过程中融入中国品牌文化,形成一批能够为优质品牌买单的消费群体。“文化价值”也是产品附加值提高的重要方面。从社会民生角度来看,尽管现在电商直播把商品价格降到很低是个好事,让大众以更低的价格享受更丰富的产品,但从经济角度来看,我们也要关注过度的低价竞争对企业生产、产业扩张空间的影响,正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要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规范地方政府和企业行为。
《21世纪》:很多传统产业正在“出海”到生产要素成本更低的其他国家和地区,怎么看这种现象?这种情况下如何鼓励企业向价值链更高端升级?
郑永年:首先这是很自然的现象。粤港澳大湾区很多企业因为土地、劳动力、环保的成本转移部分生产到东南亚地区。而且我国内部,也正在经历着东部传统产业转移到西部的现象,这是产业升级迭代必然的趋势,是市场自发选择。问题在于,如何通过产业升级让高附加值的环节留在国内,让企业升级的成果与中国经济发展的宏观环境相互促进。因此我一直强调,要推动中国企业出海,鼓励企业构建中国的跨国公司。一些地方政府可能希望把GDP留在本地,不鼓励企业出海,但这是行不通的,因为生产成本一直提高,这就是所谓的“不出海就出局”。
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对待企业的思路政策、体制机制要改革,不仅要为企业释放市场空间(例如优化市场准入政策等),还要按照市场规律、资本运行规律来设计政策。以今年很火热的低空经济为例,这个产业和相关技术并不是现在才出现的,只是以前没有释放市场空间(如空域管辖限制等),现在逐步探索开放相应的空间,产业就迎来了起飞的机遇。
再比如,中国造船业非常发达,但使用场景主要是商用的大型货船,民用的私家船还很少,而这其实是有相当一定规模潜在客群的,主要是政策空间需要放开。海洋经济发展也是同理,我认为这不仅仅是建设海洋牧场或者关注某几个产业赛道,更重要的是为大众提供进行海洋场景消费的条件。
整体而言,中国传统产业升级、未来产业发展的市场空间很大,但都需要进一步的体制机制改革,消除一些不合理的行政限制,让新技术、新模式真正转化成实实在在的经济活动。
(作者:洪晓文 编辑:张星)
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其旗下媒体。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