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绿色金融工作协调机制》印发 西咸新区气候投融资产业促进中心成为成员单位
为深化陕西省绿色金融创新发展工作,充分发挥绿色金融信息作用,推动做好“绿色金融”大文章,服务全省“双碳”目标实施和经济高质量发展。近日,中国人民银行陕西省分行、陕西省生态环境厅等7部门联合印发了《陕西省绿色金融工作协调机制》,“西咸新区气候投融资产业促进中心”作为成员单位,被纳入全省绿色金融工作协调机制,与人民银行陕西省分行、省生态环境厅等多个省级部门以及各金融机构,共同研究全省绿色金融信息共享、政银企融资对接、支持西咸气候投融资赋能平台建设等事宜,共同探索全省绿色金融发展路径,推动全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西咸新区自获批国家气候投融资试点以来,坚持“立足西咸、面向全市、服务陕西、辐射西北”,将试点作为推动经济绿色高质量发展重要抓手,以新区气候投融资产业促进中心为平台,积极“碳”索具有新区特色的气候投融资发展模式,通过完善政策、出台标准、搭建平台、夯实基础等措施,新区气候投融资“四库两标准”基本建成,气候投融资体系不断完善,各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试点建设走在全国23个试点前列。
目前,新区严格按照气候投融资“一标准两办法”,精准筛选了89个兼具显著气候变化效益、经济效益、可持续发展影响的气候投融资项目,66家气候行动表现优秀的气候友好型企业,项目建成后预计每年将减少碳排放79.2万吨,让企业项目可以更好地向金融机构展示自己的环保成果和减排潜力,获得更多的金融支持。同时,新区积极搭建政银企对接平台,与兴业银行、秦农银行等多家金融机构建立合作对接机制,创新落地了“碳减排挂钩贷款”“绿色保险+绿色建筑”“绿账融”“绿融租”等一批绿色金融产品,帮助企业提供融资解决方案,已为40个入库项目解决融资116.73亿元。
西咸新区气候投融资产业促进中心纳入全省绿色金融工作协调机制后,将更有利于缓解企业与金融机构间信息不对称,提高融资效率,实现银企精准对接,推动企业融资成本下降;更有利于促进绿色项目实施,通过从环境效益、经济效益、技术创新等多维度筛选绿色项目,进一步推动绿色产业技术创新、产业链协同发展、产业集群发展壮大;更有利于提升信息透明度,营造一个健康、有序、诚信的绿色金融市场环境,增强投资信心,吸引更多社会资金为绿色项目提供充足资金支持;更有利于扩大新区在全省乃至全国绿色金融、气候投融资方面的辐射力、影响力,推动全省更多的绿色低碳政策服务新区,更多的绿色金融资源聚集新区,更多的绿色低碳项目落地新区,全力支撑新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暂无评论
打开APP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