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价上涨就一定多赚钱?山东黄金、恒邦股份毛利率不升反降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董鹏 成都报道
金价大涨之下,山东黄金的部分产品利润率不升反降。
3月27日晚间,该公司披露年报,各项经营细节得以对外一一展示。当期,在行业景气度系统性提升的背景下,公司主要经营数据如期实现增长。
其中,公司实现营收825亿元,归母净利润29.52亿元,较上年同期分别增长39.21%和26.8%,不过部分产品利润率却出现了反差一幕。
思维惯性之下,产品涨价会拉动企业利润率提升,进而增厚上市公司利润规模。然而,山东黄金2024年的盈利增长,却与利润率关联度有限。
2024年,国际现货金价最高2790美元/盎司,年末收于2624美元/盎司,较上年末收盘价上涨约27%,同期国内上海黄金交易所 Au(T+D)合约也取得了约28%的涨幅。
反观山东黄金现有产品,分别为自产金、外购金、小金条三大类,其中自产金虽然营收规模低于外购金,却是上市公司最主要的利润来源。
年报数据显示,去年公司自产金、外购金、小金条营收分别为250.3亿元、367.6亿元和103.4亿元。但是几类产品之间利润率相差悬殊,自产金毛利率47.05%,外购金、小金条的毛利率则不足2%。
而就2024年来看,上述贡献利润主力的自产金并未跟随金价上涨而提升,反而较上年同期出现1.86个百分点的下降。
“本期自产金、外购金成本均增加。”山东黄金年报也指出。
细究之下,公司2024年自产金的营业成本增幅大于营业收入增幅,当期自产金营收增长40.08%,营业成本则增长45.17%,这导致当期自产金毛利率同比下降。
需要指出的是,上市公司年报没有按照产品种类进行更为详细的成本分析,无法看出自产金产品的详细成本构成。
而比较上述各类黄金产品的整体成本,公司的外包的生产费用、制造费用上升较为明显。其中,外包的生产费用由15.9亿元增至27.2亿元,同比增加71.42%;制造费用则从38.9亿元增至61.4亿元,同比增长57.51%。
相比之下,原材料、动力及人工费用的增幅,与上市公司的产品销量增幅基本相符。
需要指出的是,山东黄金自产金产品利润率逆市下降并非个例,前一日披露年报的黄金冶炼企业恒邦股份也出现了类似情况。
根据年报,2024年恒邦股份黄金产品营收、营业成本增幅分别为60.72%、62.62%,并导致公司黄金产品毛利率下降1.16个百分点至0.71%。
而与山东黄金不同,恒邦股份较少动用自有矿山资源开发,冶炼用原材料主要依靠外购,比如金精矿、含金银等伴生贵金属的有色金属精矿,公司冶炼部门完成生产后,金泥及阳极泥等中间产品再送经贵金属精炼部门精炼并完成黄金及白银的铸锭,并在上海黄金交易所完成销售。
上述经营模式,结合公司营业构成或许可以找到利润率下降的原因了。
将恒邦股份的黄金产品成本拆分后,燃料、辅料较上年同期下降,人工、折旧成本变化有限,仅有原材料成本变化明显,当期增加64.02%至522亿元,同时原材料占黄金产品的成本比例由上年的49.9%升至70.6%。
不难看出,金价上涨并不意味着企业一定能多赚钱,部分利润率本就微薄的冶炼企业,利润率反而会有所收缩。
(作者:董鹏 编辑:朱益民)
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其旗下媒体。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