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前两个月混合类产品发行放缓,面临三大挑战丨机警理财日报
榜单筛选条件:理财公司发行的3—6月投资周期的公募混合类产品。榜单排名来自理财通AI全自动化实时排名,如您对数据有疑问,请在文末联系助理进一步核实。
从本期榜单来看,6家理财公司上榜前十,兴银理财表现较佳,上榜产品数量最多,有4只。其中含权比例较高的“兴合汇景1号”夺得榜单冠军,产品整体风险偏好较高,四季度末通过委外投资投向权益资产的比例超过50%,同时也有30%的资产投向公募基金,产品近6月净值涨幅达到17.38%,但同时其最大回撤和年化波动率也相对较高,因此产品卡玛比率相对较低。相比之下,宁银理财排名第二、第三名的两款产品控回撤能力相对较强,如“宁赢平衡增利混合类开放式3号(最短持有180天)”在实现超15%收益率的同时最大回撤仅为3.14%,卡玛比率达到9.72。排名第九名的工银理财“恒睿睿鑫最短持有150天(21HH6144)”卡玛比率也较高,近6月最大回撤低至1.13%。课题组建议,投资者在关注产品高收益率的同时,也要关注产品的风险指标表现,综合进行产品选择。
从运作情况看,榜首产品的高收益率主要来自债市和股市的双重叠加。2024年四季度,在经历10月初风险偏好切换带来的波动后,债券市场持续走强,该产品在10月调整后持续拉长固收部分久期,实现了较好收益。2025年以来,A股市场在政策支持和流动性改善的双重推动下呈现出震荡上行趋势,尤其是该产品重点关注的科技成长、消费复苏等板块表现活跃,成为市场的热点主线,也对该产品收益率形成加持,该产品近3月净值涨幅达到11.65%,近1月涨幅也达到4.16%,整体表现较为强势。
不过,由于该产品成立于2021年的股市高点,产品收益率也经历了两年的低迷,2022年、2023年产品年化收益率分别为-11.88%和1.42%,直到2024年产品才录得8.53%的年化收益率。截至2024年末,产品成立以来年化收益率仅为0.26%,勉强将净值保持在1以上。
整体来看,理财公司的混合类产品发展仍需久久为功,通过精细化的风险控制手段,努力降低产品的波动性和回撤幅度,让投资者获得实实在在的收益,提高投资者的持有体验。
2024年,在一系列积极政策的推动下,权益市场迎来利好行情,理财公司也加大布局混合类产品力度,月度混合类产品发行数量从2024年10月份的23只提高到11月份的41只、12月份的36只。2025年以来,混合类产品发行放缓,1月份和2月份的混合类产品发行数量分别为28只和18只。从产品结构看,混合类占比仍处于较低水平。
在课题组看来,混合类理财产品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一是产品风险收益特征定位不清晰。由于混合类理财的可投资产宽泛,大类资产配置比重较为灵活,因此产品对目前客群的定位、产品自身的风险收益特征仍较为模糊。二是资管机构的投研能力和风险管理能力还有待提升,需要提升对各类资产的研究深度和广度,提高产品的波动和回撤控制能力。三是市场配套环境还有待优化,包括R4/R5理财产品需要临柜面签的投资便利度限制,以及仅能在银行渠道代销的客群限制。
展望后市,随着资产配置理念的普及,以固收+、混合类产品为代表的含权产品需求将持续增长。光大理财向课题组表示,混合类和权益类产品有三个趋势,一是在低利率市场环境下,多资产多策略的混合类产品和权益类产品将得到更多的关注和布局;二是基于银行理财客户的风险偏好,追求绝对收益的低混产品仍是混合类产品规模扩张的重点;三是被动策略的指数化投资将是理财公司布局混合类和权益类产品的重要方向。
(作者:黄桂煊 编辑:唐曜华)
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其旗下媒体。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