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食博会·预博会”下月将在东莞举办,“工业武装农业”打造链式聚合新范式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程浩 喻淑琴,实习生闫洋 东莞报道
3月3日,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从2025“食博会·预博会”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2025“食博会·预博会”将于4月18日至20日在东莞举办,这是“食博会·预博会”第五年落户东莞。
本届展会将延续“食全食美,预见‘味’来”这一主题,持续打造集贸易促进、投资合作、创新集聚、交流互鉴等功能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服务平台,全方位展示农食行业新产品、新技术、新成果、新服务。同时,发布会透露,第十四届广东现代农业博览会也将在展会同期举办,届时“食博会·预博会”升级成为“三博会”,以服务业理念激活农业价值,开辟“三产融合”新赛道。
3月3日上午,2025食博会·预博会新闻发布会在东莞召开。受访单位供图。
就此,东莞也成为全国唯一连续五年承办国家级农食产业展会的城市。从粤港澳大湾区的物流枢纽到制造业重镇的基因进化,从年轻消费市场的试验场到政策创新的制度供给,东莞构建了独特的产业生态闭环,成为观察中国农食产业变革的窗口。
农业农村部农业贸易促进中心主任马洪涛在发布会上表示,本届展会首次引入AI技术,打造国内首个智慧农食展会。这一创新不仅改变了传统展会的交互模式,更在产业数据沉淀、供需匹配效率、全链可视化等领域实现突破。而“食博会+预博会+广东农博会”的三展联动,并非简单的规模叠加,而是通过打通农业源头、加工中游与消费终端,形成产业要素重组的新模式。三展联动以“链式聚合”重塑农业产业生态,通过全链条要素的深度耦合,激发农业现代化新动能。
“广东计划将升级后的2025食博会·预博会打造成为‘工业武装农业’创新实践的展示窗口、合作平台、要素资源聚变裂变的载体。”广东省农业农村厅二级巡视员罗一心表示,广东将以工业化思维重构农业产业,打造“全链升级”新范式、以制造业基因注入农业创新,锻造“智慧农业”新引擎以及以服务业理念激活农业价值,开辟“三产融合”新赛道。
五次落户东莞原因何在?
“我们可以用区位、智造、消费和政策创新等四个‘硬核支撑’解码‘国字号’展会五度落子东莞。”发布会上,东莞市副市长陈庆松介绍,“食博会·预博会”落子东莞的五年不仅是践行国家强农政策、广东食品强省战略的五年,也是东莞这座制造工业之都跨界制造美食的五年。
作为“双万”城市,东莞凭借常住人口超千万,平均年龄仅34岁,构建了"新消费引力场"。同时,东莞还是全国便利店覆盖密度最高的城市,年轻化、便利化的消费习惯和模式,催生即热型预制菜需求激增,进而推动预制菜企业不断地为消费者丰富产品选择。
此外,东莞不仅制造工业产品,还制造美味生活。近年来,东莞的食品产业正在加快转型升级步伐,朝着健康化和数字化等领域不断进化——培育出华美、徐福记等226家规上食品企业,2024年全市食品产业规上总产值超千亿;“中国粮油物流加工第一镇”麻涌建成华南地区最大的中央大厨房;预制菜领域首创"制造业标准化+餐饮个性化"融合模式,润丰、鸿骏等龙头企业建成智能烹饪设备集群。
为推动预制菜产业的发展,近年来,东莞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如《东莞市推进预制菜产业发展实施方案》《东莞市支持食品产业发展若干措施》等,打造一批具有影响力的知名品牌和优质企业,推动食品产业提质升级。
陈庆松介绍,2024年“食博会·预博会”吸引了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参展。2025年,东莞将充分利用毗邻港澳优势,进一步对接国际市场需求,聚焦食品和预制菜、海洋牧场、宠物经济、先进制造等,不仅加大“莞品”出海力度,还进一步探讨跨境贸易新模式,借助“国字号”展会进一步占领世界级食品制造贸易高地。
同时,东莞还将计划借助“食博会·预博会”这个平台,全面推介东莞食品产业。目前东莞已收到企业意向采购额度接近200亿元。东莞将积极发挥“东道主”优势,规划建设东莞馆,加大“莞品”的宣传推介力度,办好中国食品第一展,为东莞制造业名城注入“从田间到世界”的农业全球化基因。
以工业武装农业,重塑农业产业生态
在东莞永益食品的智能化车间,通过视觉分拣系统将原料损耗率从25%降至6%,其“凤球唛”番茄沙司覆盖越来越多的消费群体,甚至走出国门,将中国健康风味传扬四海;广州酒家“年菜经济”模式将盆菜分解为98道标准工序,配合“非遗文化”IP,推动单品销售额突破3亿元……作为食品工业强省,广东正以预制菜产业为鲜活载体,探索强化“工业武装农业”实践路径。
罗一心介绍,本届展会折射出农食产业三大趋势:一是技术驱动从生产端向消费端全链条渗透,二是产业边界向宠物经济等新消费领域扩张,三是“农业工业化”成为提升附加值的核心路径。广东在实践中证明,农业现代化绝非简单“机器换人”,而是通过组织创新、技术嫁接与生态重构,实现全产业链价值跃升。对于企业而言,抓住AI应用、标准制定、跨境供应链整合等关键环节,或将在新一轮产业升级中抢占先机。
作为全国预制菜产业高地,广东预制菜产业三年蝉联全国榜首。在国家“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的战略框架下,广东预制菜产业率先构建起工业赋能农业的生态闭环,通过上游智慧种养基地建设、中游智能化中央厨房集群打造、下游新零售渠道整合,形成覆盖种质研发-数字农服-智能加工-冷链物联-精准营销的现代农业全产业链,以工业化思维重构农业产业,打造“全链升级”新范式。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了解到,2025食博会·预博会将同期举办各类研究论坛,探讨如何将制造业基因注入农业创新中,尤其是协同创新机制的突破,比如产学研深度融合、成立跨界创新联盟和依托大湾区科研基础设施共享平台建立湾区协同创新网络,以制造业基因注入农业创新,锻造“智慧农业”新引擎。
与此同时,本届展会还将紧跟市场需求导向,展示预制菜关键技术与标准,引导预制菜企业开发新菜式,传导到上游原材料供应商不断引进和培育新品种,优化种植和养殖结构,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用创新链重构生产要素,助力“粤字号”预制菜标准走向国际。
在产业端,预制菜产业作为“农业工业化”的重要载体,正在广东掀起一场“从田间到车间”的产业革命。在历届食博会·预博会上,广东展示的预制菜企业无一不反映工业对农业的赋能。一大批广东农业企业根据预制菜产品的特性,开发符合特定口味、营养需求或地域特色的农产品,不仅丰富了预制菜的产品种类,也促进了农业内部的差异化竞争和产业升级。当前,广东正以工业化的精密、服务业的温度重构农业基因,为农业现代化提供实践路径。
业内人士表示,借助2025食博会·预博会平台,广东的预制菜产业将以其独特的产业优势和广阔的市场前景,成为推动农业打破产业边界、实现价值重塑的重要力量。此次三展协同不仅构建了“研产供销”一体化平台,更以工业思维激活农业全要素,这种深度融合将加速农业“新质生产力”培育,推动广东从食品工业大省向全球农食创新策源地跃迁。
(作者:程浩 编辑:于长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