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竞争秩序场:算法治理仍在路上,端侧AI带来隐私新课题

21世纪经济报道 王俊,肖潇 北京报道
2025-01-23 05:00

竞争秩序,永远是常说常新的话题。尤其是在新旧产业交替的时刻。

在过去一年,我们看到,互联网平台旧脚本的问题尚未解决,在存量竞争中矛盾越发突出;人工智能带来的新故事里,亦充满了安全与治理的迷惑。

即日起,我们将推出《2024年竞争秩序场报告》,聚焦电商、社交平台和端侧AI三大领域,从过去一年的典型案例入手,梳理竞争秩序的裂隙与演变。这不是一份解决问题的清单,而是一份抛出问题的地图:哪些秩序出现了裂隙?又将如何塑造未来的市场格局?

一 实测六大社交平台:推荐算法大起底

推荐算法的双重难题

推荐算法的本质是内容分发,旨在提高信息分发的效率。2012年,最典型的推荐算法产品今日头条诞生;2017年,抖音引入智能推荐算法。推荐算法从星星之火到烈火烹油,各大社交平台都开始通过分析用户的历史行为、兴趣偏好和个性特征,精准预测用户的喜好,并构建出信息流式的内容推荐体系。

从工作原理来看,目前的推荐算法系统大多由三个要素组成:用户、项、用户对项的操作行为。

简单理解,“用户”指的是每个用户独特的兴趣特征、身份特征等等;“项”是用户与内容之间的相似性,比如算法会找到与某个用户兴趣最相似的人群,再给他们互相推荐一方感兴趣、另一方还没接触过的内容;“操作行为”则主要包括每个用户的点击、购买、观看、浏览数据。

在这些大数据的基础上,推荐算法能够越来越精准地“猜你喜欢”,也引起越来越多的争议,其争议点可以归纳为客观上的“不安全”和主观上的“不安全感”。

一方面,推荐算法是平台提高用户黏性的主要竞争手段,它越能精准向用户推荐符合其偏好的内容,用户看到的信息就越单一,长此以往可能停留在算法构造的“过滤气泡”中。

另外,推荐算法越来越能“读人心”,而透明度没有及时跟进。面对新技术的艰深造物,公众难免会产生怀疑和不信任感。

需要提到的是,也有不同观点认为平台在实践中有追求算法多样性的内在动力,因为用户能消费更多种类的内容和商品,反而是更利好平台商业变现的做法。国外学者在研究算法成瘾问题时进一步发现,平台留住用户的最好方式其实是“提供两条不感兴趣的内容,再提供三条感兴趣的内容”,这种间歇性的“内容奖励”会让人们产生更多多巴胺,心理原理类似“老虎机”的赌博成瘾过程,因此带来的算法成瘾问题同样值得关注。

测评:“算法透明”长路漫漫

针对信息茧房和上瘾问题,2024年11月,国家网信办下发的《关于开展“清朗·网络平台算法典型问题治理”专项行动的通知》要求相当明确:严禁推送高度同质化内容诱导用户沉迷。不得强制要求用户选择兴趣标签,不得将违法和不良信息记入用户标签并据以推送信息,不得超范围收集用户个人信息用于内容推送。规范设置“不感兴趣”等负反馈功能。

结合专项行动的要求,南财合规科技研究院-21世纪经济报道对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快手、小红书、B站的推荐算法的合理性进行了测评,测评分为算法可解释性、用户自主性、防沉迷措施三个方面。

在算法可解释性上,目前只有微博对推荐内容给出了非常简略的原因解释。在“关注”页面,如果刷到了纯粹由算法推荐的博文,顶部会有一行小字解释:看到该内容是因为您关注的好友“xx关注了”或您关注的好友“xx点赞了”。至于为什么在众多内容中算法选择推荐了这一条,并没有给出更多维度的解释。不过,在抖音推荐页面,如果好友点赞会提示“××推荐”;在朋友页面,则可以看到关注好友发布的视频。

与此同时,微博、抖音、哔哩哔哩都采用了相似的兴趣标签管理设计:长按一条内容,可以看到“减少xx用户”“减少xx频道”“减少xx标签推送”的选择,一定程度上解释了这条内容在算法中的分类,也让用户更便捷地管理算法偏好。但微博和哔哩哔哩也因此没有设置统一的、全方位的偏好管理页面。

