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 陈思琦 深圳报道
今年前11个月,深圳外贸进出口规模首次迈上4万亿台阶、达4.11万亿元,贡献了广东省约81%的增量。
“深圳作为‘外贸第一城’,对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的重视程度远超其他地方。深圳可先与香港探索体制机制的衔接,前海则是一个核心点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深圳研究院院长、国际贸易规则研究院院长于海纯表示。
当前,经济全球化逆风加剧。日前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尤其强调有序扩大自主开放和单边开放,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
于海纯分析道,中国正全面推进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和《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DEPA),一方面要吸收其中的先进规则,另一方面,以我国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体量和地位,无论加入哪一体系,都应主动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
这一“双向对接”的进程中,自贸区、自贸港起到前沿引领的作用。而粤港澳大湾区有“一国两制三法域”的特性,加之深圳“外贸第一城”的实际需求、前海“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的战略定位,在一众自贸区中,前海的作用更显特殊。
12月,在国务院批复的《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总体发展规划》(简称《前海规划》)正式发布一周年之际,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落子前海,揭牌国际贸易规则研究院。借此契机,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专访了该院院长于海纯。
(于海纯。受访者供图)
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扩”与“稳”
南方财经:日前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稳外贸、稳外资。当前,逆全球化与贸易保护主义不断抬头,官方如此定调释放了什么信号?
于海纯:关于高水平对外开放,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释放出两个重要信号:“扩”与“稳”。
“扩”是指,在逆全球化思潮加剧的当下,我国更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拥有超大规模市场和完备的产业体系,对世界各国的磁吸效应非常明显,已是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长期保持全球第二大外资流入国地位。我国有能力为世界各国提供新的发展机遇,这次也释放出主动扩大开放的意愿,将在严峻的国际环境下赢得经济发展的主动权。
另一个关键词是“稳”。我国正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如今外循环遇到的挑战较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首项重点任务是“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聚焦提振国内消费。这并不代表忽视了外循环,而是要在逆全球化风潮下,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逐步与CPTPP、DEPA等高水平国际经贸规则对接,而非盲目冒进。在电信、医疗、教育等领域,可先在自贸区、自贸港开放试点,试点成熟后可在自贸区之间复制推广,逐步推广至全国。
南方财经: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何强调“有序扩大自主开放和单边开放”,这将催生国际经济合作的哪些新机遇?
于海纯:自主开放、单边开放即是说,无论对方开放还是封闭,中国都单方面、主动向对方扩大开放。我国作为超大体量经济体,不仅机会众多,还会提供一系列单边开放的利好政策,比如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清零”,对与我国建交的最不发达国家给予100%税目产品零关税待遇等,由此进一步提高对世界各国的吸引力。
通过有序扩大自主开放和单边开放,我们可以将重大机遇延伸到更多国家,比如以东盟国家为代表的“全球南方”,促成更多双边或多边合作。
前海可作深港规则衔接“试验区”
南方财经:国家赋予前海的一大定位即是“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在一众自贸区中,前海有何特殊性?
于海纯:受逆全球化风潮影响,WTO规则逐渐被边缘化,区域贸易协定兴起。目前我国正在推进加入CPTPP和DEPA,里面的规则需要认真研究、进行利弊分析,一方面要吸收先进规则,更好地融入全球经济贸易环境;另一方面,以我国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体量和地位,无论加入哪一个体系,都应参与到规则的制定中,规则对接是相互的。
这个过程中,自贸试验区、自由贸易港起到制度创新的先行先试、前沿引领作用,前海则处于“前沿中的前沿”。
作为经济特区,深圳拥有特区立法权,可在国家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更有制度性地推动先行先试。同时,深圳作为“外贸第一城”,出口规模连续31年居全国第一,对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的重视程度远超其他地方。
前海则是“特区中的特区”。《前海规划》专门提到,对标CPTPP、DEPA等高标准经贸规则,率先开展压力测试,有序推进电信、互联网、教育、文化、医疗等领域相关业务开放。
推进加入CPTPP和DEPA是一个中长期目标,而大湾区有“一国两制三法域”的特殊性,从中短期来看,大湾区尤其深港之间可率先研究体制机制的衔接,前海是一个核心点位。
比如,香港和内地的法律体系不同,前海法院就在探索跨境商事法律规则的衔接,法院审判可适用双方约定的国际公约和域外法;再比如,DEPA是国际高标准数字贸易规则的代表,数字贸易规则的核心在于跨境数据流动,深港可探索以前海作为“试验区”,在跨境数据流动方面先行先试。
南方财经:从2013年设立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深圳研究院,到如今在前海揭牌国际贸易规则研究院,为何重视深圳?未来将有哪些业务布局?
于海纯: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建校七十多年,一直以对外经济贸易领域的人才培养见长。深圳则是名副其实的“外贸第一城”,且有雄厚的工业制造基础和高度协同的产业链,对外贸人才的需求较大,深圳的产业优势与贸大的学科优势是相通的。贸大不仅可为深圳输送人才,结合深圳的产业特点、人才需求,贸大的专业设置、教学模式等也可以及时更新,适时而变。
目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在深圳形成了“一体两翼”的格局。“一体”就是贸大的北京校本部,“两翼”就是在南山区虚拟大学园的深圳研究院,以及不久前在前海揭牌的国际贸易规则研究院。
深圳研究院有三大功能——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人才培养,既有承担智库项目,也累计培养了高级研修班学员3000人以上。国际贸易规则研究院将更侧重智库研究,围绕国家重大战略,依托贸大丰富的学术资源,开展前瞻性、针对性、储备性政策研究,以及前海所关注的一系列涉外问题研究。
(作者:陈思琦 编辑:孙超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