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鳌论坛2025丨亚洲央行力求保持政策灵活性,中国将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择机降准降息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胡慧茵 博鳌报道
随着美国威胁挑起新一轮关税战,亚洲经济体正面临着日益严峻的风险和挑战。如何稳定国内价格和汇率、平衡债务压力并防范各类金融风险,是一众亚洲经济体重点研究的课题。
3月27日,在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期间,围绕着全球主要经济体所面临的金融风险,亚洲经济体如何抵御外部压力实现增长等话题,在主题为“不稳定世界中寻找货币与金融稳定”的分论坛上,与会嘉宾进行了精彩的探讨。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宣昌能在致辞时表示,当前,国内外环境正在进行深刻变化,全球供应链不断受到影响。中国国内经济结构也在不断调整。在不确定性加大的背景下,中国明确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央行连续多次降准降息,通过货币政策调整来支持经济发展。政策的立场是明确的,中国将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择机降准降息。
据与会嘉宾的观察,当前亚洲新兴经济体在金融表现上呈现出较强的韧性。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李斌表示,在应对外部风险的过程中,中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以应对,一是坚持"以我为主"的货币政策,做好内外均衡,根据经济状况自主实施货币政策的调控;二是,保持汇率弹性,发挥汇率调节宏观经济和国际收支;三是强化宏观形势管理,保持跨境资金流动平稳有序。在保持汇率弹性,发挥市场调节作用的同时,不断丰富跨境资金流动、宏观市场管理的工具箱,必要时果断采取周期性的调节措施。
李斌进一步表示,近年来,亚洲新经济体也采取了类似外汇衍生品头寸限额管理的措施,调整外汇存款总金率,增强金融系统的韧性。
去年以来,亚洲经济体的市场波动性加剧。对此,泰国央行行长珅塔普·苏迪万纳乐普认为,要强调整合型政策框架,多用整合性的工具包进行调整,货币政策只是其中一个工具包。考虑到市场不确定性,各国央行不应该提供过多前瞻性指导,需要保持政策的灵活性。
(作者:胡慧茵 编辑:和佳)
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其旗下媒体。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