这就说到了在自动算法面前,用户能掌握多少自主性的问题。测评发现,小红书、快手、抖音都有统一的标签管理页面,用户能在这些页面里调节每种内容的算法推荐强度,内容标签约一百种。

但必须指出的是,这些标签管理页面的入口都隐藏很深,比如抖音的点开步骤为:Tab栏中的“我”→右上角的“设置”→“更多功能”→“使用管理助手”→“内容管理”,五步操作后才能进入最终页面,而且“使用管理助手”的名字也很难让普通人直观理解含义。相比之下,快手的“内容偏好设置”直接放在了侧边栏。

用户需要能够关闭“个性化推荐”,已经是近三年反复提及的要求。将个性化推荐的开关放在“隐私设置”中,也是较为普遍的做法,但测评仍然注意到两个问题:一、关闭入口隐藏较深,起码需要经过四次操作,并且几乎每一次操作都需要下拉到页面最底部;二、所有平台的个性化内容推荐和个性化广告推荐都需要分开关闭,甚至有些关闭按钮在完全不同的目录中。比如,抖音的“个性化广告”在单独的“了解与管理广告推送”功能里。

最后,在防沉迷问题上,视频平台的措施相对完善——抖音和哔哩哔哩都有单独的时间管理功能,用户可以为自己限制使用时间或者设置提醒。而其他平台只有用户打开青少年模式后,才能使用类似功能。

二 实测多款AI手机:技术发展背后蛰伏风险

市场现状:AI注入新活力

继2023年创下10年来最低纪录后,全球智能手机市场下行趋势出现逆转。据市场调研机构Counterpoint的报告,全球智能手机市场2024年销量同比增长4%,在连续两年下滑后首次迎来复苏。

对于未来,Counterpoint还预测到,2025年全球智能手机市场还将会继续增长,其中收入将增长8%,销量增长4%,前景较好。

直观的数字客观折射出现状:2023年前,以手机为代表的消费电子行业已低迷多年,各路手机厂商在外观、芯片、续航等功能上下功夫,收效微薄。

2022年底ChatGPT的爆火引发了生成式人工智能热潮,大模型成为市场押注的风向。伴随着技术的发展迭代,大模型逐渐走向手机、汽车、智能设备等端侧,AI与端侧的融合被视为新的创新锚点,成了手机厂商刺激增长的抓手。

2023年起,各个手机厂商纷纷推出自己的大模型。手机厂商布局大模型并非噱头,而是切实可以带来手机性能的提升以及商业模式创新。

端侧大模型指在终端设备(如智能手机、平板、PC、智能穿戴设备、自动驾驶及具身智能等)上运行的大型预训练模型。实时性、低延时等是端侧AI最诱人的优势。借助端侧大模型,用户大部分数据处理均在本地完成,只有少量高算力需求的场景会调用云端算力,大幅提高响应速度。

在手机上落地大模型具有天然优势。手机终端直接触达用户,拥有丰富的用户数据,可以与模型交互,提升模型性能,并反哺提升用户体验。

这正是手机厂商新商业故事的起点,荣耀手机原CEO赵明曾表示,AI手机的核心是基于算力的个人定制化操作系统,“不是拥有生成式AI功能的手机就叫AI手机,未来的AI手机是一个可以真正懂你的手机”。

可以看到,从2024年下半年开始,各个手机厂商推出新机型主打的卖点是AI智能体,其类似于大模型的肉身,作为用户与数字世界的交互入口。比如用户只需要跟智能体聊天,就可以实现修图、配文一键转发朋友圈;一句话的指令,智能体就能直接点外卖、打车、购物。

在更广阔的未来中,智能体将是你最忠实的助手、最熟悉的伙伴,理解用户,预测用户需求,提供个性化服务和情感共鸣,为商业拓宽边界。

目前的市场预测印证了对智能体商业逻辑的认可:最新市场研究,预计到2030年,全球AI智能体市场规模将从2024年的51亿美元激增至471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44.8%。

