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获中科创星、华为哈勃等投资,中科海钠探路新能源商用车钠电解决方案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申俊涵 北京报道
“相比目前使用广泛的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具有规模化成本更低、低温快充等性能更优的特点。并且在技术加持下,钠电的能量密度两年左右能够追平锂电。未来,钠电跟锂电或将共同构建‘双轮驱动、优势互补’的新能源产业新生态。”近日,中科海钠总经理李树军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说。
据了解,中科海钠成立于2017年,是一家专注于钠离子电池研发与制造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拥有三百余项钠离子电池核心专利,其中包括多项PCT国际专利,具体完全自主的全栈知识产权。研发团队以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陈立泉院士、胡勇胜研究员为技术带头人。
公司成长的八年里,获得国科嘉和、中科创星、华为哈勃投资、淡马锡、国务院混改基金等机构的投资。李树军告诉记者,目前中科海钠正在进行新一轮融资,预计会有新的投资机构参与其中。
在获得诸多投资方支持的同时,中科海钠的商业化也走向快车道。3月28日,中科海钠的钠离子电池商用车解决方案,在安徽省阜阳市举行的一场产品发布会上正式亮相。该创新成果不仅实现我国新能源领域钠离子电池“技术+产业”的双重突破,更为千亿级商用车电动化市场注入自主可控的核心技术引擎。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立泉指出,钠离子电池商用车解决方案,是钠电技术厚积薄发的又一里程碑。钠离子电池作为新能源产业的重要基石,将与各项动力电池技术共同支撑起“电动中国”与“零碳未来”的宏伟蓝图。
“前些年,公司处于验证产品、测试市场的阶段。今年,我们将在巩固发展储能优势业务的基础上,把新能源商用车业务作为新的增长点。明年,公司预计将实现营收的大规模增长。”李树军说
抢滩布局钠离子电池赛道
据了解,由于能量密度高、技术成熟、供应链稳定等因素,锂离子电池是当前新能源电池的主流类型。
“钠离子电池与锂离子电池原理相同、性能相似,可互换使用。同时,相比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也有着显著的不同点。”李树军说。
钠离子电池的优势在于,首先,资源丰富、不构成资源瓶颈问题,而中国的锂资源则主要靠进口。第二,在规模化使用之后,钠离子电池的成本将更低,大概是锂离子电池的80%。另外在性能方面,钠离子电池具有耐低温、快充寿命长、安全性好等特点。
钠离子电池的劣势,在于当前能量密度比锂离子电池要低,但改进提升很快。前两年钠电的能量密度是锂电的一半左右,但现在已经达到锂电的80%。李树军表示,随着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钠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预计未来两年有望追平锂离子电池。
由此,钠离子电池一直被业界寄予厚望。行业预计在2030-2035年,钠离子电池将实现规模化使用,成为一个新的万亿级产业。
中科海钠是钠离子电池产业化的先行者,公司已经在江苏省溧阳市、山西省太原市、安徽省阜阳市等地实现了相关项目的建设落地。
当天发布会上,阜阳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陈东介绍称,阜阳市2022年引入中科海钠,建设了全球首条钠离子电池GWh生产线,实现了当年签约、当年开工、当年竣工、当年投产,并在技术开发和稳定生产、批量供货等方面不断刷新“进度条”。
今年,中科海钠在巩固储能优势业务的基础上,又在新能源商用车业务方面做出进一步探索。
据了解,随着全面电动化时代的到来,商用车电动化迎来广阔商业前景。一方面新能源商用车应用场景多样,包括干线货运、短倒和封闭场景运输、建筑施工、城市公交、物流配送等多领域。另一方面,各细分市场的电动化空间未完全释放。除了城市公交高达七成以上的电动化渗透率,其余商用车场景的电动化率大都不足10%。
在此背景下,中科海钠带来新能源商用车钠离子电池解决方案。该方案针对不同场景的差异化需求,提供“海星K150”、“海星K210”、“海星K280”和“海星K350”四款产品型号,前两款产品专为短倒运输场景设计,后两款产品则精准定位于物流运输领域的技术需求。
为商用车电动化提供“新动力”
“此次发布的钠离子电池商用车解决方案将重构动力电池的价值体系,为全球商用车电动化提供新的动力。”中科海钠董事长胡勇胜说。
李树军对记者解释称,目前商用车电池主要采用磷酸铁锂电池,虽能够满足商用车需求,但也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比如充电慢。虽然磷酸铁锂电池能够实现快充功能,但其实是电量的前80%能够快充,后面20%仍然比较慢。对乘用车来说,快充至80%已经能够带来很好的体验。但对商用车来说,少充后面的20%或时间延长就意味着少跑一段路,少挣一部分钱。
同时,快充会影响磷酸铁锂电池的寿命。对乘用车来说,可能不会频繁使用快充功能,对此感受不是很明显。但对商用车来说,往往是长时间、高负荷运行,充电需求也更为频繁。电池寿命受影响后,也影响商用车整体的经济性。
“我们的解决方案最大的特点就是在快充层面进行了优化,这是钠离子电池先天优势叠加我们的技术研发所实现的。”李树军说。
据产品数据显示,该方案所用电芯能量密度突破165Wh/kg,能在20-25分钟快速完成100%充电,且快充模式下循环寿命仍能超过8000次,电池剩余电量测算精度能精准至2%以内。同时,整包快充温升≤10℃,结合-40℃至45℃宽温域稳定放电的性能优势,有效降低电池能量损耗,提升电量利用率,为商用车提供全天候支撑。
可以看出,对比现有商用车电池常规方案来看,中科海钠解决方案中,商用车电池装载量减少、充电时间缩短,让商用车更具经济性,从而实现“少装、快充、多用”三大核心价值。
在细分市场布局方面,据了解,商用车包括客车、轻卡、重卡、混凝土车、渣土车等多种类型。目前,中科海钠主要瞄准新能源重卡市场。
“重卡市场是最能够发挥我们产品性能优势的市场。”李树军说。2024年,国内新能源重卡商用车销量达到8.2万辆,渗透率>10%,电池总装机量>30GWh,这为钠电提供了规模化应用市场。保守估计,2027年新能源重卡的电池总装机量将达到120~150GWh,对应市场规模超过千亿元。
(作者:申俊涵 编辑:林坤)
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其旗下媒体。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