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15倍“大牛股”暴跌80% ST联创财务造假被罚,8.8万股民何去何从?

股市广播
2025-03-27 15:42

记者 李山

 

曾经创下15倍涨幅神话的联创股份(300343),于3月25日正式披星戴帽变身"ST联创",股价两日累计下跌超35%。这场由财务造假引发的资本"惊雷",让近9万投资者深陷亏损泥潭。

 

百页处罚书揭露五年造假链

2025年3月22日晚间,山东证监局一纸《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揭开惊天黑幕:2016年至2019年间,联创股份通过全资子公司上海鏊投网络科技,系统性采用体外资金循环、虚构交易流水等手段,累计虚增营业收入超18亿元,虚增利润总额达4.3亿元。更令人震惊的是,造假行为贯穿收购报告书及连续五期定期报告,直接导致公司以虚高估值完成对上海鏊投的并购。

"这堪称注册制改革后最恶劣的财务造假案之一。"有业内人士指出,涉事高管团队通过"一条龙"造假将市值管理异化为数字游戏。对此,监管部门祭出顶格处罚:除对公司处以60万元罚款外,时任董事长李洪国、财务总监王宪东分别被终身及5年市场禁入,8名责任人合计被罚145万元。

 

股价上演"自由落体"

市场用脚投票的力度远超监管处罚。受处罚影响,联创股份3月24日停牌一天,并于次日起实施其他风险警示,股票简称变更为"ST联创"。3月25日复牌后首个交易日,ST联创封死20%跌停板,3月26日,再次大跌超过17%。截至昨日收盘,ST联创股价不足4元,较2021年9月的历史高点29.9元已暴跌近87%,市值蒸发逾300亿元。

回看这只昔日"光伏锂电双概念龙头"的走势,其2017-2019年财报虚增的6.8亿元利润,恰是支撑股价从1.84元暴涨至29.9元的核心驱动力。如今泡沫刺破,近三年累计跌幅超过80%的K线图,成为8.8万户持股者难以释怀的"资本伤痕"。

 

紧急索赔窗口开启

根据证券法及最新司法解释,在2017年9月29日至2022年11月20日期间买入ST联创,并在2022年11月21日后卖出或仍持有的亏损投资者可索赔。符合条件可关注投资快报微信公众号,通过底部股民索赔菜单栏加入。有法律界人士测算,适格投资者可能超过5万人,预估索赔金额将突破10亿元。

值得警惕的是,尽管公司未触及财务类强制退市标准,但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自律监管措施实施细则》,若ST联创2025年度审计报告再被出具非标意见,将面临暂停上市风险。目前公司资产负债率已达79%,账面货币资金不足3亿元,却背负着12.6亿元的短期债务。

在注册制全面落地的市场环境下,ST联创事件再次敲响警钟。建议投资者通过权威渠道及时跟进索赔进展,同时警惕存在财务洗澡、频繁更换审计机构等异常信号的上市公司。本栏目将持续跟踪案件进展,为受损投资者提供法律援助通道。

(本文数据来源于公司公告及公开信息,不构成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