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A股三大指数集体低开,盘中走势分化,盘面上,医药生物板块领涨。
相关ETF方面, 科创生物医药ETF(588700)盘中涨超2%;成分股中,首药控股-U涨超10%,迈威生物-U、百利天恒、益方生物-U等跟涨。
消息面上,近期多家创新药企披露2024年年报,整体呈现增长趋势。例如,3月25日,三生制药(01530)发布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业绩,该集团期内取得收入91.0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加16.5%;母公司拥有人应占纯利20.90亿元,同比增加34.9%。
此外,据媒体报道,国产创新药再掀出海潮。3月21日,和铂医药宣布与阿斯利康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共同研发针对免疫性疾病、肿瘤及其他多种疾病的新一代多特异性抗体疗法。3月24日,减肥药巨头诺和诺德宣布将以2亿美元的首付款买下联邦制药的新型减肥药UBT251;次日,默沙东又以最高17.7亿美元的里程碑付款买下恒瑞医药的脂蛋白口服小分子项目,以获得HRS-5346在大中华地区以外的全球范围内开发、生产和商业化的独家权利。
科创生物医药ETF(588700)紧密跟踪上证科创板生物医药指数,该指数从科创板市场中选取50只市值较大的生物医药、生物医学工程、生物农业、生物质能、其他生物业等领域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以反映科创板市场代表性生物医药产业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
招银国际表示,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体现医药行业政策环境持续好转。其中提到“优化药品集采政策,强化质量评估和监管,让人民群众用药更放心”。集采药品质量安全广受社会关注,我们认为,未来仿制药集采有望避免非理性价格竞争,有助于仿制药企稳定利润预期。其中还提到“健全药品价格形成机制,制定创新药目录,支持创新药发展”。我们预期,纳入“创新药目录”的品种有望享受审评审批、医保覆盖等多方面的政策支持。今年将首次推出丙类医保目录,从而推动商业医疗保险对于创新药的覆盖,打开创新药收入增长空间。
太平洋证券指出,近期受益于海外流动性因素,创新药板块情绪回暖,前期的超跌有所修复,市场风险偏好逐步回升。我们认为数据催化和BD预期(Licence-out、共同开发、NewCo)将重新成为创新药的主线。
(本文机构观点来自持牌证券机构,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亦不代表平台观点,请投资人独立判断和决策。)
(作者:胡琳 编辑:梁明)
财经日历丨掌握全球大事 预知财经要闻 速读经济数据 把握交易提示
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其旗下媒体。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
暂无评论
打开APP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