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波龙AI变奏:从芯片存储向端侧智能漂移
AI能否重估江波龙?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林典驰 深圳报道
近来,江波龙(301308.SZ )资本市场上的动作频频,先后发布了2024年业绩报告、H股IPO上市招股书、举行了业绩发布会。
自从发布业绩报告之后,江波龙股价在3月18日达到年内高点之后,调头向下、接连下跌。
3月28日,江波龙股价报收92.2元,全天下跌2.85%,总市值383.54亿元。
该公司从半导体存储贸易起家,逐步拓展自身的存储器生产技术,不断点亮自己的“技能树”,涵盖芯片设计、固件开发、NAND颗粒分析及封测等核心能力,沿着半导体存储价值链垂直整合。
根据灼识咨询的数据,以2023年存储产品收入计,江波龙已经是全球第二大独立存储器厂商及中国最大独立存储器厂商。
全球AI的发展浪潮大大增加了数据量,大模型的出现涉及处理海量的多模态数据以供训练和推理。同时,自动驾驶以及AI手机、AI电脑及具身智能等设备的推出也推动了边缘数据生成量同步增长。
受数据产生量快速增长的推动,全球半导体存储器市场增长显著。
面向AI风口,各家存储器厂商都在加强投入以提高产品性能,AI正成为存储市场的关键新变量,江波龙能否从中分得一杯羹?
AI带动服务器存储海量需求
江波龙是一家传统的存储模组厂,近年来向综合型半导体存储品牌企业转型。
随着涉猎的业务变多,近三年,江波龙营收呈现显著增长态势,由2022年的83.3亿元增加至2023年的101.25亿元,再增至2024年的174.64亿元。
净利润方面,受到半导体存储周期的影响,2023年江波龙净亏损8.28亿元,2024年成功扭亏,当年净利润4.99亿元。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江波龙在2024年报中提到了30次AI和5次人工智能,足以看得出这家公司对AI的重视程度。
公开信息显示,江波龙设计、生产及销售NAND Flash及DRAM存储产品,面向消费级、企业级及工规级应用。
在大模型的推动下,数据中心建设需求提升,江波龙在企业级存储解决方案上实现爆发式增长,2024年销售收入同比超6倍的增长, 预计2024年企业级存储业务销售规模约为 9亿元。
另一方面,根据CFM闪存市场数据,2024年全球服务器NAND Flash bit需求增长99.5%。旺盛需求影响下,服务器存储为代表的高性能存储价格维持高位,服务器存储高速发展与消费类存储缓慢复苏形成鲜明对比。
目前,江波龙面向企业级解决方案主要包括FORESEE品牌的eSSD及RDIMM。
“计算和存储能力的提升是AI技术持续进步和广泛应用的硬件基础。AI训练和推理过程中,需要频繁地读取和处理海量数据,高性能计算芯片要充分发挥其性能优势,需要高性能的内存系统与之匹配。”江波龙高管在接受投资者调研时谈到。
针对人工智能及高性能计算需求,江波龙推出了LP CAMM 2、CAMM 2及CXL 2.0内存条等存储解决方案,具备高性能,并采用紧凑型设计,适合需要大存储容量及高运算能力的AI服务器和AI应用。
“在AI应用的推动下,服务器市场将成为闪存应用扩大的主要领域,这一趋势预计2025年仍会延续。”TrendForce集邦咨询分析师敖国锋告诉记者。
《2025 年中国人工智能计算力发展评估报告》显示,2024 年中国人工智能算力(AI服务器)市场规模为190亿美元,2025年将达到259亿美元,同比增长36.2%,2028年市场规模将达到552亿美元。
企业级存储在服务需求的带动下也将从2024年的678亿美元增至2028年的1343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8.7%。
根据灼识咨询的资料,2025年存储原厂在整体供应上仍将保持较为谨慎的策略,并根据市场需求变化积极调控供应,而高容量、高性能存储产品的应用增加将驱动存储需求增长,半导体存储产业有望延续上行动能。
AI端侧等待突破
近期,存储市场价格出现上涨行情,不仅多家海外存储头部企业提高产品报价,国内相关企业也上调了提货价格。
存储产品价格上涨的原因来自供需两端,当中包括既有上游存储原厂的减产和AI服务器需求旺盛,不少企业加大了在AI服务器等方面的布局力度。
另外,随着AI进步和应用场景拓展,AI智能终端渗透率提升,将带动新一轮的智能终端存储需求。
但不可否认的是,相比于AI服务器市场供需两旺,AI智能终端的需求略显薄弱,业界也持偏观望的态度。
敖国锋偏向悲观,在他看来,AI对PC及智能手机闪存搭载容量的提升效应可能要到2026年才会显现。
究其原因,2024年全年,全球存储市场呈现出明显的前高后低趋势与结构性分化特征,尤其是AI端侧落地尚无突破性进展,下半年消费电子终端进入库存消化阶段,这也导致了消费类存储市场承压逐季明显,压缩了存储的升级空间。
不过,从趋势上看,AI 端侧落地仍然是大概率事件,AI 端侧落地将带来整个消费电子市场的回弹,对于存储器的应用以及市场规模的增长将再次产生明显的拉动作用。
DeepSeek的发布也意味着小模型可以在企业端甚至边缘端加速落地,由此将催生对高性能、高稳定性存储的刚性需求。
对智能手机而言,AI在智能手机上的落地使用已成为常态,未来有望构建高度定制化的AI生态。长期训练形成的专属大模型,将依托其自带的用户黏性形成手机品牌的核心竞争力,大模型技术将从各厂商的旗舰机型向中端机型渗透。
根据IDC 预测,2025 年中国新一代 AI 手机市场出货量达到 1.18 亿台,同比增长 59.8%,整体市场占比 40.7%。
招股书显示,2025年3月,江波龙发布了自主设计的UFS 4.1主控芯片WM7400,面向适合AI驱动的移动终端。此外,江波龙也在开发PCIe Gen5 SSD等下一代产品,这些产品对边缘及云端的HPC应用至关重要。
对于智能穿戴市场而言,轻量化大模型技术使得模型在端侧设备或资源受限的复杂环境中得以顺利部署,为AI技术在更广泛范围内的普及以及在众多实际场景中的落地应用,开辟了发展路径。
AI智能穿戴所使用的 ePOP 存储是江波龙嵌入式存储业务的重要分支。
投资者关系记录表透露,江波龙ePOP 产品已应用在小天才,佳明(Garmin)等厂商的智能穿戴设备当中,产品和市场资源在各类穿戴设备领域中的复用性较强。“公司已经充分关注到AI端侧在穿戴设备领域可能率先落地的趋势,并已相应的投入相关资源开拓市场,目前已经与部分头部客户开展交流。”
今年,智能眼镜从一众消费电子产品中脱颖而出,智能眼镜对存储提出了新的要求,具体表现为更小、更轻、更薄、更低功耗以及更高的性能。
江波龙副总裁、嵌入式存储事业部总经理黄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江波龙已经参与到AI眼镜行业,推出7.2mm×7.2mm超小尺寸eMMC和0.6mm超薄ePOP4x等接近物理极限尺寸的创新产品,而这两款超小尺寸的存储产品封装便是来自江波龙2023年收购的元成苏州工厂。
“未来几年,人工智能技术在个人电脑及智能手机等消费终端的应用将为我们带来新的收入增长机会。”江波龙在招股书中提到。
(作者:林典驰 编辑:朱益民)
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其旗下媒体。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