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国内光伏行业因供需错配遭遇冲击,产业链利润降至“冰点”。24家A股光伏企业整体亏损超242亿元,仅6家盈利。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曹恩惠 上海报道
在供需错配的影响下,2024年国内光伏行业遭遇冲击,产业链迎来利润低点。
截至1月20日,隆基绿能(601012.SH)、通威股份(600438.SH)、晶科能源(688223.SH)、大全能源(688303.SH)、特变电工(600089.SH)、双良节能(600481.SH)等24家A股光伏企业发布2024年度业绩预告,整体亏损超过242亿元,仅有6家公司实现盈利。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绝大多数光伏龙头业绩承压,且不少公司陷入巨亏。这其中,隆基绿能、通威股份、东方日升(300118.SZ)、大全能源、弘元绿能(603185.SH)等公司预计2024年度亏损金额均超过25亿元。
“量升价跌”是光伏公司亏损的主要原因,特别是一体化龙头企业,陷入了“卖得越多亏得越多”的境地。尽管自2024年第四季度,国内光伏产业已经充分意识到供需严重错配所带来的“恶果”,并通过一系列自律措施,来促使产业回归理性竞争。但“船大难掉头”,过度竞争所引发的蝴蝶效应,短时间内在产业内难以消除。
不过,业内也是较为积极地看好产业链价格回升。晶科能源在业绩预告中展望2025年产业运行时称:“在行业自发性调整下,产业链价格已出现企稳信号,行业供需关系有望加速再平衡。”
四季度均遭“重击”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2024年第四季度,光伏龙头集体遭遇重击。
一方面,产业链价格大幅下滑导致主营业务盈利承压;另一方面,存货或者固定资产减值计提,则是不少光伏公司在第四季度利润一次性“亏没”的主要原因。以晶科能源为例,该公司预计2024年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0.80亿元至1.20亿元,是一体化光伏龙头企业之中为数不多实现盈利的公司。但实际上在2024年前三季度,晶科能源还拥有12.15亿元的归母净利润。这意味着,在第四季度,该公司亏损约10.95亿元至11.35亿元。并且,从扣非净利润的数据上看,晶科能源则在2024年亏损7.50亿元至10.50亿元。
“面对低价订单造成的毛利率下降以及落后产能淘汰、火灾事故等因素影响,公司报告期内经营性业绩出现同比较大下降。”晶科能源称。
另外两家光伏一体化巨头企业隆基绿能、通威股份2024年度亏损金额居前,分别预计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8亿元至-82亿元、-75亿元至-70亿元。隆基绿能在业绩预告中表示:“技术迭代导致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增加,参股硅料企业投资收益产生亏损,导致经营业绩出现阶段性亏损。”而在通威股份的公告中,“资产减值”亦被提及——全年长期资产减值报废约10亿元,是致使公司亏损的一大原因。
硅料,是过去两年(注:2024年之前)光伏产业最赚钱的环节。但由于2024年价格大幅下跌——整个硅料环节价跌幅度约40%、成交均价整体低于现金成本——硅料企业普遍净利润为负。除了通威股份外,大全能源预计2024年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1亿元至-26亿元,新特能源(01799.HK)则预计亏损38亿元至41亿元。相较于前三季度,大全能源、新特能源的亏损金额在第四季度扩大,单季度最大亏损预计均超过20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业内分析认为,硅料企业在第四季度亏损扩大的另一原因,在于降负荷生产后全成本的上升。例如,中金公司在分析大全能源的业绩预告时便指出:“考虑进一步调降开工率带来的全成本上升,我们判断四季度公司硅料单位经营性亏损进一步环比扩大。”
周期底部真的来了?
目前已经公布2024年度业绩预告的A股光伏公司,涉及硅料、硅片、组件以及辅材等环节。然而,产业链主要制造环节亏损性运营,是2024年国内光伏行业不得不面临的残酷事实。除去一体化企业以及硅料企业外,硅片环节也是亏损“重灾区”。
2024年度,硅片价格整体下跌近45%,高库存之下,硅片公司存货跌价准备大幅上升。例如,近些年来在硅片环节重点投入的弘元绿能、双良节能以及京运通(601908.SH),在2024年都出现了超过15亿元的亏损。这其中,双良节能、京运通分别预计亏损16.80亿元至19.80亿元、16.80亿元至24.50亿元。弘元绿能在其中的亏损金额最高,预计净利润为-27亿元至-25亿元。不过,该公司虽然从光伏切片设备行业起家,但目前已经覆盖工业硅、高纯晶硅、单晶硅片、高效电池和组件等,构建一体化模式。
那么,当前产业链价格是否触底,2025年行业能否回血?
2024年底,各大券商机构所发布的2025年光伏产业策略研报时,几乎都会提及“周期底部特征已现”或者类似观点。
“本轮光伏产业周期运行至今已有4年时间,周期的下行阶段至今已持续了5个季度。”财信证券所预计的本轮景气周期见底的指标依此为:产品价格、企业盈利、稼动(库存)、产能建设。该机构观察到,目前产品价格和企业盈利达到历史低位,产品累库,产能建设已见放缓。
国联证券则认为,在政策加持下,2025年行业供需格局有望迎来底部反转,带动新技术资本开支。
“供给端是行业目前的核心矛盾,当前龙头企业资金储备相对充裕,但二三线企业的现金流失速度较快,行业在未来2至3个季度内会看到部分尾部企业被市场化地出清。”中金公司分析认为,中短期看,此轮行业盈利能力下滑叠加了需求快速增长、技术迭代、融资支持等多重因素,2025年第二季度行业价格有望逐渐回升。
(作者:曹恩惠 编辑:骆一帆)
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其旗下媒体。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