隐私保护:AI手机商业故事的起点

大模型的技术特点以及智能体的功能定位,决定了AI时代隐私保护问题的复杂性。

首先,数据是AI模型的“食粮”,AI模型的建立,依赖于大量的数据进行训练和优化,以提升其准确性和性能。

其次,为了提供更加精准的个性化服务,必须收集和分析用户的行为习惯、偏好等信息。

各个手机智能体还会嵌入“智能加强”之类的功能,来搜集更多的个人数据。比如荣耀YOYO的“个人记忆”会收集日程信息、交易信息、重要人物/地点、纪念日信息;小布的意图感知服务会收集:位置信息、应用使用信息、亮灭屏状态、开关机信息、运动健康信息(步数、睡眠)等。

此外,在运行AI任务时,也需要充足的数据来处理和分析。这些数据可能来自手机内置的传感器、用户输入的信息以及从云端获取的数据等。

可以看到,AI手机的功能须“吞下”大量的个人数据才能够成立。因此,隐私保护也就成了一切商业故事的起点。隐私保护做不到位,将直接影响用户的信任度。

测评:我的隐私是否被滥用?

测试多款AI手机后,一个明显的感受是:隐私政策变得前所未有的复杂。

AI时代,手机厂商既是功能聚合的中心,也是数据流转的节点,隐私政策变得更加细密而难以解读。

“AI功能”下设的每一项功能,几乎都会有单独的隐私政策,好比不同的App,负责不同模块,随即衍生出了多个说明文档。

这种“分工明确”的隐私条款,一方面体现了厂商对数据保护的重视,另一方面却让消费者稍不留神就陷入信息迷宫,难以真正了解自己的数据被如何收集与使用。

而更令人担忧的是,手机厂商是否“挂着羊头卖狗肉”,更加难以辨明。

在实测过程中,南财合规科技研究院-21世纪经济报道发现了不少与手机厂商的宣传有出入的地方,首当其冲的是端侧处理与云侧处理之争。

上述提到,端侧AI的用户大部分数据处理均在本地完成,这决定了端侧AI在私密性上的优势。荣耀宣传时强调“端侧AI更个人化、人性化、隐私保护的智慧体验。”vivo也对外表示“今年我们有十几个、数十个功能都端侧化了,以后可能闲聊、识别、决策、执行全部都端侧化了。”

但现实中,目前国内AI手机的许多功能依然高度依赖云侧处理。

一旦数据上传云端,隐私泄露的风险成倍增加。

聪明的厂商未雨绸缪地强调自己的数据保护手段:采取优先本地化(端侧)处理+加密上传云端处理的措施。尽管机制上保证安全,但数据上云确实放大了数据隐私保护的风险,也与端侧大模型的卖点不相符。

此外,智能体对用户的响应,大多依靠“识屏+模拟点击”技术路线,业内安全技术专家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背后的技术逻辑大概是“无障碍权限”,这便引发了更深的问题。

无障碍权限本身是为残障人士提供无障碍支持,包括iOS的VoiceOver(旁白)功能、Android的TalkBack功能。但这些年,无障碍权限成为不少厂商钻空子的切入口,成为绕过用户授权的隐秘通道。

比如自动抢红包的App、游戏自动外挂等,均是利用了无障碍权限。与第三方App不同的是,智能体是手机厂商自己打造的超级助手,拥有更接近技术系统的优势和更高的权限调用能力,这让无障碍权限被滥用的话题更为敏感。

在实测中,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发现OPPO、vivo、荣耀的手机的隐私政策里,无障碍权限的说明均不够清晰。比如荣耀在其“荣耀AI·基础服务”中的情景感知功能中提及,会动态借助系统的无障碍功能,但是哪些具体操作用到无障碍功能未做说明。

相比之下,OPPO的小布识屏隐私政策则稍显清晰,提到该功能会调用无障碍权限用于防误触和朗读文章,但未要求用户在开启权限时进行明确授权。荣耀与vivo因其表述较为模糊,不明确哪些功能涉及无障碍功能,因此实测中无法确定是否询问用户。

对此,OPPO回应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称,无障碍服务仅会被用于帮助使用有困难的用户更好的使用智能设备,因为便利性等一些客观原因,所以调用无障碍服务可以无需授权;但是无障碍服务的使用前提依然是需要遵循用户隐私规范。

(作者:王俊,肖潇 编辑:王俊)

王俊
向TA提问

记者

做数字经济时代的观察者。

肖潇

记者

关注国内外互联网合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